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顺义职教园区建设的思考

杨凤辉+苏克然+马晓颖
摘 要:推进顺义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是适应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对顺义区区域经济及园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提出理念转变、资源盘活、平台搭建、多轮驱动等推进园区建设的四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职教园区校企合作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当前,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融合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与产业界的共识。
推进顺义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1.职教园区是适应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趋势的必然选择
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截至2013年1月,全国已成立职业教育集团500多家,覆盖了一半的中职学校和八成的高职学校。“集团化办学”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加快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所选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高水平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高质量建设职教中心工程,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集约化发展,是顺义区教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北京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顺义区职业教育园区于2011年底获得批复,2012年4月正式开工,一期工程于2013年底完工,2014年8月交付使用。建成后,预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6,000人以上,年均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3万人次。园区在推动顺义区“四个转型升级”,尤其是推动现代制造业向创新创造转型、城乡发展向城乡一体化转型的过程中将大有可为,也责无旁贷。
2.职教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支出每增长1%,经济将增长0.4%,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固定资产投资高23.4%。而职业教育融贯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通过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从顺义来看,顺义区职业学校以北京生源为主,“十一五”期间培养了15,000余名合格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二、三产业,这样的就业结构与顺义区产业发展需求和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将进一步提高人才技能层次,扩大人才规模,满足区域内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对于人才的使用需求,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提升。
顺义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面临的基本态势
1.经济总值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据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近年来区经济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12年顺义区生产总值达到1,103.2亿元。从年平均增长速度看,2004年~2012年顺义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2%,比全市高12.8个百分点。这为职教园区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顺义区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临空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多点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从三大产业构成来看,“三二一”结构开始呈现。全区第一产业发展平稳,但对经济增长贡献力较低;第二产业发展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第三产业2008年后发展迅速,稳定在53%以上,是拉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城乡劳动力就业率较高,就业需求日益庞大
顺义区是北京市首家充分就业区。从就业结构来看,劳动力人口中城镇劳动力略低于农村劳动力,40岁~49岁劳动力占全区户籍劳动力人口的81.2%。从就业分布来看,顺义区劳动力在第三产业所占系数最大,增加值最多。说明顺义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因此,加快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对顺义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顺义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城市发展新区,同时也将是北京中心城人口与职能疏解的主要聚集地。新增就业人口和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将产生日益庞大的就业需求。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针对目前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强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再就业劳动力人群的整体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顺义区劳动力就业结构,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3.区域产业加速集聚,技能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作为首都现代制造业基地,顺义区初步呈现以航空业及相关企业总部为主体、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加速聚集的临空产业体系。同时,高端制造产业群落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汽车、航空两大产业为核心,以电子通讯、基础工业、都市工业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产业的集聚发展,必将带来区域人才的集聚发展和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庞大需求。然而顺义区在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及其重点行业的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却相对不足。据统计,2012年全区户籍劳动力24.7万人,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7.8%。目前,顺义区年引入人才人次尚无法填补人才缺口,年培训能力也不能满足培训需求,亟需通过职业教育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4.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中小企业是推动顺义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仅从顺义区村镇企业来看,2011年全区镇村二、三产业企业总数2.58万家(含个体),从业人员22.3万人,当年实现总收入1,105.2亿元,利润71.1亿元,税收98.7亿元,为职工提供的劳动者报酬总额53.8亿元。尽管数量巨大,对创新、吸纳就业、增收和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硬件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技术创新总体水平很低,与大企业相比,在创新投入、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研发基础薄弱。形成职业教育与中小企业发展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实训设备、技术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对中小企业意义十分重大。
顺义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分散,规模效应有待提升
顺义区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目前,顺义区共有各类职业学校9所。其中,高职校1所—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职校4所—顺义区第一职业学校、顺义区汽车职业高中、顺义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顺义区劳动局技校;成人校4所—市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市农广校顺义分校、市电视中专顺义分校、顺义区成人教育学校。
然而,顺义区职业教育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职业教育资源分散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分散重复办学、专业相同或趋同、师资配置不均、实训基地(实验室)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以至顺义区职业教育力量被极大弱化。加快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既是适应产业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形势要求,也是落实区政府关于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部署的需要。
2.生源下降,招生难题亟待破解
近几年来,全市新成长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年~2013年,全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从10.2万人下降到9.6万人;高中毕业生人数从7万人下降到5.6万人。从顺义区来看,初中毕业生人数从5,678人下降到5,232人,下降了7.9%,高中毕业生人数从5,705人下降到4,078人,下降了28.5%,下降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目前,顺义区高职学生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专升本”,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进一步学习的途径虽有“单考单招”、自主招生、五年制高职转入等几种方式,但总体而言,途径单一,口径较窄,培养机制不能满足北京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职业性人才的需求。
3.高素质教师短缺,师资层次亟待提升
《顺义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职业学校教师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30%以上;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到60%和80%以上。近年来,顺义区职教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占34.2%;硕士学历教师占55.6%,是专任教师队伍的主体;博士学历教师占1.7%。但在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仅41人,占比比北京市高职院校的平均值56.1%低21.1个百分点,比示范院校的70.3%低35.3个百分点。高素质师资相对短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推进顺义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举措
1.转变理念,健全园区管理运作机制
合作理念。根据“三螺旋理论”,区域内政府、高等学校和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成败。园区建设将坚持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各方力量,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开放理念。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必要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创造条件。园区建设将以服务顺义、服务新城建设和转型升级作为办学的根本立足点,面向社会,开放资源,开门办学,全面增强园区的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
经营理念。园区建设将在提高外向度的同时,着力增强园区内生力。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2.盘活资源,提升集团化规模效应
院校集群。以驻园9所中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集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链条式和互补性结构。利用北京市高职院校“携手发展计划”,提高办学水平。引进首都高校资源,联合办学,形成与本科院校的集群效应。
企业集群。紧抓北京国际航空中心建设、汽车生产基地发展和中关村顺义园建设机遇,着力吸引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入驻园区,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力量,打造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形成一个由高科技企业为主导的企业集群、科研集群。按照“四个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发挥园区的专业优势、师资优势、软硬件优势,积极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与研究机构开展协同创新,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品研发,共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创新实效。
3.搭建平台,强化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利用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开发、装备制造、质量检测、标准化和人员培训等公共技术支持和服务。着力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咨询、技术开发、适用技术推广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向中小企业开放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及先进仪器设备等各类技术平台。搭建高新技术开发平台。结合园区科研规划、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坚持产学研结合,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合作开展应用性、区域性较强的科研项目,以科技服务为引领,提升园区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能力。
搭建终身教育培训平台。通过转业、转岗培训,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通过专业设置与专项培训,解决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以汽车实训基地为例,既为9所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训服务,还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顺义职业技能鉴定等各种社会培训。搭建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紧紧抓住顺义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争取政府创业政策扶持和企业创业资金扶持,利用实训基地资源,创造校内外相关实训基地现场实习、实训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以创业带动就业。
4.多轮驱动,增强园区品牌吸引力
推进教学创新。一是强化专业对接产业,做强现代制造业类、生产性服务业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专业;二是强化课程对接岗位,以企业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开发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三是强化学习对接工作过程,以生产任务和工作要求引领学习过程。
提高招生就业质量。改进自主招生形式,加强五年一贯制招生宣传,统筹做好统招工作,切实提高生源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高效对接,开展好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提升就业层次,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改进师资准入制度,开放15%左右的编制员额,聘任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高技术职称人员等,充实教师队伍。同时,改进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际、技术开发能力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倪鹏飞 李煜伟.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郭苏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态势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31).
[4]《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年度报告2012》编写组.政行企校齐发力 校企合作入佳境[N].中国教育报,2013-11-05.
[5]潘光.水深才能跑巨轮—山东省政府主导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3-2-25.
[6]北京市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顺义区统计局,1998-2012年.
[7]北京分区县数据,北京市统计局,2009-2012.顺义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顺义区教委,2012.
[8]2012年度北京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2.
(作者单位: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杨凤辉系该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