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丑”现象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困境探析
丁慧民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网络“审丑”现象悄然而至,各种低俗、媚俗、恶搞等丑陋现象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展示,这种丑文化也成为网络“献丑”者们标新立异的出路。同时,以网络推手与网络水军及商家媒体为获取暴利而冲破道德底线的大肆宣传与炒作,促使部分大学生把网络“审丑”当成“时尚”消遣,不知不觉中陷入“嗜丑”误区,这不仅颠覆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审美观,而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困境。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大V;网络“审丑”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62-03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与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审丑”现象在不经意间流行起来。网络“审丑”现象与现代主流审美观有着截然相反的评判形式,主要通过网络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网络“审丑”现象极容易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困境,也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挑战。
一、网络“审丑”现象的缘起
从人类审美活动来看,美是一种社会客观现象,丑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一般来说,丑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并列存在的一个美学范畴。因为丑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残缺、野趣、新奇的特性,甚至以错位、混乱、变异、搞怪、病态为特征。从审美角度讲,丑是美的反面和对立面,是美的错位与背反。丑对大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在情感上使人产生厌恶、鄙弃、反感、痛苦的情绪。丑在形式上显得不和谐、失比例、不匀称、无秩序,甚至呈现出无厘头的状态。如果说美是善的形象显现,那么丑就是恶的形象显现。而网络“审丑”是利用人们的消遣、追求猎奇等心理,引发网民在对丑态围观、谩骂、窥探中获得好奇、满足等情绪。网络“审丑”现象表现为在网络上发布低俗、媚俗、雷人、夸张等的一系列图形、图片、各种符号与影像资料,同时也包括恶搞一些名人的丑新闻等。 “网络丑事件”主要指由个人或公司,以“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为代表的网络推手,加上“网络水军”等刻意放大网络“审丑”价值的某些事件。从芙蓉姐姐到凤姐,从伪娘到犀利哥,从干露露车模裸露装到雷政富等政府官员的不雅视频所引发的网络围观,网络推手利用网络力量将其炒作起来,同时一些“网络水军”与企业(网络公关公司)也通过这些所谓的网络红人推广品牌,虽然给一些公司和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审丑”是网络丑星自视“丑”为“美”的自我展示、自我欣赏的过程。网络“审丑”现象颠覆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认同,给大学生们的审美观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当然,如果大学生对网络“审丑”现象的欣赏不突破道德底线,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网络“审丑”只不过是一部分大学生审美疲劳的产物,或是对审美的另一种变异形态表达而已,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审美趣味更趋多样化、重口味的另类表现。
然而,目前网络 “审丑”现象似乎被泛化了,成为“献丑”者们标立异新的出路。一些大学生不仅仅用于欣赏,而且把审丑当成“时尚”消遣,不知不觉陷入嗜丑误区。网络“审丑”颠覆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审美观倾向,大学生在网络“审丑”中不知不觉地出现伦理道德沦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渐受冷视。网络“审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理念具有不容忽视的消解和腐蚀作用,应引起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网络“审丑”现象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主要表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人数达6.68亿,手机网民总人数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在这些网民中,大学生是使用网络频率最高、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网民基数的庞杂,使“丑星”们在庞大网民的簇拥下,积极主动地、自以为是地投入“示丑”与“露丑”的行列中,使网络“审丑”现象泛化起来。这种现象已妨碍了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影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到严重冲击。
(一)影响了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在当下,只要打开网络,就会发现一些网络“红人”占据着网络及各类报道版面,以其雷人夸张举动吸引大众眼球,他们招摇过市、为所欲为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热议。这种“以丑为美”的丑星们打破了传统观念,肆无忌惮地表达其以丑为美的“个性”。为了点击率,网络推手与网络水军甚至不惜完全背弃社会主流价值观,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如拜金女、凤姐、小月月等各色人物。颠覆经典、反讽社会、解构传统文化等现象,已呈现出大学生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抵抗的态势。有的大学生甚至沉迷于其中充当网络水军,也有的大学生是因网络媒体对审丑的过度追捧而被动卷入的。网络“审丑”不仅仅局限于单个大学生,有的是群体共同(班、年级)来追捧“偶像”。还有大学生毕业时集体拍搞怪照,如某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中,出现了戴着博士帽,身着学士袍的上吊女(恶作剧的“女形假人”)等。这些都造成了有的大学生对网络“审丑”文化产生依赖,甚至上瘾,变得自甘堕落,不求上进。
(二)阻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当今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之快和因年龄而决定的逆反心理,使其对于网络提供的繁杂信息缺乏甄别能力。而各种淫秽色情、封建迷信和社会负面新闻及网络“审丑”有害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上带来了严重冲击,对他们思想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网络“示丑”与网络“审丑”感官文化更是用种种诱惑来吸引他们。有的大学生以投机性心理认为,无底线的丑态表演不用花力气就可以获得超值的高额回报,可谓“名利双收”。一些大学生也纷纷从这些 “丑星”的丑态言行中,仿佛找到久违的自我认同感而难以自拔。有的大学生回避现实世界却从虚拟网络世界中发现可以得到久违的满足感和虚拟的成就感。这不仅颠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颠倒了大学生审美观及道德与法律观念
网络上一些罪恶、堕落、卑劣、黑暗和淫秽、暴力的“丑”的形象时时围绕着大学生,强烈地撞击着大学生的感官,像“网络女体盛”等鄙俗文化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视觉,侵蚀他们的灵魂。当前一部分“网络丑星”是以低级趣味、色情、低俗等为标签的,并受到部分网络受众(包括大学生)的追逐,这种现象直接透露出部分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已经开始产生畸变。大学生由开始的“无所谓”到“习以为常”,心态也逐渐变得浮躁,审美追求也呈下降趋势,对高尚情操、高雅文化表现冷漠,对低俗的、低层次的丑却表现得过分热衷甚至于追捧。这不仅降低了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挑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网络发展出人意料,也迅速被大学生依赖。当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建立了自己的贴吧、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不自觉地尽情地在虚拟网络里展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络中。网络上的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媒体网络对丑星的过度追捧误导了部分大学生。这些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加上网络水军(包括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空间里为所欲为,宣泄不满情绪,随意攻击社会、学校乃至身边的人和事,一些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 “网络水军”的“传声筒”,从而催生“网络审丑”、“网络愤青”、“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而现存学校的网络舆论控制体系不能有效控制网上有害信息对学生的渗透,不能及时对大量的网络垃圾信息进行过滤和有效地监控,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空间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等现象。
(五)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大学生是新鲜事物的易感人群,是新生事物的引领者、推崇者和实践者,是各大论坛、社区和聊天室的主力军,但他们思想认识还不稳定、辨识能力也有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必须准确把握网络“审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预见性、敏感性,这就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难度和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网络心理学知识,走进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培养与大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得到他们的信任与认可。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对网络“审丑”文化的甄别、判断、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关注“大学生在网上做什么”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正能量的引导,积极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
三、开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路径
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提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凝练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践行,立足于行动,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努力形成高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立德树人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数据库,建立马克思理论在线等信息库,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开视频课,通过MOOCs、微课、“精彩课堂”在线课堂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连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视频在线对话栏目,方便大学生查阅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资料,便于大学生下载学习。积极推动大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网络“面对面”交流活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搭建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注重培养大学生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二)理性培育高校红色“网络大V”,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
高校也有自己的知名度和具有影响力的人和事,应理性培育高校自己的“网络大V”(有着数量众多铁杆粉丝的“公众人物”,也称“意见领袖”),他们的一次转发就会使得一条微博迅速火起来,是网络话语的“扩音器”。特别是在高校内部,优秀人物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他们可能是校内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普通教师,也有可能是德高望重、具有突出贡献的学界泰斗,甚至是在某方面有突出业绩的学生,如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的何恩情同学,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更多大学生奋发进取、敢于作为、勇于担当、自律自强,引起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粉丝”群的组建。还有合肥工业大学开展的“立德树人奋勇争先,莘莘学子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这些人和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践行中。
(三)增强法制观念,倡导高雅审美文化,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法治意识,积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对网络思想信息的“分析”、“鉴别”、“评价”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帮助他们以一种否定反向思维去审视丑、判断丑;自觉抵御网络“审丑”现象的出现,塑造健全大学生完满的人性与和谐的人格;要弘扬高雅健康的审美文化,并用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来规范“网络红人”现象。可以适当地推荐大学生观看高雅健康的艺术作品,定期向大学生宣传正面榜样、偶像等,加强大学生审美价值观教育,陶冶他们的美德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化丑为美”,自觉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四)树立网络育人理念,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要在大学生认知方法上创新,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要及时关注和全程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和把握舆论方向,有效防止大学生思想混乱、行为过激和事态扩散。1.网络教育指导方法的创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微信”教育法,让学生们加入微博上的“微群”,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室中的PPT让微博“上墙”,这样师生在课堂上能随时看到微博的更新情况。2.IP地址管理方法的创新。通过绑定静态ARP表,阻止网络外部IP地址的欺骗,使非法授权用户“网络水军”无法接入网络。3.网络舆情监控方法的创新。迫切需要创新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方法,牢牢把握舆论控制权,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通过技术、法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还给大学生网络信息空间一片蓝天。
(五)强化队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把关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高、网络技术强的“复合型”信息化“把关人”队伍。他们应该善于从网络中收集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并及时发现网络上不良信息苗头与思想倾向,清理网络上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信息,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对不自觉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警告与提示,处理好引导与疏通关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率先垂范,以真、善、美的道德人格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在与大学生交流中要春风化雨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并要努力承担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促进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与审美情趣的普遍提升,进而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的成长和科学的成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乃强,张余坤.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22.
[2] 蒙秋明.“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2013(7):152.
[3] 刘显忠,代金平.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探索,2009(1):123.
[4] 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OL].新华网:2014-02-27.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 / 27 / c_119538788.htm.
[责任编辑:钟 岚]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网络“审丑”现象悄然而至,各种低俗、媚俗、恶搞等丑陋现象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展示,这种丑文化也成为网络“献丑”者们标新立异的出路。同时,以网络推手与网络水军及商家媒体为获取暴利而冲破道德底线的大肆宣传与炒作,促使部分大学生把网络“审丑”当成“时尚”消遣,不知不觉中陷入“嗜丑”误区,这不仅颠覆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审美观,而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困境。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大V;网络“审丑”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62-03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与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审丑”现象在不经意间流行起来。网络“审丑”现象与现代主流审美观有着截然相反的评判形式,主要通过网络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网络“审丑”现象极容易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困境,也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挑战。
一、网络“审丑”现象的缘起
从人类审美活动来看,美是一种社会客观现象,丑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一般来说,丑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并列存在的一个美学范畴。因为丑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残缺、野趣、新奇的特性,甚至以错位、混乱、变异、搞怪、病态为特征。从审美角度讲,丑是美的反面和对立面,是美的错位与背反。丑对大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在情感上使人产生厌恶、鄙弃、反感、痛苦的情绪。丑在形式上显得不和谐、失比例、不匀称、无秩序,甚至呈现出无厘头的状态。如果说美是善的形象显现,那么丑就是恶的形象显现。而网络“审丑”是利用人们的消遣、追求猎奇等心理,引发网民在对丑态围观、谩骂、窥探中获得好奇、满足等情绪。网络“审丑”现象表现为在网络上发布低俗、媚俗、雷人、夸张等的一系列图形、图片、各种符号与影像资料,同时也包括恶搞一些名人的丑新闻等。 “网络丑事件”主要指由个人或公司,以“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为代表的网络推手,加上“网络水军”等刻意放大网络“审丑”价值的某些事件。从芙蓉姐姐到凤姐,从伪娘到犀利哥,从干露露车模裸露装到雷政富等政府官员的不雅视频所引发的网络围观,网络推手利用网络力量将其炒作起来,同时一些“网络水军”与企业(网络公关公司)也通过这些所谓的网络红人推广品牌,虽然给一些公司和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审丑”是网络丑星自视“丑”为“美”的自我展示、自我欣赏的过程。网络“审丑”现象颠覆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认同,给大学生们的审美观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当然,如果大学生对网络“审丑”现象的欣赏不突破道德底线,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网络“审丑”只不过是一部分大学生审美疲劳的产物,或是对审美的另一种变异形态表达而已,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审美趣味更趋多样化、重口味的另类表现。
然而,目前网络 “审丑”现象似乎被泛化了,成为“献丑”者们标立异新的出路。一些大学生不仅仅用于欣赏,而且把审丑当成“时尚”消遣,不知不觉陷入嗜丑误区。网络“审丑”颠覆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审美观倾向,大学生在网络“审丑”中不知不觉地出现伦理道德沦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渐受冷视。网络“审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理念具有不容忽视的消解和腐蚀作用,应引起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网络“审丑”现象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主要表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人数达6.68亿,手机网民总人数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在这些网民中,大学生是使用网络频率最高、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网民基数的庞杂,使“丑星”们在庞大网民的簇拥下,积极主动地、自以为是地投入“示丑”与“露丑”的行列中,使网络“审丑”现象泛化起来。这种现象已妨碍了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影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到严重冲击。
(一)影响了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在当下,只要打开网络,就会发现一些网络“红人”占据着网络及各类报道版面,以其雷人夸张举动吸引大众眼球,他们招摇过市、为所欲为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热议。这种“以丑为美”的丑星们打破了传统观念,肆无忌惮地表达其以丑为美的“个性”。为了点击率,网络推手与网络水军甚至不惜完全背弃社会主流价值观,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如拜金女、凤姐、小月月等各色人物。颠覆经典、反讽社会、解构传统文化等现象,已呈现出大学生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抵抗的态势。有的大学生甚至沉迷于其中充当网络水军,也有的大学生是因网络媒体对审丑的过度追捧而被动卷入的。网络“审丑”不仅仅局限于单个大学生,有的是群体共同(班、年级)来追捧“偶像”。还有大学生毕业时集体拍搞怪照,如某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中,出现了戴着博士帽,身着学士袍的上吊女(恶作剧的“女形假人”)等。这些都造成了有的大学生对网络“审丑”文化产生依赖,甚至上瘾,变得自甘堕落,不求上进。
(二)阻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当今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之快和因年龄而决定的逆反心理,使其对于网络提供的繁杂信息缺乏甄别能力。而各种淫秽色情、封建迷信和社会负面新闻及网络“审丑”有害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上带来了严重冲击,对他们思想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网络“示丑”与网络“审丑”感官文化更是用种种诱惑来吸引他们。有的大学生以投机性心理认为,无底线的丑态表演不用花力气就可以获得超值的高额回报,可谓“名利双收”。一些大学生也纷纷从这些 “丑星”的丑态言行中,仿佛找到久违的自我认同感而难以自拔。有的大学生回避现实世界却从虚拟网络世界中发现可以得到久违的满足感和虚拟的成就感。这不仅颠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颠倒了大学生审美观及道德与法律观念
网络上一些罪恶、堕落、卑劣、黑暗和淫秽、暴力的“丑”的形象时时围绕着大学生,强烈地撞击着大学生的感官,像“网络女体盛”等鄙俗文化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视觉,侵蚀他们的灵魂。当前一部分“网络丑星”是以低级趣味、色情、低俗等为标签的,并受到部分网络受众(包括大学生)的追逐,这种现象直接透露出部分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已经开始产生畸变。大学生由开始的“无所谓”到“习以为常”,心态也逐渐变得浮躁,审美追求也呈下降趋势,对高尚情操、高雅文化表现冷漠,对低俗的、低层次的丑却表现得过分热衷甚至于追捧。这不仅降低了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挑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网络发展出人意料,也迅速被大学生依赖。当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建立了自己的贴吧、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不自觉地尽情地在虚拟网络里展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络中。网络上的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媒体网络对丑星的过度追捧误导了部分大学生。这些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加上网络水军(包括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空间里为所欲为,宣泄不满情绪,随意攻击社会、学校乃至身边的人和事,一些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 “网络水军”的“传声筒”,从而催生“网络审丑”、“网络愤青”、“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而现存学校的网络舆论控制体系不能有效控制网上有害信息对学生的渗透,不能及时对大量的网络垃圾信息进行过滤和有效地监控,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空间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等现象。
(五)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大学生是新鲜事物的易感人群,是新生事物的引领者、推崇者和实践者,是各大论坛、社区和聊天室的主力军,但他们思想认识还不稳定、辨识能力也有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必须准确把握网络“审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预见性、敏感性,这就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难度和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网络心理学知识,走进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培养与大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得到他们的信任与认可。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对网络“审丑”文化的甄别、判断、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关注“大学生在网上做什么”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正能量的引导,积极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
三、开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路径
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提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凝练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践行,立足于行动,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努力形成高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立德树人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数据库,建立马克思理论在线等信息库,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开视频课,通过MOOCs、微课、“精彩课堂”在线课堂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连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视频在线对话栏目,方便大学生查阅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资料,便于大学生下载学习。积极推动大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网络“面对面”交流活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搭建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注重培养大学生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二)理性培育高校红色“网络大V”,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
高校也有自己的知名度和具有影响力的人和事,应理性培育高校自己的“网络大V”(有着数量众多铁杆粉丝的“公众人物”,也称“意见领袖”),他们的一次转发就会使得一条微博迅速火起来,是网络话语的“扩音器”。特别是在高校内部,优秀人物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他们可能是校内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普通教师,也有可能是德高望重、具有突出贡献的学界泰斗,甚至是在某方面有突出业绩的学生,如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的何恩情同学,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更多大学生奋发进取、敢于作为、勇于担当、自律自强,引起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粉丝”群的组建。还有合肥工业大学开展的“立德树人奋勇争先,莘莘学子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这些人和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践行中。
(三)增强法制观念,倡导高雅审美文化,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法治意识,积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对网络思想信息的“分析”、“鉴别”、“评价”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帮助他们以一种否定反向思维去审视丑、判断丑;自觉抵御网络“审丑”现象的出现,塑造健全大学生完满的人性与和谐的人格;要弘扬高雅健康的审美文化,并用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来规范“网络红人”现象。可以适当地推荐大学生观看高雅健康的艺术作品,定期向大学生宣传正面榜样、偶像等,加强大学生审美价值观教育,陶冶他们的美德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化丑为美”,自觉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四)树立网络育人理念,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要在大学生认知方法上创新,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要及时关注和全程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和把握舆论方向,有效防止大学生思想混乱、行为过激和事态扩散。1.网络教育指导方法的创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微信”教育法,让学生们加入微博上的“微群”,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室中的PPT让微博“上墙”,这样师生在课堂上能随时看到微博的更新情况。2.IP地址管理方法的创新。通过绑定静态ARP表,阻止网络外部IP地址的欺骗,使非法授权用户“网络水军”无法接入网络。3.网络舆情监控方法的创新。迫切需要创新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方法,牢牢把握舆论控制权,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通过技术、法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还给大学生网络信息空间一片蓝天。
(五)强化队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把关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高、网络技术强的“复合型”信息化“把关人”队伍。他们应该善于从网络中收集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并及时发现网络上不良信息苗头与思想倾向,清理网络上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信息,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对不自觉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警告与提示,处理好引导与疏通关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率先垂范,以真、善、美的道德人格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在与大学生交流中要春风化雨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并要努力承担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促进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与审美情趣的普遍提升,进而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的成长和科学的成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乃强,张余坤.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22.
[2] 蒙秋明.“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2013(7):152.
[3] 刘显忠,代金平.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探索,2009(1):123.
[4] 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OL].新华网:2014-02-27.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 / 27 / c_119538788.htm.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