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嬴亿 魏小红

    摘 要: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被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在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使语文教学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实现教学高效化。

    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 核心素养 教学改革 语文

    语文核心素养包含文化、审美、思维和语言四个方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优化[1]。怎样才能传承与发扬文化,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丰富学生语言知识体系,是语文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一、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在文化传承方面,语文学科应当率先垂范。众所周知,文化和语言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作为语言类学科,语文必须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然而,一直以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文化传承效果不佳,学生也没有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2]。新形势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局面,将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教学工作之中,作为教学指标。例如,在讲解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翻译全文,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还要带领学生对这篇文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如“隐士文化”“军事文化”“礼仪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等,这些都可以从文章中窥见一二。教师在分析课文的时候要注重挖掘,尤其是道德文化,要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深刻体会到诸葛亮生死与之的奉献精神、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国事的深切关心等,以此发展学生的“文化傳承与理解”素养。

    二、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审美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构成,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3]。在传统教学中,这是经常被教师忽视的一个部分,也是传统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的时候,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生字词、文章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内容的讲解上。这样的教学流程枯燥、乏味,学生不但不感兴趣,甚至还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新形势下,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将朱自清笔下描绘的春天以动态化的视频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直观地欣赏朱自清在文章中绘制的五图,即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深度,还能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其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地使用灌输式教学法。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将自己对文章的解读作为“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从而出现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即学生对文章缺少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掌握的都是教师的思想观念。习作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将文章的写作模板告诉学生,让学生生搬硬套,也因此磨平了学生的个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新形势下必须要进行创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进行创新。如讲解《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如“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出桃花源这个地方?”“通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说一说你认为陶渊明的处世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逃避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要再直接指导学生套用模板,而是抛出一个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基于“语言构建与运用”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师在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展开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和落实的一项教学指标。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育专家、学者经过重重商讨而编制出来的,文质兼美,是教师用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素材。尤其在讲解古文的时候,如《小石潭记》《水调歌头》等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进行品鉴,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以此发展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

    结语

    语文作为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同时兼具工具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从文化、审美、思维、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而不再仅仅以传授基础知识为导向。这样的教育才是现代化教育,才是有利于学生智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就如何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创新阐述自己的几点拙见,旨在为语文教师的素质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04):7-12.

    [2]马振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6):134.

    [3]赖晓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103.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