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塑造干部优良工作作风的经验启示

王晓琴
【摘 要】大庆精神作为党的伟大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精髓凝练,生动地展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对党的初心与使命的最好诠释。大庆精神有对干部工作作风塑造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是干部工作指导思想,“三个面向、五到现场”是干部工作的行为规范,“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干部工作基本要求,“约法三章”“四个公开”是干部作风的形象标准,“岗位责任制”“三三制”是干部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
【关键词大庆精神;工作作风;经验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5-0025-02
大庆精神是我国石油职工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石油大会战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培育和形成的。在大庆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塑造干部优良工作作风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前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培育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以“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作为干部工作指导思想
大庆石油会战一项创造性举措就是将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
(一)“两论”起家与“两分法”前进相结合
“两论”起家与“两分法”前进是大庆油田的基本功。在会战初期,职工的思想并不是高度统一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受“中国贫油论”思想的影响对石油会战心存疑虑,有的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免产生畏难情绪,加上会战人员构成的复杂性,使得统一职工的思想成了决定会战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能够统一会战职工的思想,科学的开发和建设好大庆油田,会战机关工委决定组织大家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并号召大家学会用“两论”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两论”,会战职工们的思想得到了统一,大家一致认为,“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的矛盾。”[1]学习“两论”,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次大普及,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回答时代主题的一次积极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取得会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大庆不仅靠“两论”起家,更靠“两分法”前进。当大庆仅仅用三年时间就拿下大油田,实现我们国家建设用油基本自给后,毛主席亲自发出全国“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成绩与荣誉面前,会战工委的领导提出了“依靠‘两分法前进”,即运用毛主席在“两论”中所提到的“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面对成绩与荣誉,通过学习对照先进,找到差距与不足。
(二)“五同”与“四勤四看”相结合
在会战的艰苦条件下,会战工委提出企业领导对职工的吃、穿、住、行、用、休息、看病、文化生活以及职工家属的生活都要关心。干部要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解决生产问题、同娱乐。“五同”的做法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领导心里要装着工人,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工人们的心里必然装着单位。
如果说“五同”是对领导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四勤四看”就是对领导工作方式的规范,“四勤”即勤观察、勤摸底、勤谈心、勤开调查会,“四看”即工作看干劲、走路看精神,吃饭看饭量,睡觉看翻身。通过这一做法及时的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这些好的传统作风,核心是责任,表现是作风,标准是又严又实,体现了会战时期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和做工作的方法论。
二、以“三个面向、五到现场”作为干部工作的行为规范
“三个面向、五到现场”集中体现了领导机关工作的基本行为规范。会战一开始,会战工委就强调领导机关工作要做到“三个面向,五到现场”,即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1960年8月,会战材料供应不足、会战一线告急。当时康世恩同志得知不是材料没到、而是由于没人去领而导致这种局面时,特别生气,当即要求供应部门主动把材料送到工地上,要求尽可能把方便送下去,把麻烦揽上来,积极为基层提供方便。在这个阶段,无论是什么会议或是什么场合,他总是大讲特讲这个问题。他说:“企业领导机关必须面向基层,为基层服务,这是最重要的,不要只管在机关里忙忙碌碌,乱要材料,乱开会,乱发报表,要取消‘苛捐杂税。”当时,领导靠前指挥,机关送方便揽麻烦,在整个战区蔚然成风。送材料到现场、送工资到手、送饭到工地,甚至理发、补衣服也到了井场、工地。
三、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为干部工作基本要求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会战石油职工严实作风的集中体现。“三老四严”1962年被提出,1963年有了完整的表述,发源于会战时期采油指挥部的三矿四队。“三老四严”主要指,对待革命工作,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谈及学习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时说:“在延安中央党校,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四个大字,叫‘实事求是,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2]。
“四个一样”发源于会战时期采油指挥部二矿五队5排65井组。通过管线冻裂事故的总结,提炼出“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四个一样”即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1964年初在石油局厂领导干部會议上,余秋里同志对“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曾这样讲:“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作风,最核心的问题,在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要在一切工作中抓得严,抓得细,抓得准,抓得狠。“严”就是按照“四严”的要求,在一切工作上,不马虎,不凑合,做事认真;一切工作都要有一个高标准,不“降格以求”,不满足已经达到的水平,有了差错,决不原谅自己。“细”就是领导干部考虑一个问题,抓一件工作,都要细,要具体,要周到,肯下苦功夫,不能光讲原则,不能大而化之,不能粗枝大叶。“准”就是要问题看得准,工作抓得准。领导要深入前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实际试验,取得大量的第一性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把工作搞深、搞细。这是正确决定问题,正确指挥生产的基础。“狠”就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对一个问题,一件工作,情况搞清楚了,看准了,就要下定决心,抓紧、抓狠,一抓到底。
余秋里还强调,培养作风,做好工作,要“严”字当头,并一口气提出了26个“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重要遵循。几十年来,“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不仅作为工作标准被提出,更是作为一种精神财富被传承,在整个油田、石油行业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以“约法三章”“四个公开”作为干部作风的形象标准
“约法三章”和“四个公开”是会战时期以余秋里和康世恩为代表的党的领导干部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典型做法。为了不搞特殊化,与职工一样待遇,1964年,会战机关工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领导干部提出“约法三章”:就是坚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不特殊化;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不能做官当老爷;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永不骄傲,永不说假话。除此之外,会战机关工委还给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思想公开、缺点公开、工作公开、生活公开”等四个公开。
会战机关工委就是从最平常的事情入手、从最具体的事情做起,通过这些细到极致的规定,拴紧了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五、以“岗位责任制”“三三制”作为干部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
会战队伍的作风形成,依靠的是思想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而管理好、建设好大油田,靠的则是大庆油田的一个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源自于中一注水站的一次火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隐患,会战领导总结经验教训,并组织“一把火烧出的问题”大讨论。同时,组织160名生产管理干部,分别到10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蹲点调查。经过提炼总结,建立了“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和“班组经济核算制”。这8项制度归纳起来,总称为基层“岗位责任制”。会战工委在全油田推广了岗位责任制,还先后建立了基层干部岗位责任制和机关干部、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并强调指出:“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这一整套岗位责任制,把千千万万的具体工作同千千万万名职工挂起钩来,落到实处,体现了油田生产的客观要求,具有广泛的科学性、群众性和实践性,对石油企业的科学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关部门还设立了“三三制”的管理制度,即三分之一的人员在家办公,三分之一的人员跑面,三分之一的人员在基层蹲点调查。对于基层需要机关解决的问题,都带回来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答复,机关同志把这种做法总结为“下去一把抓,中心带其他;各记一本账,回来再分家。”既减少了基层单位往返汇报请示,又加强了机关内部的联系和协作。各级機关部门都有常年蹲点的单位,把蹲点作为“观察站”,把基层当成一面镜子,看领导干部的作风。
参考文献:
[1]滋养石油工业的精神血液[N].中国石油报, 2016-03-25.
[2]袁银辉.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J].企业文明,2014,(10).
[责任编辑:秦 超]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