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应用的协同创新
张韵韵
[摘 要]“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让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适应产业发展值得我们思考。2012年5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出台,以“协同创新”为核心词,“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为基本原则,促使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设计领域在服务于产业的过程中也充分运用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以上海市级首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项目:中华艺术宫《群仙祝寿图》多媒体展示秀项目为例,综合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力量,将传统经典艺术以现代数字化科技手段完美演绎呈现,并思考在文化创新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关键词]创新;协同创新;艺术设计;产业
[中图分类号] J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3-0096-03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中,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所培养的方向要更趋向于适应产业化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已不仅仅着眼于书本的知识和前辈们的经验,而呼唤“跨学科间的协同创新”思想,犹如一阵春风为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科研创新突破性指出了新的风向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深刻理解其中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一、传统艺术精品的现代表现需依靠现代科技、协同创新来实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的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给了世界一个惊喜。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代表之一,宋代名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以现代化手段将“图”中的静态人物,赋予其动态表现,举止各异,栩栩如生。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清晰、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着实让世人眼前一亮。世博会落幕了,人们对“创新”的追求与探索却没有停止。
由上海市文广局主办,上海市科委指导的《群仙祝寿图》大型多媒体融合展示秀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承载着中华艺术的传承、传播、研究、教育、交流等众多功能,同时也象征着上海的艺术气质与城市名片。运用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自主研发的超大屏裸眼3D展示技术,项目展示了海派绘画的瑰宝,整个项目通过团队协同创新的协作方式,创新表现手段,融合高科技技术,赋予每个艺术元素灵动性,同时引入交互设计,增强互动性,是“科艺融合”经典范例的代表之作。(见图一)
(一)“海上画派”——展现海派文化的新名片
海上画派系浓郁的上海海派文化的代表,又称海派绘画,形成并发展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早期的上海。由开埠所引发的政治和经济多元性,推动彼时的上海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城市,商业的繁荣又使富贾之间的酬谢往来日渐频繁,促成了上海地区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绘画市场需求的扩大导致各地画家云集上海。这些文人大都草根出身并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且画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欢迎,“海上画派”逐渐形成,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立于国内画坛。画风普遍松弛潇洒又雄厚古朴,技法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破格创新,重品学修养且和民间艺术联系紧密,题材现实,造型设色华美又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雅俗共赏。其中的代表人物任伯年,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非凡成就。他的绘画精于工笔人物,也擅长花鸟、山水、走兽、鱼虫,画面往往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作品形神兼备。
(二)《群仙祝寿图》内涵丰富、意义非凡
选择任伯年先生的经典之作《群仙祝寿图》进行再制作,是因该画作是其经典作品中的代表。原作画幅每一屏条高206.8厘米,宽59.5厘米,总宽714厘米。内容取材神话故事,表现的是西王母庆寿蟠桃会的隆重场景,包括西王母、宫女和寿星、麻姑、李耳、八仙等群仙共计46个人物,并穿插树木、花鸟、山石、建筑、海水、云雾等景致。画作构图采取交叉重叠式展开,活泼灵动,画面显得丰富统一。为了营造画面气氛,表达群仙祝寿的神灵境界,画家充分想象,将各路神仙人物由陆海空三路走向并五大组块布局前去赴宴,每组人物之间又由山石云海等相互关照穿插,错落有致。虽为众神仙境,但人物形象塑造平易近人,情节充满民俗风趣和人性色彩,透露出任伯年作为民间画家油然注入平民情感的潜在意味。十二幅通景屏条风光旖旎,融洽愉快,充分表达了庆贺场景的祥和喜悦气氛。
(三)裸眼3D技术成熟问世
带上一副3D眼镜,即可呈现出3D电视、3D电影已经不再稀奇,现代科技丰富了现代人类生活的另一种感官体验。
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和广州朗辰公司共同研发的超大屏裸眼3D展示技术,采用柱镜展示原理,突破了原有的光栅技术亮度和清晰度不够的弊端,可在几乎不损失亮度和分辨率的情况下,将3D影像转换到不同尺寸的显示器上,此技术是硬件、固件和软件革命性发展的结合体。消费者能够不必再佩戴专用眼镜,就可以在任何尺寸的背光显示器上观看到各种3D视频内容。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具有几大领先优势,完美解决了裸眼3D视频拍摄、裸眼3D动画和商业广告价格高昂、制作成本巨大的问题,真正的实现全民都能掌握裸眼3D技术的诉求。
对《群仙祝寿图》的展示方式尝试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裸眼3D的动画视频形式。根据《群仙祝寿图》12屏条多画幅的展示形式,初步方案设定采用6台86英寸全高清裸眼3D展示屏,采用多视频无缝拼接技术,制作成高约216厘米、长约702厘米,和原画画幅尺寸大小基本一致的实时互动多媒体展示秀。该项目利用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原理,构建环形展示平台,设定观众最佳预览视角,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传统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视觉盛宴。(见图二)
(四)协同创新力量汇集赋予项目成果视觉新生命
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分成了四个板块。
1.理论与背景材料调研组:对艺术精品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海上画派的资料查阅、历史追溯、画风特点的追溯与了解,是用多媒体手段对原图逼真呈现的基础。使原画作静态的人物表现出动感,继而对关键人物身份背景的研究、道具运用、动作表现以及动态特征如何创作做了详尽的分析与思考。
2.动画与交互组:这个组别的工作量与创新性要求比较强。由具有扎实绘画基础的美院学生绘制出原图的各部分,根据分析的动作意图再绘制出其动作表现,并制作成动画,对色彩与动态线的表现,既要保持尊重原画意境,又要在合情合理的环境中,赋予其动感,因而学生的手绘稿综合后足有几万张稿件。交互体验设计是如今比较流行的发展方向,因为受众得到的感官体验已不能得到满足,需要超越原有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因此本技术更适合现代数字化时代时尚人士的需要。
3.设备技术支持组:艺术本身再完美,没有创新的科技技术表现,终将只是停留在原来的物品本身。如何发挥其艺术表现力,科技力量不可小觑。“科艺融合”使艺术更具技术含量,也使科技更走进生活,走近大众文化。专业的动画制作后,如何呈现在裸眼3D的屏幕上?通过合成技术。首次在超大屏裸眼3D中应用拼接边缘融合技术,充分体现科技技术支撑文化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
4.项目管理组:沟通、协调、信息、节点安排是贯穿着整个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其中涉及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人力管理、营销管理等各方面。能将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才、资源、技术汇聚在一起,协同创新,把控整体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工。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能够简要、鲜明地将项目制作中的亮点、特点表达完整、表述确切,也是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艺术设计教育为产业服务需倡导协同创新精神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为产业服务?当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接触实际项目与案例时,一专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设计领域目前涵盖了视觉设计、多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时尚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展示设计等,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创新的表现手段,例如,上文提到的《群仙祝寿图》多媒体3D裸眼展示、国外对古建筑保护的修复多媒体合成技术等。
(一)协同创新精神是顺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变化太快。现在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是没有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有些是因为一些眼前的因素,也不乏有一些政治的因素,等。教育到底为什么要改革?越往深处想就会发现问题越来越多,究其原因:社会进步了。过去的教育都会考虑专业对口,而如今,学设计得搞策划,学工科的玩设计已经不是新鲜事。只有出新品、创新意才能不被时代发展的浪潮淘汰。
(二)协同创新精神符合人类不断超越自己的品质
曾经有一家公司的老板描述他们公司在技术上的一句口号:“Customers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顾客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句以前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话,现在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关键还是要讲求创新。关于创新的定义,其中一个就是创新不是要解决问题(problem-solve),而是因为顾客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要创造出顾客需要的东西。个人智慧和通晓的领域毕竟存在着局限性,当某个领域已经出现了瓶颈,协同创新的力量就如同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进一步激发出人类智慧的火花。
[ 参 考 文 献 ]
[1] 任伯年.近现代国画精品鉴赏与收藏:任伯年[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 任伯年.巨作《群仙祝寿图》赏析(图)[Z].环球收藏网,2012.
[3] 河合.基伸.裸眼3D电视机的原理[Z].日经BP社.
[4] 丁钢.聆听新知——2008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经典演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责任编辑:钟 岚]
[摘 要]“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让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适应产业发展值得我们思考。2012年5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出台,以“协同创新”为核心词,“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为基本原则,促使数字化时代下的艺术设计领域在服务于产业的过程中也充分运用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以上海市级首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项目:中华艺术宫《群仙祝寿图》多媒体展示秀项目为例,综合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力量,将传统经典艺术以现代数字化科技手段完美演绎呈现,并思考在文化创新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关键词]创新;协同创新;艺术设计;产业
[中图分类号] J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3-0096-03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中,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所培养的方向要更趋向于适应产业化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已不仅仅着眼于书本的知识和前辈们的经验,而呼唤“跨学科间的协同创新”思想,犹如一阵春风为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科研创新突破性指出了新的风向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深刻理解其中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一、传统艺术精品的现代表现需依靠现代科技、协同创新来实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的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给了世界一个惊喜。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代表之一,宋代名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以现代化手段将“图”中的静态人物,赋予其动态表现,举止各异,栩栩如生。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清晰、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着实让世人眼前一亮。世博会落幕了,人们对“创新”的追求与探索却没有停止。
由上海市文广局主办,上海市科委指导的《群仙祝寿图》大型多媒体融合展示秀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承载着中华艺术的传承、传播、研究、教育、交流等众多功能,同时也象征着上海的艺术气质与城市名片。运用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自主研发的超大屏裸眼3D展示技术,项目展示了海派绘画的瑰宝,整个项目通过团队协同创新的协作方式,创新表现手段,融合高科技技术,赋予每个艺术元素灵动性,同时引入交互设计,增强互动性,是“科艺融合”经典范例的代表之作。(见图一)
(一)“海上画派”——展现海派文化的新名片
海上画派系浓郁的上海海派文化的代表,又称海派绘画,形成并发展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早期的上海。由开埠所引发的政治和经济多元性,推动彼时的上海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城市,商业的繁荣又使富贾之间的酬谢往来日渐频繁,促成了上海地区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绘画市场需求的扩大导致各地画家云集上海。这些文人大都草根出身并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且画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欢迎,“海上画派”逐渐形成,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立于国内画坛。画风普遍松弛潇洒又雄厚古朴,技法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破格创新,重品学修养且和民间艺术联系紧密,题材现实,造型设色华美又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雅俗共赏。其中的代表人物任伯年,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非凡成就。他的绘画精于工笔人物,也擅长花鸟、山水、走兽、鱼虫,画面往往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作品形神兼备。
(二)《群仙祝寿图》内涵丰富、意义非凡
选择任伯年先生的经典之作《群仙祝寿图》进行再制作,是因该画作是其经典作品中的代表。原作画幅每一屏条高206.8厘米,宽59.5厘米,总宽714厘米。内容取材神话故事,表现的是西王母庆寿蟠桃会的隆重场景,包括西王母、宫女和寿星、麻姑、李耳、八仙等群仙共计46个人物,并穿插树木、花鸟、山石、建筑、海水、云雾等景致。画作构图采取交叉重叠式展开,活泼灵动,画面显得丰富统一。为了营造画面气氛,表达群仙祝寿的神灵境界,画家充分想象,将各路神仙人物由陆海空三路走向并五大组块布局前去赴宴,每组人物之间又由山石云海等相互关照穿插,错落有致。虽为众神仙境,但人物形象塑造平易近人,情节充满民俗风趣和人性色彩,透露出任伯年作为民间画家油然注入平民情感的潜在意味。十二幅通景屏条风光旖旎,融洽愉快,充分表达了庆贺场景的祥和喜悦气氛。
(三)裸眼3D技术成熟问世
带上一副3D眼镜,即可呈现出3D电视、3D电影已经不再稀奇,现代科技丰富了现代人类生活的另一种感官体验。
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和广州朗辰公司共同研发的超大屏裸眼3D展示技术,采用柱镜展示原理,突破了原有的光栅技术亮度和清晰度不够的弊端,可在几乎不损失亮度和分辨率的情况下,将3D影像转换到不同尺寸的显示器上,此技术是硬件、固件和软件革命性发展的结合体。消费者能够不必再佩戴专用眼镜,就可以在任何尺寸的背光显示器上观看到各种3D视频内容。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具有几大领先优势,完美解决了裸眼3D视频拍摄、裸眼3D动画和商业广告价格高昂、制作成本巨大的问题,真正的实现全民都能掌握裸眼3D技术的诉求。
对《群仙祝寿图》的展示方式尝试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裸眼3D的动画视频形式。根据《群仙祝寿图》12屏条多画幅的展示形式,初步方案设定采用6台86英寸全高清裸眼3D展示屏,采用多视频无缝拼接技术,制作成高约216厘米、长约702厘米,和原画画幅尺寸大小基本一致的实时互动多媒体展示秀。该项目利用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原理,构建环形展示平台,设定观众最佳预览视角,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传统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视觉盛宴。(见图二)
(四)协同创新力量汇集赋予项目成果视觉新生命
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分成了四个板块。
1.理论与背景材料调研组:对艺术精品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海上画派的资料查阅、历史追溯、画风特点的追溯与了解,是用多媒体手段对原图逼真呈现的基础。使原画作静态的人物表现出动感,继而对关键人物身份背景的研究、道具运用、动作表现以及动态特征如何创作做了详尽的分析与思考。
2.动画与交互组:这个组别的工作量与创新性要求比较强。由具有扎实绘画基础的美院学生绘制出原图的各部分,根据分析的动作意图再绘制出其动作表现,并制作成动画,对色彩与动态线的表现,既要保持尊重原画意境,又要在合情合理的环境中,赋予其动感,因而学生的手绘稿综合后足有几万张稿件。交互体验设计是如今比较流行的发展方向,因为受众得到的感官体验已不能得到满足,需要超越原有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因此本技术更适合现代数字化时代时尚人士的需要。
3.设备技术支持组:艺术本身再完美,没有创新的科技技术表现,终将只是停留在原来的物品本身。如何发挥其艺术表现力,科技力量不可小觑。“科艺融合”使艺术更具技术含量,也使科技更走进生活,走近大众文化。专业的动画制作后,如何呈现在裸眼3D的屏幕上?通过合成技术。首次在超大屏裸眼3D中应用拼接边缘融合技术,充分体现科技技术支撑文化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
4.项目管理组:沟通、协调、信息、节点安排是贯穿着整个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其中涉及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人力管理、营销管理等各方面。能将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才、资源、技术汇聚在一起,协同创新,把控整体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工。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能够简要、鲜明地将项目制作中的亮点、特点表达完整、表述确切,也是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艺术设计教育为产业服务需倡导协同创新精神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为产业服务?当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接触实际项目与案例时,一专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设计领域目前涵盖了视觉设计、多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时尚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展示设计等,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创新的表现手段,例如,上文提到的《群仙祝寿图》多媒体3D裸眼展示、国外对古建筑保护的修复多媒体合成技术等。
(一)协同创新精神是顺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变化太快。现在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是没有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有些是因为一些眼前的因素,也不乏有一些政治的因素,等。教育到底为什么要改革?越往深处想就会发现问题越来越多,究其原因:社会进步了。过去的教育都会考虑专业对口,而如今,学设计得搞策划,学工科的玩设计已经不是新鲜事。只有出新品、创新意才能不被时代发展的浪潮淘汰。
(二)协同创新精神符合人类不断超越自己的品质
曾经有一家公司的老板描述他们公司在技术上的一句口号:“Customers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顾客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句以前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话,现在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关键还是要讲求创新。关于创新的定义,其中一个就是创新不是要解决问题(problem-solve),而是因为顾客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要创造出顾客需要的东西。个人智慧和通晓的领域毕竟存在着局限性,当某个领域已经出现了瓶颈,协同创新的力量就如同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进一步激发出人类智慧的火花。
[ 参 考 文 献 ]
[1] 任伯年.近现代国画精品鉴赏与收藏:任伯年[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 任伯年.巨作《群仙祝寿图》赏析(图)[Z].环球收藏网,2012.
[3] 河合.基伸.裸眼3D电视机的原理[Z].日经BP社.
[4] 丁钢.聆听新知——2008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经典演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