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有效解读
张所帅
作为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愚公移山》讲述了一位年近九十的老翁率领家人移山开路的故事,被分别编排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和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在人教版的单元学习提示中写道:“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而苏教版明确写着“学会读书,知人论世读经典”,“只有从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点,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近作品塑造的人物,走进经典的世界。知人论世,应当是解读经典的一条有效路径”。可见,对《愚公移山》一文的学习,人教版侧重在对课文内容和艺术魅力的理解,苏教版则侧重对阅读经典的方法训练,但不管怎样,对其文本寓意的准确把握和解读是学习本文的首要之举。
对《愚公移山》的解读和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切入:一个是,愚公是怎样看待移山这件事的?另一个是,今天我们学习《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中会获得什么启示?前者体现了文本所蕴含的哲学寓意,后者则凸显了文本的道德力量。
《愚公移山》首先应是哲学文本,主要体现在愚公看待移山这件事情上。文中当河曲智叟劝说愚公停止移山时,愚公长长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段对话是全文的中心,也是学习的重点,饱含哲理思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哲学上的启蒙:对待事物或问题不可过于急功近利,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懂得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现预期的目标就会有希望。
其实,如果回到《愚公移山》的原始语境《列子·汤问》,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其中充满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列子·汤问》篇通过殷汤与夏革君臣之间的问答,探讨了物之始终、有无极尽、巨细修短等哲学命题,“掌握‘道最大的障碍便是囿于一孔之见,固执于名言概念。本篇的宗旨,便是打破人们的智力局限,开拓眼界,因此一共讲了十五个恢诡奇谲的海外奇谈”。①《愚公移山》是其中的一篇。应该说,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愚公移山》哲学视角的解读和关注是不够到位的,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对此视角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观照,因为这不仅是文本原始语境的应有之义,也是《愚公移山》本身的逻辑诉求。
《愚公移山》脱离了原文的历史语境,作为一则寓言故事进入当下的中学语文课堂,便具有了相对独立、完整的意义内核,具备了“寓言”这一文学样式的因子,迸发出道德训谕的力量:通过“愚公移山”故事的学习,在愚公及其家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不畏艰难、坚毅执着、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当下身处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具有道德训谕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反思和继承。
《愚公移山》历来是以道德文本的身份进入中学语文课堂的,当然在大方向上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新课改多元解读的背景下,对这一文本的道德解读出现了诸多“错读”、“误读”、“乱读”的倾向,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给予合理的匡正。
比如,有人认为作为道德文本的《愚公移山》最后的移山不是由愚公完成的,而是由神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愚公的形象,在结构上也有画蛇添足之嫌,感到有些困惑。对此,我觉得应该这样来看:尽管移山是由夸娥氏二子完成的,但前提是山神惧其不已,天帝为其感动才出现这种结果,这不但不会削弱愚公的形象,反而从侧面进一步凸显了愚公精神的伟大:试想山神都害怕愚公叩石垦壤,不停地干下去会使自己无藏身之地,天帝都被愚公的所想所为而感动,这样的形象还不高大吗?退一步讲,即使没有神仙的帮忙,按照愚公的分析、推断和努力,山也是迟早会被移走的。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神话的结尾,我想,撇开《愚公移山》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外,文本更多的是想借此昭示愚公所想所为是“顺道”的,是值得肯定的。从今天阅读者的角度来说,它让读者提前看到了愚公移山的结果——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强化了寓言的教育意义。
再比如,对“愚公”这一人物的分析,有学生认为愚公太愚、太傻了;有的学生认为愚公好大喜功不切实际;有的学生疑惑为什么不搬家而非要移山呢……在人教版《愚公移山》一文中,编者也在学习提示中写道:“面对家门前的高山,一位年近九十的老翁居然决意与全家人‘毕力平险,这是聪明的举措,还是愚蠢的行为?”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中又写道:“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我个人觉得以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和认识水平有以上诸多的想法和认识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正是学习本文时需要教师给予重点点拨引导的地方,而作为课本的编者也以诸如此类的问题来启发、诱导学生,在方向上是欠斟酌的。我们知道,寓言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虽然《愚公移山》讲述的是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立志移山的故事,但对本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的本身。移山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注意的焦点,“故事的主旨并不在于移山的实践,而在于移山这样的顽强意志”。②也就是说在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之后,故事的本身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而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寓意或道理才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让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经验来探讨愚公移山是聪明还是愚蠢的行为,来探讨为什么要去挖山,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得了等等,这不仅是对《愚公移山》本义的扭曲,也是对“寓言”这一文学样式的践踏,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关于前面所说的编写设计,人教版在学习提示中接着说道:“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或许有时也会面对如大山一般的艰难险阻,你将如何选择?本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苏教版在“探究·练习”中也写道:“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这样的编写设计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关键的是体现了寓言这种文体的教学特点,值得肯定。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那些认为“愚公没有环保意识,不爱护大自然”,“愚公是一个不懂生育科学且重男轻女的人”等披着多元解读的“外衣”,实质上是信马由缰的“无界阅读”的观点也就会不攻自破,毫无意义可言。
另外,在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里,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这样的观点,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们暂且不说《愚公移山》的原始语境里有没有这样的内涵,即使《愚公移山》故事的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虚构的,不是历史的,用这种近似传说虚构的故事,告诉学生一个形而上、空而大的观点,不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③来的更直接有力。
《愚公移山》的故事虽然很简短,但要做到对其有效的解读却是需下一番功夫的。《愚公移山》是哲学文本,亦是道德文本:对其哲学视角上的解读,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观照;对其道德训谕上的剖析,我们要给予严格的厘定。只有这样,才能使经典作品常读常新,而又不失去本真。
注释:
①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114页。
②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39页。
③洪宗礼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