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谢又佳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主要在新课导入、悬念设置、释疑解惑、有益补充等环节进行应用,并在教学中注重经验教训的总结和优化,才能实现历史故事教学的最优化,促进整个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应用
初中历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和悬念性较强,有助于真实历史的还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一、历史故事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改倡导教师采取趣味性、真实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但是针对目前初中生自身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现状,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利用历史故事的悬念,强化学生注意力的提升,并通过完整故事情节,有助于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在此基础上,因为所有历史故事都是在一定逻辑顺序下出现的,其结局也具有一定逻辑顺序,学生在故事的脉络和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顺着历史故事发展的方向总结相应的规律,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强化。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对策
1.新课导入中历史故事的应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新课,通过历史故事来演绎历史课文中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常见的做法是:在教师导入新课時,利用五分钟时间来播放或者讲解历史小故事,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教学为例,可以在教学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对事件的原因进行陈述和说明。比如,通过杨贵妃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了解唐玄宗后期腐败的统治,然后再进入课堂的主题,能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其的接受和认知。
2.悬念设置中历史故事的应用。在故事导入之后,往往需要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其的思考,并主动地在课堂中寻求教师所给的答案。这就需要在故事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悬念环节。比如,在进行《伐无道,诛暴秦》教学时,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可以采取讲解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会“揭竿而起”,在掌握秦国统一的同时,为后续的学习留下悬念和伏笔,将学生的研究欲望强烈地激发出来,从而达到导入教学的目的。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需要设置相应的悬念,如利用《商鞅变法》的故事,思考为什么商鞅之后会遭致车裂之刑,并将秦王追捕商鞅的故事讲出来,促进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也能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秦王会遭到口诛笔伐。在这一过程中,导入一个历史故事,利用另外一个故事设置悬念,能有效地发挥故事串的作用,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学习。
3.释疑解惑中历史故事的应用。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需要释疑解惑的地方较多,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适当地在教学中做好历史故事的穿插,及时地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释疑解惑。例如,在初一上册教学中,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较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历史人物的有关历史故事,并引导学生掌握各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记住历史人物,并通过讲解人物历史故事强化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认知。比如,上面说到的“揭竿而起”的故事,以及其中的“鱼腹丹书”等故事,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这样就能通过这些故事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释疑解惑,让学生从中了解为什么陈胜、吴广会起义,同时也为起义的结果设置了悬念,并通过后续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4.有益补充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有时,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有益补充。将教学内容和历史故事进行有效地衔接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例如,在讲解有关洋务运动的内容时,学生对于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往往难以全面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以邓世昌的故事为背景,将邓世昌成长的经历利用PPT展示出来,首先展示救国理念→回国从军、壮烈殉国的故事轨迹,其次对洋务运动的起源进行分析;最后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梳理,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其说服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历史故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我们切实注重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和真实性以及针对性,并且教师在教学语言艺术上也需要优化,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真实的历史片段、影视资料进行再现,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晓娟.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80+83.
[2]陈培顺.听故事,学历史——试论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