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家教文化 促进国家廉政建设

陈建萍
【摘 要】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在几千年的官员自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传统家教文化内涵,优良家庭教育有利于优化社会环境,传统家教的初始性、深刻性、终身性特点,有利于使廉政建设取得良好教化效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弘扬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对促进国家廉政建设的积极意义,以期对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有所裨益。
【关键词】传统家教;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4-0086-02
《管子·牧民》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廉政建设已成为关乎国家民族存亡的重要因素。又《礼记》曰:“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廉政的主流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和消解,在社会“潜规则”得以盛行的大环境下,家庭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熔铸了丰富的家教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腹之中,每个人就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家庭教育应该首先立足于自身传统文化的丰富积淀,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
一、传统家教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而家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起源可谓肇端久远。传统家教萌芽产生于先秦时期,发展于秦汉三国,成熟于两晋隋唐,到宋元明清时期达到繁盛时期。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熔铸了丰富的家教传统美德。
德行教育。德行,即道德品行。在“立德立言立功”中,传统家庭教育将立德放在首位考虑。认为德是一人立身世間的灵魂,不管是做一个学富五车的明君贤相,还是做一个不识一字的贩夫走卒,首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有高明伟岸人格的人。明代高攀龙在《家训》中说:“吾人立身天地间, 只思量做得一个人, 是第一义, 余事都没有要紧。”否则德行缺失越多,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传统家教文化教育子女要热爱祖国、讲究孝悌、对亲人要宽容仁爱、对街坊要亲邻善邦,与他人相处要有“以我容人之意”,要将正直、善良、友爱、诚实、守信、责任等美德作为个人必备的品行。
尚志教育。尚志,即高尚的志向。荀子认为:“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恬恬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王守仁亦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者,其本也,”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王阳明全集》卷二六)因此,立志和理想教育在传统家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那些有识之士,总是站在民族、国家利益的高度,教育子孙后代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天下的情怀,这利于激发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政治价值观。
廉耻教育。廉即不苟取,不贪,不取不义之财;耻即不从枉,不追随不正,羞于为非。廉耻教育既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教育,也关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更攸关国家的生死存亡。《论语》说:“行己有耻”“知耻近乎勇”;欧阳修说:“廉耻,立人之大节”;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又认为作为国家之栋梁,“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将廉耻提高到关乎国家命运的高度。
勤俭教育。传统家教文化十分重视俭德教育,这方面的记载在各类家教典籍中俯拾皆是。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司马光在《训俭小康》中告诫后人:“有德者皆由俭来”,要求子女要“杜奢节俭”,认为“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俭与奢是善与恶的根源,是人的品德涵养与家国兴衰成败的关键。“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奢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则家败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勤劳节俭的品行,才有可能成为匡正道义之人,才不会为物欲所毁。
二、传统优良家庭教育有利于优化社会环境,使廉政建设获得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联系极为密切,家庭教育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家教严不严,家风正不正,不仅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发展,还关乎着社风民风,乃至民族、国家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所以“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现在,家训、家风逐渐为人们所淡化,很多家庭出现了狭隘、庸俗、功利化的教育倾向,或是急功近利、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唯利是图,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很难想象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因此,如何以家训、家风为载体,以优良家庭教育为手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训、家风历来是弘扬主流价值,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中国传统家风中延续着的“家国一体”价值观念,家庭教育中的以“正心”“修身”“齐家”为出发点,以“治国”“平天下”为最终落脚点的教育方法,很好地实现了家风与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结合。在一定意义上讲,传统家庭教育之所以地位突出,就在于其蕴含着的“治国”“平天下”的雄韬伟略。通过家庭教育达到对子女的“正心”“修身”,通过“正心”“修身”来实现“齐家”,最终通过“齐家”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为“治国”“平天下” 打下基础。如果社会的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良好的家教、家风,播撒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每一个家庭从小就培养子女优良的品质,并把这种优良品质带入社会生活及工作之中,那么,这种优良的家庭教育就优化了社会环境,就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社会中就会广泛形成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一尘不染的风气,并最终形成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为人人所敬仰,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任何出轨行为,为人人所谴责的良性循环系统。如果在一个国家中,无耻之行不受谴责,无耻之人不受唾弃反而扶摇直上,无耻之风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因而,廉政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需要每一个家庭为整个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传统家教的初始性、深刻性、终身性特点,使廉政建设取得良好教化效果
我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传统的国家。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家庭教育比较忽视,对于传统的家教思想,人们往往视其为封建伦理道德一部分,加以批判和抛弃。近年来,人们虽然开始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长久以来形成的惯性或惰性,对子女的教育出现了单一性,过度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轻道德、重智力”的现象十分突出,即使进行道德教育也多集中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对子女的立志教育、廉洁教育等有所缺失。道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传统的家教始于人之初,又伴随人的一生,正如《颜氏家训》所云:“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且“人生幼小,精神专得,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家庭中的道德氛围是子女最早的认知和感知,对子女的道德、人格、思想、情感的形成起着初始的奠基作用。同时,传统的家庭教育又具有深刻性。家教文化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有极大的道德示范作用。中国的传统家教又强调终身性,父母对子女负有终身教育之责,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谈吐举止、道德品行等给予影响和示范。许多人到了成年,甚至做了官以后,仍在接受父母的教育。比如《世说新语》中关于《陶母責子》的记载,陶侃初为寻阳县吏,一次,他拿回公物孝敬母亲,母亲将原物退回,并写信责备儿子。又如唐代大臣崔玄暐,以为官清正廉明而闻名。长安元年,官至天官侍郎。玄暐母亲卢氏尝诫之曰:“吾见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云:‘儿子从官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闻赀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恶消息。吾尝重此言,以为确论。比见亲表中仕官者,多将钱物上其父母,父母但知喜悦,竟不问此物从何处来。必是禄俸余资,诚亦善事。如其非理所得,此与盗贼何别?纵无大咎,独不内愧于心?孟母不受鱼鲊之馈,盖为此也。汝今坐食禄俸,荣幸已多,若其不能忠清,何以载天履地?特宜修身洁己勿累吾此意也。”崔玄暐遵奉母亲教诫,以清谨见称。再如,宋代包拯在《家训》中讲:“后世子孙任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可见家教文化的长期性、终身性特点,对于孕育和培养子女的优良品质,对于为国家培养廉洁正直的优秀官员有很好的教化效果。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家庭和睦,家人安分守己,个人奉公守法,强调为官要秉承“五常八德”,践行清廉、清正、勤俭、自律的传统家教思想中的精华,在几千年的民众自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不应该让这些文化埋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我们应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责任编辑:秦 超]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