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之间别情万种
宋琴风
如同爱情一样,离别也是诗歌创作中永恒的话题之一。古人因拜师求学、应试赴考、仕宦升迁、军旅征戍或漫游山川等不得不背井离乡,旅途奔波。在辞亲别友时他们往往赋诗相赠,因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篇。
在送别诗里,唐人写得最为出色,可谓是异彩纷呈。根据分手的对象不同,分手的情由不同,诗中表现的感情不同,我们作以下简要分类:
一、朋友赠别
唐人送别诗里,以朋友相送赠别的为最多。这些诗的内容和表现出的情感基调各不相同。
1.表达友情深厚、依依惜别和别后的孤独寂寞之情。唐人送别诗中以这类诗为主流,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汪伦送我情。
诗的后两句形容两人友情的深厚,用桃花潭水作比,即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也远不能及。诗人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在这里,友情有了深度,具体可见,可测可量,自然而又情真。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面对朋友将要踏入的穷荒绝域,面对朋友将要承受的孤单寂寞,诗人把所有的深情厚意与留恋不舍都凝聚在这眼前的美酒之中:再饮下这一杯美酒吧,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与你推杯换盏倾心畅谈了。情理相劝,令人感慨无端。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老朋友已经走远了,连船上的白帆都消失在茫茫天际,然而诗人还久久凝望不愿离去,真挚的感情让人动容。
2.借离别之际表达怨恨之情,寄寓人生感叹或身世感慨。这类送别诗在唐诗中也占较大比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一腔热情关注国事,却被贬江州司马,秋夜送客,风月萧瑟,正在悲伤离别之际,忽听琵琶声。听琵琶女自诉生平,诗人想到自己的遭遇,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感慨自己“平生不得志”。又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一上来就大发牢骚:“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抒写自己时日虚度、报国无门的痛苦。诗的中间写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人才比建安七子和谢朓,又有青天摘月之志,可惜无用武之地。诗的后四句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既然愁无可排遣,诗人于是产生了消极的想法:那么不如归隐山林,隐逸江湖。其他的如王勃的《别薛华》,也借送别表达怀才不遇、不得重用的感慨。
3.临别劝慰勉励或为征战壮行。送别也不都是那么让人“黯然消魂”的,朋友应该相互支撑,唐人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包含劝慰之情和充满旷放之气的诗作。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只要有知己存在,即使远隔千山万水,远在天涯海角,也会心灵相通,就像朋友在身边一样,不要为了在岔路口分别而泪湿衣衫。这几句一扫分别时的愁苦之气,健康阳光,富含哲理。又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句在宽慰之中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似乎使人感觉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再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开头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雪海、黄沙、飞石,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汉家大将西出师”,雪夜里只能听到兵器撞击的声音,只能看到战马身上蒸腾的汗气,这样一支军纪严明、威武雄壮的军队,当然会让敌人胆慑败逃,当然会献捷归来。这是一首壮行诗,充分表现了唐人的自信和自豪。
4.表达闲淡从容的心境或隐逸情怀。送别诗里也有一些表现游山玩水、闲情逸致的作品,如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诗句畅达自然,好像随口问答,无意为之,但南山悠悠,白云无尽,却自有一种禅意在。又如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则表现了一种深远闲淡的意境。再如杜荀鹤的《送友人游吴越》等,纯属游览风光消遣之作。
二、骨肉分别
唐人送别诗中还有一些表现骨肉分别的作品。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表现了相逢的喜悦被将要的离别冲散,“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包含着作者离别的伤感和后会难期的惆怅。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不仅表达了兄弟骨肉亲情,更借兄弟分别抒发被贬的愤懑和愁苦。
三、爱人分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尤其相爱的人分别更是让人心痛,让人刻骨铭心。但唐人送别诗中描写刻画爱人送别的诗主要是作者以女子的身份代言。如孟郊的《古别离》“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生活的同时又隐含忧虑不安的心情。这女子除了要忍受离别之苦,还要承受“只恐封侯心更移”的担忧之痛。又如杜甫的《新婚别》,面对令人肝肠寸断的新婚之别,妻子发出了“与君永相望”的誓言,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
送别诗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出现在唐诗的百花园中,为其增添了瑰丽的色彩。这些送别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名篇佳作代代流传,已经积淀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以上例举的大部分诗篇都被选入我们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时隔一千多年,我们依然在不断地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作者单位:内邱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