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研究
[摘 要]农村小规模学校之所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因为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联动,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使农村小规模学校成为小而优、小而美的现代教育乐园,成为美丽乡村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小规模学校;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9-0047-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9.00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小规模学校逐年增多,其发展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农村小规模学校(smallscale Rural school)是适应偏远农村适龄学生人数少的客观情况而设置的规模较小的学校,具体的学校规模(学生人数)因不同国家或地区而有所差异[1]。我国研究者参照国际经验和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实际,将100人作为判定小规模学校的临界点。这些小规模学校包括农村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和一部分完全小学,它们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利、人口密度小的农村地区[2]。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在校生384.7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3]。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大、分布广,是我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且20%的农村弱势人群子女大多就读于此。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理应精准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寻找精准扶贫的对策,从底部攻坚,大力且精准地帮扶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是精准识别。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乡村终结论”使人们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丧失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人口大量外流,土地荒芜,许多乡村逐渐消失,乡村文明逐步衰落。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在1985—2001年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村落的个数从940 617个锐减到709 257个,仅2001年一年,那些延续了数千年的村落就比2000年减少了25 458个,平均每天减少约70个[4]。面对乡村的衰败,社会中弥漫着“乡村终结论”,认为乡村是愚昧、落后、贫困的标志,阻碍了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以工业文明为支撑的城市是社会进步的代言人,只有让乡村尽快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中国才可以较快地挤入世界发达国家之行列,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乡村终结论”的影响下,人们解决诸多乡村问题时不能因地制宜、做事“一刀切”,追求速度、数量与效率。如,我国实施的“撤点并校”,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2001年成为国家政策,在全国农村实施,试图通过裁撤规模小、质量差的乡村学校,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但是,“撤点并校”实施过程被粗放式地执行,过于简单化、盲目化和急速化地裁撤,缺乏深入、细致的前期调研,最终结果扭曲变形,引发了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儿童辍学率反弹、校车安全事故、乡村儿童成长道德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2012年被叫停。 由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农村学校数量急剧减少。2000年全国农村小学有44.03万所,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为21.09万所,减少学校数合计22.94万所,总量减少了一半多,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减幅[5]。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学校进城现象将乡村教育“连根拔起”,乡村教育日益边缘化。面对乡村的急剧衰落,人们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丧失了信心,有条件的家庭纷纷将孩子送到乡镇或县城学校上学,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只能低水平生存。
(二)办学条件阻碍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扶持政策,同时,各类重大工程项目向农村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倾斜,使得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观,但由于规模小和地处乡村的双重劣势,其办学条件与城区学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6]。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学校功能教室缺乏,运动场地条件不达标。近年来,农村小规模学校校舍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D级危房基本消除或弃用,教室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大多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教室相对缺乏,运动场地条件不达标。二是教学设施设备状况不佳,图书缺乏且学龄适切性差。学校课桌椅数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较为破旧,很多都不符合国家标准;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和教学仪器严重不足,有些学校的教学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有些学校由于疏于管理和维修,设备老化,无法使用。另外,许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图书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阅读需求;有些学校虽然图书的数量可以达标,但内容单一陈旧,还缺少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图书。三是生活设施配备不足,學生生存环境较差。我国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农村学生真正得到了实惠,然而,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厨房的基础设施难以配备,加之规模小、成本高等多种原因,致使食堂供餐无法实现,只能通过课间加餐的形式。课间加餐主要是采购包装加工食品分发给学生,这类食品营养成份较低,而且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此外,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开水供应设施配备率低,不能确保学生饮水的安全、便捷,学生生存环境较差。四是网络和数字教育资源配备率、使用率较低。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通知》,该项目旨在通过IP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全国6.36万教学点,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使其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该项目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数字教育资源仍相对缺乏,互联网接通比例低。同时,由于后期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设备闲置情况较为普遍,设备使用率较低。
(三)教师队伍制约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农村小规模学校要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我国在拓展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使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交通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困扰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瓶颈,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偏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第一学历普遍较低,“民转公”教师或者临时聘用教师占很大比例,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教师知识结构中,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相对匮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不好”现象严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使得学校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职称结构中,以中、高级职称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偏少,缺乏教师专业发展带头人,优质师资供给不足。二是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失衡。语文、数学学科教师数量充足,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不足。这些课程是中心学校教师通过 “走教”形式进行教学,或由本校的语文、数学教师负责教学,但由于英语、音乐、美术等學科的专业性特别强,语文、数学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工资待遇、专业发展、职称评聘、工作环境等方面与城市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城市学校相比,小规模学校教师需要跨年级、跨学科进行教学,甚至实施复式教学、包班制教学,使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面对工作条件差、工作任务重、收入水平低的现状,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流动愿望强烈,教师流失率高,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四是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效果不明显。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即便是教师参加培训,反映效果也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培训内容不适应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需求,导致培训流于形式,挫伤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生源的特殊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比较复杂,特殊群体学生比例较高。特殊群体学生包括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残障儿童、离异或单亲家庭儿童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处于社会边缘的“走不掉的一代”。 2015年和2016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全国18个省(市)开展了2次大规模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为53.03%,贫困生比例为28.77%,父母离异的学生比例为5.43%,智力、听力、视力等残障学生比例为2.29%[7]。有研究者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计算得出,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国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为25.39%,而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为15%。2015年,全国留守儿童达到6876.6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4051万,0~11岁(学前及小学)留守儿童占到全部留守儿童的3/4[8]。由于长期缺乏亲情,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封闭、身心发展受阻、学习动力严重不足、道德行为偏差。教师作为留守儿童的重要他人,既要教书育人,更要关爱留守儿童,构建“教育爱”,弥补由于亲情缺失而造成的留守儿童精神家园的沦陷及情感生活的孤寂,开展好任重道远的情感教育。另外,贫困儿童、残障儿童、离异或单亲家庭儿童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总之,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大多是低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缺乏、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日常生活及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爱心、更细致的关怀、更耐心的教育。同时,也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路径分析 精准扶贫背景下,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属于教育扶贫范畴。教育扶贫首在“扶教育之贫”,终是“依靠教育扶贫”。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教育扶贫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政府是教育扶贫最重要且具决定性的主体,负责制定教育扶贫政策、分配公共资源、引导教育对口帮扶。农村小规模学校规模庞大,只有各级政府方能承担如此重任。学校是教育扶贫政策和措施的执行者,农村小规模学校也是教育扶贫措施的创新者,他们的创新举措既可以惠及本校学生,也可能被普及推广;同时,发达地区的学校要承担起结对帮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责任。社会力量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参与者,其能够灵活地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扶持和帮助。因此,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一)树立乡村教育自信,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
我国乡村衰败源于城乡不平等的发展理念和对乡村文明的忽视,城市化不应以乡村衰败为代价。国家统计局公布,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2017年末提高了1.06个百分点[9]。尽管我国城镇化率逐年上升,但乡村将长期存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村建设至关重要,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总体谋划。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振兴乡村教育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涉及到撤并小规模学校,要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在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势在必行。
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必须树立乡村教育自信。自信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品质,也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气质。一个人缺乏自信,就会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一个民族缺乏自信,就会失去民族的未来[10]。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缺失教育自信,致使我国教育出现了“农村学城市、城市学国外”的现象,进而形成了“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局面[11]。乡村学校积极学习国内城市教育、西方教育非常必要,但这种学习无批判意识和主体意识,照搬照抄、盲目迷信,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习得越多,就越对乡村教育缺乏信心;加之,社会舆论中唱衰乡村、唱衰乡村教育的声音不绝于耳,自卑心理愈加严重。所以,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先扶志”,必须树立乡村教育自信,只有自觉树立和提升乡村教育自信、扎根乡村教育实践、汲取人类教育智慧,才能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
(二)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
近年来,为了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家加大了支持力度,从底部攻坚。如出台了对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等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困境。但由于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历史欠账较多,资源短缺仍然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政府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精准扶贫,学校自身要摆脱“等、靠、要”的被动发展模式,充分发掘各种教育资源,走自主发展之路。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制订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积极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二是制订符合农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的办学条件投入模式。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规模效益低下,目前按生均标准配置教育资源的模式仍然不能使其摆脱困境,影响其发展。为此,应制订符合农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的办学条件投人模式。在专项经费投人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需要及办学条件的现状,合理核算和规划专项经费投人;在公用经费核拨上,应建立以班级数量为基础、适当考虑学生数量的教育经费配置模式,多维度核算和拨付学校公用经费,改变单一地按学生数量核拨公用经费的方法,保障有相对充裕的经费用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三是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动态监测系统。目前,政府实施整体性、统一性、同步化改善办学条件模式,导致部分学校办学条件不能及时改善,部分学校又出现浪费问题。为此,应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动态监测系统,加强监管和评估,做到精准扶贫。从农村小规模学校自身来说,一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不能只靠政府,还应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如农村社区、教育公益组织、公民个人等,尤其要构建学校与农村社区互惠双赢的共生模式,使原先纯粹的地缘关系变为互利合作的伙伴關系,使二者能够真正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乡村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二是充分发掘教学资源。由于农村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农村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农村小规模学校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乡土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正如陶行知所言,一个小学生之好坏,关系到全村之兴衰,因而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手里[12]。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要大力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教师队伍。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该解决4个问题:一是拓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补充渠道,满足对教师质量的需求。通过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重点支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村优秀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改革分科培养教师模式,实施“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多学科教学的胜任力;通过实施“本土化”“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培训模式。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失衡,不能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更谈不上开好国家课程。所以,农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培训至关重要,要通过培训使现有的教师胜任多学科教学。如,从2016年开始,甘肃省庆阳市与陇东学院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逐年对庆阳市农村小规模学校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集中一学期的全科知识培训。目前,已经培训420名“全科教师”,培训效果较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培训中,应构建全科型课程体系,选择多元化、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如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运用“一体两翼”培训模式;学科通识课程培训运用开放性教学沙龙模式;教师职业技能及学科技能课程突出实际训练;跟岗实践实施“导师制”[13]。三是提高教师的收人水平和福利待遇。农村小规模学校大多偏远落后、交通不便,教师文化生活贫乏、升迁路径不畅、职业吸引力缺乏。所以,要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工资收入、生活补助、培训进修、职称评聘、评优提职等方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给予倾斜,真正做到“待遇留人”。另外,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学校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使他们真正达到安居乐业。四是引导教师走专业自主发展之路。教师专业发展受内外双重因素的制约,但是内因起决定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被动、强迫的过程,而是教师积极主动地改造与构建的过程。所以,既要利用外部力量帮扶教师专业发展,更要增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引导他们实现一种内在转变,走专业自主发展之路。
(四)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
特殊群体学生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人数较多,他们是将来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要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扶贫的效能,把特殊群体学生纳入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农村小规模学校为阵地,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切实构建起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成长的长效机制。为此,需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国家基本保护责任的承担。国家是提供特殊群体学生社会保护服务资源最基本的责任主体,政府作为国家的机构载体,承担着为其公民提供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特殊群体学生社会保护制度体系;其次,要明确所承担的责任,把属地的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全面掌握、建档立卡,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照。再次,要创建以政府划拨为主的农村特殊群体学生专项经费,把解决农村特殊群体学生问题纳入到政府的常规工作中去,形成资金筹措的长效机制。二是强化父母对农村特殊学生的监护责任。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这一变化标志着特殊群体学生的责任主体从“以政府为主”向“以家庭为主”转变,为给农村特殊群体学生提供切实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提供有效保障[14],切实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同时为特殊群体学生家长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环境。三是提升农村社区及社会组织的有效补充作用。农村社区及社会组织是特殊群体学生社会保护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力量。农村社区是特殊群体学生重要的活动场域,其资源整合能够为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社会组织也是促进特殊群体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理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整合国家及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提供适合农村特殊群体学生发展的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四是学校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制度,发挥教育扶贫中学校及教师的优势。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要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排查解忧制度,协调解决特殊群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培育特殊群体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使他们用积极的心态提高自身对幸福的感受力和对不幸的耐受力,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和周围环境,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赵丹,范先佐.国外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综述 [J].外国教育研究,2012(2):98-105.
[2]雷万鹏,张雪艳.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分类发展政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7-11.
[3]新华社记者.底部攻坚,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N].中国教育报,2018-08-17(1).
[4]李培林.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羊城村的故事 [J].江苏社会科学,2004(1):1-10.
[5]杨东平,王帅.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到撤点并校——徘徊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5):25-34.
[6]曾文婧,秦玉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问题分析与建设思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8(8):24-29.
[7][14]凡勇昆,常雪.“走不掉的一代”:关注乡村小规模学校中的边缘性群体 [J].教育发展研究,2017(8):51-56.
[8]段成荣,赖妙华,秦敏.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6):52-60.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我国大陆2018年末总人口接近14亿[EB/OL].http://www.gov.cn/shuju/2019-01/21/content_5359797.htm,2019-05-16.
[10]石中英.树立教育自信,加快教育强国建设[J].人民教育,2017(21):22-24.
[11]李介.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4):6-10.
[1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5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19.
[13]李介,高岩.农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经验与反思[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8(1):54-58.
(责任编辑:申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