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相融合的时代价值及其路径

    肖文红

    [摘 要]立德树人是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人德共生”教育传统的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相融合,有利于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滋养、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立德树人实践中需要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开设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课程,营造充盈的传统道德文化传播氛围。

    [关键词]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立德树人;时代价值;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0-005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0.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每当提及高校立德树人时,总会引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经典诗词和金章玉句。因此,充分发掘传统道德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探寻高校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

    中华民族自古代起就重视德性培养,将道德看作个体为人处世的根本遵循。古人曰:“德之不修,行之不远”,个体关照道德,道德完善个体,人与德密不可分,由此,“人德共生”便成为古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人德共生”既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也是天下善治的有效途径:君王实施德政,方得百姓拥护成为圣主明君;士大夫修养德才,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百姓践行德目,方可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人德共生”将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鲜明的特质。

    “人德共生”的教育传统始于先秦。早在西周初年,周公旦吸取夏、商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思想,指出上天只会把统治国家的天命交给有德之人,因此他主张将伦理道德融入政治统治。周公这种天德立天子的理念,虽然表述朴素,却蕴含了丰富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逐渐使“天德”转化成“人德”,基于血缘关系宗亲伦理和基于义利关系的行为规范构成了道德的基本内容。诸子百家依据对两类道德内容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教化理论。儒家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君子务本”,不但强调了道德是为君为人的根本,而且将立德与治国密切结合,赋予立德以浓厚的政治色彩;孟子主张“性善論”,指出立德要依靠自我修养;相反,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立德要通过外在教化。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各成一派,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博弈的源头。两汉至隋唐时期,儒家道德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着力探索“立何德”的问题,这期间有三件史实不容忽视:一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方针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使儒学正统具备了历史合法性;二是董仲舒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和“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为儒学体系的建构做出重大理论贡献;三是韩愈提出以仁义为核心的“道统”论,是儒学复兴的重大转折,从而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唐朝至明清时期,主要致力于解决“树何人”“以何树人”的问题。北宋学者张载主张“学必如圣人”,这一思想被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加以延续。朱熹又对“二程”的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并且对圣人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遵从“三纲五常”,而且要“明天理,灭人欲”。朱熹这种机械教条的立德思想实际上是丧失了人本主义色彩,并演变成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阻力。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人德共生”思想在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为“立新德”“树新民”。诸多学者开始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晚清著名诗人龚自珍指出,至高道德并非产生于圣人,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不能完全遵从“一祖之法”,教育只有不断革新道德教化观念,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才能救国家于危难、救万民于水火。龚自珍求变求新的道德教化观念深刻影响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辛亥革命以后,诸多知识分子主张引进西方民主思想,以发展适应民主共和政体的道德教育体系。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1]。这种主张通过德育“养成共和国民之健全人格”的思想旨在实现国家与人的现代化,这使“人德共生”彰显了现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将教育的根本任务由“人德共生”转化为立德树人,将社会教化与人的健康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实际形成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无产阶级性质的道德财富,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并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等全新的道德准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号召“人民群众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积极工作,乐于奉献,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迅速培育起高度的思想觉悟”[2]。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以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定为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从“人德共生”到立德树人的发展,清晰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教育的赓续演进历程,集中体现了教育与个人发展、政权巩固以及社会运行之间的密切联系。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共产党90多年发展历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高度凝练和系统总结。立德树人所秉承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理念,深度契合了当前世界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新的发展阶段顺利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巴格莱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年的岁月洗礼和历史传承,汇聚了无数先人的思想结晶和文化精髓。将这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新生一代,既有利于汲取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神滋养,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有利于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滋养

    “立何德”“何立德”“树何人”“何以树人”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必须首要回答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脱离不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这一精神源头。在文化自觉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对人们立德修身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年道德的养成更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深厚的历史依据,也对当前高校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灵魂根基,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儒家学派所发展的伦理道德学更是处于核心地位,对延续中华文明、促进人类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儒家思想主张将“敬贤礼士”“仁者爱人”“知书明理”“孝悌忠信”等优秀道德品质以礼仪规范、社会教化和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人们,引导人们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表达了个体对自身、他人与社会的期待与诉求。儒家思想提倡:“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涉及 “忠、孝、仁、义、礼、智、信、爱”等各方面道德规范,包含理欲观、义利观、荣辱观、公私观、知行观等各方面辩证内容,也包含着修德治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规律,以及对治国理政、培养政德等的科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凝聚着朴实的民族情怀和民族情感,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重要支撑。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迎合了新时代“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关照个体情感需求,有利于感化个体道德的自觉养成。

    (二)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高校對人才的培养既要做好对“立何德”的基础性研究,也要做好对“树何人”的准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4]可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能够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新时代人才。传统文化中“修身治平”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践履的根本目的。它描述了个体由内而外、由家庭到国家、由国家再到天下的道德外化过程。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不在于使青年学子掌握成文的德目,而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自主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不仅明确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标准,也阐明了大德、公德、私德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明大德”,即培养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明确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理想,激发投身于国家建设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守功德”,即培养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坚守优秀传统道德,把握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以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为依托,加强锻炼,养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道德品质;“严私德”,即培养大学生做到谦虚谨慎、慎独自律,严格约束自身行为操守,加强自我克制。总之,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大学生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戒骄戒躁,时刻警惕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其在思想与精神方面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保持高度一致,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对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提供了思想源泉。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体现了民贵君轻、王道治世的儒家思想;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展示了文明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风貌;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彰显了忠贞爱国和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支持与价值支撑。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得以转化后的价值取向与思想精华,是当代青年学子用以规范自身言行、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引领。

    高校立德树人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培养深度认同并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7]高校要引导广大青年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厚植道德土壤,将个人的成长发展融入社会与国家发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密切结合,从而更好地履行新时代道德建设的责任与使命。

    三、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践行路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整体任务,可以通过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开设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课程、营造充盈的传统道德文化传播氛围三个方面共同推进。

    (一)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

    高校教师身肩指导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职责与使命。高校教师要坚持以高尚的品德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与人格魅力引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以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够影响和感染学生的除了教师的学识,还有教师为人处世、心怀国家的价值观念。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8]因此,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和言传身教能力。首先,高校教师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涌现出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一大批思想巨匠,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实践的孕育,成为最有韧性、最具内涵、最富力量的文化。高校教师要广泛阅读传统经典著作、原创散文、经典教育格言与教育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蕴含价值伦理与道德规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引领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言行举止,实现高校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思想精髓充盈大学生心灵、哺育大学生思想、规范大学生行为的立德树人之旨。其次,高校教师要形成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传统文化,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还要善于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转为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青年大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可能会将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误认为是不加审视地古为今用,无视传统道德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下的历史局限性,错误地将传统道德文化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等同起来;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受到全球化、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导致民族意识弱化、民族精神淡漠,从而无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恒久价值。因此,要求高校教师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态度,帮助学生清除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障碍,领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闪耀的时代光芒。最后,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言传身教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有效载体,是人类进行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工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对学生传以真知、授以真理,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要以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将中华优秀道德文化传递给学生,引发大学生产生和谐的共鸣。

    (二)开设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课程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是兴民强国的智慧与力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智慧宝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拓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新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与道德观念,高校一定要将其融入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去,并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抓好、抓牢,让大学生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見》,明确规定国民教育要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将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的必修课,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聚精神力量。

    新时代,高校要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创新,做到批判性地借鉴,有计划地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通过实践性与技能性、知识性与工具性的教育内容呈现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革故鼎新”“安民富民”的思想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有利于在大学生中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其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培育和形成的道德理念和优良品质,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国人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美德融入高校树人,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乐善好施、礼义廉耻、见贤思齐的传统美德。最后,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民风民俗、生存方式、情感表达的集中体现,对文学艺术影响深刻。将中华人文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和而不同、一心向善的精神品质。此外,高校应该借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势,探索线上与线下联动、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育平台,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还要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决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和效果,而无端为学生增加学习负担。

    (三)营造充盈的传统道德文化传播氛围

    中国乃礼仪之邦,重德厚礼,强调以德治天下,高校也应以“立德”为本,将优秀传统道德精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校园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和师德建设,使广大师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领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环境层面上的呈现。高校在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比如在学生公寓的装潢、教学楼的外观设计、办公楼的布置陈设上均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特别是在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校园绿化等方面应符合“天人合一”理念,注重环境之间的协调。这既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滋养了学生的道德养成。二是活动层面上的内化。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色,以显性教育结合隐性教育,广泛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比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蓝本的动漫设计大赛、各种工艺品制作展览、各种征文活动等,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将趣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三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高校无论是在校歌选择、校徽设计、校训拟定方面,还是在办学理念的秉承,以及办学目标的制定上都要注重从中华优秀文化汲取营养,以隐形的教育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要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戏剧表演、诗文大赛、音乐演出等形式深化高校学生对大学精神的领悟。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兼具民族性与历史性;传统节日文化内含丰富,包含了尊师重道、忠贞报国、团结和谐、忠孝节义、崇尚自然等思想理念,高校要把传统节日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契机,借传统节日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既有利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也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高校要通过提升教师的传统道德文化素养、开设相关传统道德文化课程和营造传统道德文化氛围等多种措施,充分发掘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56.

    [2]吴潜涛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36.

    [3]〔美〕巴格莱. 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

    [5][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5-03(2).

    [7]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8]梅贻琦.中国人的教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15.

    (责任编辑:王世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