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余群

    [摘 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加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及途径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为此,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增加“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加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建设;强化“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机制为主要方式;以构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格局,激活“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拓宽“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为基本途径,对“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初见成效,也期待学界同仁明鉴。

    [关键词]“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传承方式;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9-0014-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9.00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文化自信日益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因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国学热”也顺势而起,吹遍了大江南北,并早已深入人心。

    正是在这个国泰民安的伟大时代,为了更加深入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大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8年10月,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全面实施。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承载着我们祖祖辈辈的勤劳和智慧、欢乐和憧憬,在世界不断变化、文化更加多元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凝聚人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在文化认同、行为指南、审美教育等方面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崇高使命感,促使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高校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大学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场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要求高校要有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感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感。如今,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教育部的号召,努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国传统文化也将逐渐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或必选课程。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从事“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亦是当务之急。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该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教育部的号召,努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2018年9月,学校成立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印发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到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并占有2个学分。目前,学校党委书记费君清教授正主持校级教学成果培养项目重点课题:《以文化人,固本铸魂:外语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本课题的成员绝大部分是学校一线教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他们的教学经验来看,“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意义也日渐突出。

    所谓“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不仅要有汉语的教学,还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它以汉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包括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历史渊源、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当然,汉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是水乳交融、息息相关的。因为,汉语是集象形、声音、意义三位一体的语言,这与西方只有声音和意义两结合的情形相比,显然具有更多内涵生成的可能。尤其是象形方面,更具有直观性、体验性的特点,可以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例如,日、月、水、火、天、人,等等,基本上就是观其形,而知其义。所以,无论人们生活在大陆,还是港台;无论是面对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正因为如此,即使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日本文字,也往往夹杂着使用一些汉字,虽然其读音不同,但也让不懂日语的中国人在身处日本国土之时,可以在大街小巷的各种牌匾中猜出其大概的意思。

    而且,汉语往往是一个字一个音,但却能够表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含义。例如,师,一字一音,可以表示为“老师”,英语为teacher,含有二个音节,7个字母;生,可指“学生”,也是一字一音,英语为student,含有两个音节,7个字母;校,可意为“学校”,仍然是一字一音,英语为school,是两个音节,6个字母。另外,汉语有不少词语的文字次序,即便颠倒,其内含也不会改变。例如,喜欢,即欢喜;建构,即构建;快到了,即到快了,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再者,大量的双声字、叠韵字以及连绵词也具有外语所不具备的优点,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中促进了语言的灵活性、延展性和包容性,从而增加了感知的厚度、体验的深度,使之具有无穷的韵味。所以说,从文学、审美,特别是诗歌的韵味来看,汉语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显然具有外语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毕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诗歌来看,其具有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的特点。而汉语无比优美的韵律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性,使之不仅可以朗读,还可以吟诵。古往今来,先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美诗篇,那回环往复的节奏,铿锵悦耳的音韵,让人品味起来,余音绕梁,唇齿留香。

    可见,汉语不仅是一种文字,还是一种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是血与肉的关系,彼此相得益彰、生生不息。这就表明,“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然的结果。正因为有了汉语,才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同时,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才使得汉语具有更多的内涵、更强的活力。两者如此亲密的依存关系,更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不但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还要使之更加紧密,从而发挥更大的优势,产生更多的效果。

    当然,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频繁交流互动的当下,“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也必然受到许多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承也应当与时俱进,讲究独特的方式和途径,具体内容如下。

    一、“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承方式 (一)增加“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数量

    长期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设置特点是以语言学为主、以文化课为辅。况且,文化课涉及面非常广泛,其中,中国传统文化课所占比例明显不足。另外,中国传统文化课一般为选修课,选修的内容往往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文学作品。换言之,传统文化课几乎等同于大学语文课。而且其中不少作品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过,或者有所耳闻。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没有太多的感觉,或者说产生不了太多的兴趣。偶尔选修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也没有认真对待,甚至以玩手机来打发上课时间。在这些学生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而且应付对外教学也没有必要掌握的太深入。

    其实,这些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粗浅化了。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实践性的、可知可感的、可见可闻的,但也并不排除理性的内涵。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实践性的,日常生活化的,但也是理性的、审美的、情感的。它既可以实际体验,也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进行深入理解。例如,烹饪、书法、篆刻、灯谜、剪纸、对联、武术、刺绣、舞龙、品茶等,就是在每日的生活中随时可见可感的,从而进行审美体验的;而经典著作、思想观念、人情礼节等也应当有理性的理解,才能有深度的把握。《周易》《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周礼》《仪礼》《礼记》《老子》《庄子》《孟子》,等等,其语言文字以及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读懂的,而是需要长期艰苦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有自己的体会和领悟。因此,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数量,让教师和学生都深刻领悟其重要性,这既是迫在眉睫,也是大势所趋。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遵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应当拓展其受众面。如今,可以采用线上線下的课程,构建共享的慕课(MOOC),推广精品在线课程。这样,不仅可以更好更灵活地增加相关内容,还可以拓宽大学生接受的范围,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加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建设

    时至今日,汉语国际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毕竟英语教学的影响实在太大。我们很容易在图书馆、新华书店见到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英语教材,而且各个年龄段都可以找到比较合适的教材,而相对于汉语国际教材而言,却少之又少,很难找到。即使找到,种类也比较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由于汉语国际教育只是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总体来看,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建设还远远不如英语教育的专业发展的更为成熟、更为完善,因此,借鉴英语教育的经验,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还任重道远。

    事实上,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还处于摸索阶段。教材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迫切要求。因此,有能力、有经验的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色,加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建设。在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条件下,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所用教材,既可以是自编教材,也可以是精选合适的已出版的教材。当然,教材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介绍一些大概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上,而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要广泛拓展,可以涉及文学,也可以涉及哲学、美学、教育和历史等诸多领域;所有内容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喜闻乐见。例如,建筑的材料、住房的方位、语言的避讳、姓名的内涵、婚姻的仪式、以及行为的规范,等等,都可以在理论中通过现实生活、日常交往等得到反映。另外,教材还要具备新形态教材的特点。新形态教材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教材,它是通过智能识别技术,把二维码镶嵌到纸质教材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瞬间把纸质内容与线上资源进行衔接,使阅读者在片刻之间,就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材料,不仅拓宽了阅读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果。可见,新形态教材具有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必将成为未来教材的主流形态。因此,编写教材要考虑既有文字说明,也有音频和视频的配合内容。而且,内容要生动活泼,既有传统性,也有现代性,做到高雅与通俗有机结合。

    (三)优化“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机制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对于语言教学相对更重视,而对于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则不够重视。因为,就他们的课程设置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所占学分数量较少,甚至在有些高校仅仅只占2个学分。显然,这样的学分安排和评价机制必然影响教师与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与学的热情。这也是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并不愿意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相关课程的主要原因;或者即便是开设了课程,也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并不重视,甚至认为这与他们的专业学习没有太多的关系。因此,他们对于语言方面的课程比较热衷,而文化课程相对比较忽视。在中国传统文化课上,他们往往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常常是心不在焉、懒懒散散,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正因为基于这样一种表象,一些教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内容太深奥了,并不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为此,要降低难度,要通俗化,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愿意接受。当然,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也应要反思,教学主要是引领学生,而不是迎合学生,否则学生将会无所适从,甚至马马虎虎、虚度时光。

    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提高“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分,同时,期中和期末考试也要在相关课程中增加这些内容的比例,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促使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另外,还要优先考虑“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安排。由于传统文化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课程的安排也是随机的。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无论是选择教师,还是安排时间地点,都要给予优先照顾和考虑。例如,选派优秀教师从事“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安排恰当的时间在多媒体的教室进行教学,等等。

    二、“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承途径 (一)构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格局

    要提高“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重视网络资源。构建多元、立体和协同的教育大格局,使“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围绕在同学们的身边。

    在各种社会资源之中,尤其社区资源值得重视。如今,各个城市的社区机构都比较完备,人员配制也相当齐全,而且社区往往就在大学园区的周围,与各大高校的接触也颇为频繁。社区的各种资源又相当丰富,而且与大学生之间可谓是毫无障碍的零距离。平日里,可以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分享社区的相关资源。社区毕竟是生活场所,许多活动都是日常生活式、体验式与开放式的。这种活动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例如,猜灯谜、包粽子、打年糕、写春联、唱戏曲等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而且非常接地气,可谓老少皆宜。

    除了社区以外,图书馆也值得重视。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较高的理论要求,而且还可以提供比较宽敞的学术场所,学生可以适当利用,组织进行一系列的论坛、辩论、讲座等活动。此外,图书馆还经常聘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来讲学,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今,各地图书馆都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为此,大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一饱耳福,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结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今后的深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学校也可以利用自己本校的图书馆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与本地区的图书馆合作,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学校无论是利用本校图书馆,还是校外图书馆,都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来选拔大学生充当讲座的人选。目前,一些地方图书馆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使不少普通的市民走上了讲坛,而且这些普通市民的讲座也同样广受欢迎。

    另外,还要特别关注网络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各种资源变得随手可得。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网络上的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每个读者只要上网,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取这方面的资源,并且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浏览、学习,甚至从事专业的研究。

    (二)激活“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1.把专业人才请进来。对于专业人才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专业人才其实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或许随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俗话说得好,高手在民间。事实上,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老百姓往往深藏不露,但却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所以说,我们所说的专业人才,既包括高职称、高学历的学者、作家,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传统文化艺术名家等等,他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而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让这些专业人才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展示精彩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真切地感觉到其中的文化魅力。

    2.想方设法走出去。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论书,而对外面的世界采取完全隔离的态度。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也应当与时俱进,并适时而动,创造机会走出去。到田野去、到农村去、到民间去,去采风,收集、整理散落于乡间的传统文化活化石。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悠悠岁月的洗礼和打磨,日见宝贵和珍奇。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例如,传统书院、民间建筑、手工刺绣、布料染色以及婚庆仪式、民歌小调、节日礼仪,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值得参观学习和品味研究。事实早已证明,民间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藏,历来都不乏从民间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先例。例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等经典歌曲,都是来自民间的瑰宝。又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从民间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其撰写著作、设计蓝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这些存在民间的瑰宝可以激发我们无穷无尽的灵感。因此,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把它们整理出来,公诸于世,并代代相传。

    3.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样也可以更好地盘活各自的文化资源,使其價值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和利用。

    (三)拓宽“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播如今已经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正值这个大好时机,高校要力所能及地把“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可以联系当地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馆、茶馆、黄酒馆等单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汉语国际教学特殊性出发,开展“教、学、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发和实践研究”[1]。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实践,使传统文化在校园之中生根发芽,让戏曲吟诵之类的艺术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时尚,使大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传播传统文化,并做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1.鼓励组建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一直是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和合作的重要组织。每个学校都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社团,包括武术队、朗诵社、国学社、诗歌社、文学社、评论社、戏曲社、书法社等等,各种社团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实际上,从人员组织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参加了一个或几个社团,都有广泛的交际圈子。因此,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学生社团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这些团体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往往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因而也更受学生关注和喜爱”[2]。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往往都能够成为学校的重要品牌,也能够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例如,鼓励创立各种社团,并在每个社团配置一二个专业的教师做相应辅导,定期或不定期给社团学生讲座,并组织他们开展各类活动鼓励学生组建更多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团体,从而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当然,学校要经常邀请学生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等等。毕竟,传统文化课程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播,更是学生不断成长的天地。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传统文化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华经典吟诵比赛等,激发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其中,从而形成“活动——体验——分享”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然后尽情地体验,并乐在其中。之后,请他们讲解、分享,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这样,教学、参与、活动等各个环节相互贯通、环环相扣,学生的手、脑、眼、耳、鼻等感官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协同起来,并充分发挥其潜能,进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加大传统经典的学习和传播力度。传统经典毕竟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最优秀、最精华和最有价值的典范著作。这些用极其优美的汉字创造的作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刻最根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意义,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道德伦理资源,在今天仍然具有无比的价值,并且完全可以成为以文化人、化成天下的精神财富。所以,高校教师应当刻苦学习,领悟其精髓,然后把自己的心得融入时代的新元素,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在课后的QQ和微信平台中进行宣传,用最有温度的语言、最有深度的表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加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从而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爱国情怀的新一代接班人。

    总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行为模式,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审美风范,它具有传统性、传承性、大众性、体验性、普遍性等特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软实力、亲和力、影响力。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样性、包容性早已成为一个常态。文化多样性不仅要求内容、形式的多样,还要求传播、销售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費的多种方式”[3]。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加强“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努力地培养有思想、有品格的大学生,不仅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心愿。

    参考文献:

    [1]马春燕.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传播的新途径[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65-470.

    [2]王洪斌,朱效刚.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4(6):50-52,82.

    [3]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4-69.

    (责任编辑:赵淑梅)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