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屋盖分缝及与塔楼连接方式研究

    周珺

    

    

    

    摘 要:针对建筑共享空间的中庭屋盖进行研究。当外覆玻璃幕墙的较柔的钢桁架屋盖连接较刚的塔楼时,屋盖分缝方式及二者连接方式将对结构受力有较大影响。结合工程实例,选用不同屋盖分缝方式及其与塔楼连接方式,通过对塔楼及屋盖的内力、位移、模态等参量综合比较,确定最优连接方案。

    关键词:中庭屋盖;钢桁架;分缝;塔楼连接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体为中部相互连接的三幢一字型塔楼,高约48m,框架核心筒体系,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9s(多遇地震)和1.1s(罕遇地震)。中庭位于主楼一侧,在塔楼五至六层有中庭坡屋盖连接,屋盖由钢桁架组成,一端连接塔楼,另一端由长钢柱支撑地面,外覆玻璃幕墙。

    2 方案选型

    中庭钢柱高23m,外径600mm,壁厚20mm,钢材为Q345,立柱主桁架高1500mm,次桁架高900mm。塔楼间连接的钢管梁截面为400×200×20。采用ETABS软件模拟。

    试算方案屋盖通过抗震缝分割,支撑幕墙的主体结构采用“7”型钢架,其顶面与主体铰接,在各塔楼间分开,无任何连接,见图1,此方案优点是:各部分屋盖与相应塔楼单独变形且受力清晰,缺点是屋盖被抗震缝分割,易漏水且不美观,屋面在地震下位移较大。

    方案二屋盖不分割,同塔楼整体相连。优点是屋盖结构完整不易漏水。缺点是与各塔楼变形、受力相互影响,设计难度大。

    分析发现屋盖各自独立时地震力下位移较大,不宜采用。因此仅考虑屋盖作为整体。

    综上考虑方案一:屋盖与所有塔楼相连;方案二:屋盖只与中部塔楼铰接,与其他塔楼用滑移支座连接,考察各塔楼中间杆件最大轴力在水平地震反应谱下内力变化。

    由表1,方案一在地震和溫度作用下内力较大。方案2由于约束有限,在地震下位移较大。

    随机选取首层和第五层的五个杆件统计,对比单独塔楼下和方案二的内力见表2。抽样显示70%杆件内力变化10%以上,说明方案二在小震下中部塔楼杆件内力变化较大,不宜采用。

    钢结构规范水平位移限值L/300(mm),钢管最小长度21.8m,水平位移限值72.6mm,因此方案二地震下Y向位移过大,不宜采用。

    综上:方案一由于屋盖与所有塔楼相连,位移较小。但屋盖钢构件内力较大,尤其塔楼间的屋顶杆件极易在地震下受压屈曲,且温度应力也较大。

    方案二的屋盖只与中间塔楼铰接,由于约束有限,屋盖在离中间塔楼远端侧向变形很大;且中间塔楼主体构件地震内力增加。

    总结可知当塔楼给屋盖约束越大屋盖构件内力越大,当塔楼给屋盖约束小,则屋盖侧向刚度不够,导致侧向变形较大。因此需要方案优化。

    3 方案优化

    为使塔楼和屋盖相对独立,采用在塔楼上立钢柱来支撑上部屋盖,当两塔楼发生相互运动时,由于钢柱相对刚度较小,传至屋盖杆件内力也不大;且屋盖侧向运动对各塔楼内力、位移影响较小,甚至可忽略。中庭幕墙高24m,钢柱除柱脚与塔楼连接,柱身与塔楼无任何结构联系,从而可减轻地震下屋盖和主结构间的相互影响,也避免了较大附加温度内力。

    由上,方案三可有效减小结构在地震下x方向位移角。方案三有微小优势。

    由上,两方案内力无显著区别,即本方案对塔楼内力影响较小,较为适合。

    4 结论

    通过中庭屋盖分缝与塔楼连接方式的对比发现,塔楼给屋盖约束太刚则屋盖应力大,塔楼给屋盖约束太柔则屋盖侧向刚度不够,用钢柱连接二者可减小屋盖侧向运动对塔楼内力、位移的影响。连接方式应综合考虑对屋盖内力及位移影响、对塔楼模态、位移及内力的影响及施工难度。本文所述钢柱连接方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庄革胜.中庭结构的抗震设计[J].工程抗震,2002(01).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