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早期金文所见殷成周史事新探

查飞能 邹芙都
摘 要: 殷成周是西周早期重要政治事件。根据铭文语境考察,殷成周之殷是治理、安抚之义,并非文献中的邦交活动。殷成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治理成周官僚、处理成周政事;二是安抚成周官员、百姓与殷贵族。殷成周者的身份、地位高低不等,位高权重者如身为执政大臣的太保、太师;亦有地位较低、职责重要的周王近臣如士官、史官。殷成周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成周官僚体系运作、整合地方势力、治理与安抚殷贵族。
关键词: 西周早期;殷成周;明保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8)09-0105-05
殷成周是西周早期一种重要的政治策略,然目前学界对西周早期殷成周的认识局限于殷是聘问、殷同、觐见之义 ?① ,皆不得其要,更影响了对西周早期殷成周的整体认识。鉴于学界缺少对“殷成周”的系统分析与理解,故不揣浅陋,拟对西周早期“殷成周”之事作一深入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殷成周的内容
据统计,目前西周早期“殷成周”一事见于4例金文(释文采用宽式),分别为作册申卣:“唯明保殷成周年,公赐作册申鬯、贝,申扬公休,用作父乙宝尊彝。” ?② 夨令方彝:“唯八月,辰在甲申,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授卿事寮。丁亥,令夨告于周公宫,公令诞同卿事寮。唯十月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诞令舍三事令,眔卿事寮、眔诸尹、眔里君、眔百工、眔诸侯、侯、田(甸)、男,舍四方令。” ?③ 结合夨令方彝铭所载人名、事件,可知“明保殷成周”就是“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之事。小臣傅簋:“唯五月既望甲子”,“(王)令师田父殷成周年”,“师田父命余司□官”。 ?④ 士上尊:“唯王大禴于宗周”,“王令士上眔史寅殷于成周”,“眔赏卣、鬯、贝,用作父癸尊彝”。 ?⑤ “殷于成周”,就是“殷成周”之义。“于”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地点、对象、时间等,文献中例证颇多,如《尚书·盘庚上》“盘庚迁于殷” ?⑥ 等,总体上来看,根据以上4例铭文基本可以对西周早期“殷成周”之事做出一个较为系统的探讨。
西周早期金文中的殷成周是西周中央政府治理天下的重要措施之一,受到周王朝格外重视,甚至成为纪年方式之一。作册申尊铭“唯明保殷成周年”,小臣傅簋铭“师田父殷成周年”,均是以当年所发生的大事作为纪年,说明殷成周在当时是周王朝的重要政治事件,是西周中央政府治理成周与天下的经常性策略。那么,殷成周之“殷”的字义与殷成周的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于殷成周之“殷”,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郭沫若先生认为明保“殷成周”即“朝至于成周”,“殷殆殷覜、殷同之义”。 ?⑦ 陈梦家、伍仕谦等认为殷是“聘问” ?⑧ 。然释“殷”為“殷见”“聘问”。马承源先生认为“殷成周”是“朝觐于成周的意思”。“殷”字当读为“觐”,觐、殷同部,殷影纽,觐群纽,两字是同部条件下的音变假借字,觐、殷均是见义。 ?⑨ 实际上,无论是释“殷”为殷覜、殷同,还是聘问、朝觐,都将殷认定为一种邦交方式,是不可取的。要准确理解“殷成周”之“殷”的字义与“殷成周”的具体内容,还是需要结合铭文本身的语境与内容展开。
作册申卣铭“明保殷成周”的核心就是夨令方彝“明保尹三事四方”。《说文·又部》:“尹,治也。”段注:“尹治天下。” ?⑩ 因此,“尹三事四方”就是“治理三事四方”。小臣傅簋铭“师田父殷成周”之时,小臣傅还被师田父任命“司□官”。《说文·司部》:“司,臣司事于外者。” ?(11) 《诗经·郑风·羔裘》“邦之司直”,《传》曰:“司,主也。” ?(12) 司事或主事可引申为治理,“司□官”即“主□官”“治理□官”。既然师田父殷成周时还任命小臣傅治理某种职官,那么师田父殷成周亦当是整顿与治理成周官僚体系。士上尊铭“王令士上眔史寅殷于成周”,“眔赏卣、鬯、贝”,赏赐百姓物品。因此,“殷于成周”百生当视为“安抚”“慰问”成周百生较为恰当。
从以上所分析的“殷成周”铭文语境来看,殷均与殷覜、殷同、聘问、朝觐等具有邦交性质的政治活动无关。我们知道,“殷”作为一种邦交方式,是指诸侯朝见周王。而殷成周却恰恰相反,是王臣前往成周地区履行职事。邦交活动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活动,但是“殷成周”从总体上看却是治理成周官员、处理成周政事、安抚成周百姓。故从铭文语境上看,“殷”不是殷覜、殷同、聘问、朝觐之义。
实际上,铜器铭文中殷成周者均是王臣,王臣殷成周虽然是衔王命而为,但文献中的“殷见”是一种周王亲自接受诸侯朝见的会盟方式。天下刚定的西周早期,“殷成周”这种如此重要的政治大事,由身为中央政府高级职官的周公子明保、师田父主持还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士上、史寅等西周中央政府中职位并不显赫的“士”官及“史”官主持实在难以理解。可见将殷成周之“殷”理解为“殷覜”“殷同”与当时的形势也不符合,相反将“殷”解释为“治理”“安抚”则与语境符合。基于语境上的分析后,我们对殷成周内容作出两方面的考索。
第一,治理成周百官与处理成周政事。据第作册申卣、夨令方彝来看,殷成周与治理成周百官、处理成周政事有关,殷可释为治理、处理。首先,明保殷成周发布“三事四方令”,是针对成周百官及以成周为中心的四方诸侯的。“三事”即《诗经·小雅·雨无止》载“三事大夫”之“三事”,杨宽先生认为“三事”是夨令方彝铭中的诸尹、里君、百工,是王畿内官员的总称。 ?(13) 顾颉刚、刘起釪先生认为“事”是执掌政务的长官,“牧”是管民事的长官,“准”是公平执法之义,其长官即“准人”。 ?(14) 大致对应起来就是王畿内的政务官、司法官、民政官。西周时期三大职官一直不成系统,杨宽先生的说法虽然较为保守,却也是更为可取的。“三事”应是王畿官员的泛称。至于“四方”的含义则无争议,指“诸侯、侯、田(甸)、男”四土外服诸侯。所以从明保殷成周的对象是成周地区众官僚与外服诸侯,可以推知殷成周是治理成周官员与处理成周政务。其次,师田父殷成周虽然金文中没有具体记载,但是从师田父任命小臣傅主管某类职官来推测,师田父殷成周亦当是治理成周官员与处理成周政务。殷有治理之义。《尚书·吕刑》载“三后成功,惟殷于民”,清人孙星衍解“殷”为“正”,“言三后正民以成功也”。 ?(15) 俞樾言:“殷于民者,正于名也。” ?(16) “正”在金文及文献中有“职官”之义,设置官员是为了治理百姓,故“正”之“职官”之义可引申出治理之义,“殷于民”即“治理于民”。王辉先生引《广雅·释诂》“正也”及左民安先生释“殷”之本义为“治理”为证,认为殷成周之殷当为“正定”之义。 ?(17) 此解抛弃经学束缚,难能可贵,“殷成周”即“正成周”,治理成周官员与处理成周政务,与我们根据铭文语境与内容分析的结论相吻合。
第二,殷成周是安抚成周官员、周人与殷贵族。陈斯鹏先生从殷的字形分析其本义是抚摩之义,进而可引申为安抚之义,“殷成周”“殷于成周”就是安抚、慰劳众官之义。 ?(18) 从士上尊铭来看,殷确实有安抚之义。士上、史寅殷成周主要是赏赐百生豚、卣、鬯、贝。禴是夏季祭享先王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禴夏享先王”,孙诒让云:“以禴夏享先王者,禴与礿同。” ?(19) 《尔雅·释天》“夏祭曰礿”。古人在祭祀之后,往往会赏赐同族人祭品,让宗室族人共享先人所赐福禄,称“归福”“遣福”。但是周王在宗周举行祭祀,而成周远离宗周,故而周王派士上、史寅殷成周,赏赐百生豚、卣、鬯、贝等。百生即百姓,《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徧为尔德。”毛传:“百姓,百官族姓也。” ?(20) 不过鉴于成周地区居住着周人、殷贵族等,受赏对象未必仅是周人,也包含殷贵族,西周中央政府如此做法带有安抚目的。
从上文来看,殷有两义:一是治理之义,与此对应的殷成周指治理成周百官、处理成周政事。二是安抚之义,与此对应的殷成周指安抚成周地区的百官、周人与殷贵族。
二、殷成周者的身份
西周早期金文中殷成周者的身份从身为执政大臣的太保、太师到周王近臣士、史类职官均有。执政大臣太保、太师位高权重,士、史职官虽然地位较低,但其身为周王近臣,负责出纳王命,职责也很重要。
1.执政大臣:太保
作册申尊铭云“明保殷成周”之明保,明为名,保为职,保是国君主要辅佐大臣。 ?(21) 据夨令方彝铭可知明保是周公之子,铭文云“令夨告于周公宫”,是最直接的证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出行之前需要到祖、父之庙祷祭,“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郑注:“类、宜、造,皆祭名,其礼亡。”孔颖达云:“造,至也,谓至父、祖之庙也。”孙希旦云:“造乎祢,告祖及载主也。” ?(22) 同理,一般人出行亦如此。但“造”训为“至”“告”固然可从,然皆不得其要,当指到祖、父之庙祈祷,读为“祰”,《玉篇·示部》:“祰,祷也,告祭也。” ?(23) 明保“令夨告于周公宫”,确证明保为周公之子无疑,到周公宫告祭说明周公已经去世。
关于明保为何人,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郭沫若先生认为明保是鲁公伯禽 ?(24) 。马承源先生认为明保即鲁侯尊铭文中的明公,茅、明相通,明公即茅国君主,否定伯禽、祭公谋父、周公次子君陳之说。 ?(25) 陈梦家先生则持明保为周公次子君陈 ?(26) 。唐兰先生认为明保是君陈之子 ?(27) 。
笔者认为,明保不是伯禽。第一,郭沫若先生曾在考释鲁侯簋铭文时认为明公是伯禽。然伯禽无论是在金文中,还是在传世文献中,都被称为鲁公,将鲁侯簋铭文中的明公、鲁侯等同,认定明保是伯禽是不合适的。第二,西周时期王畿外诸侯国之国君出任西周中央政府王官为汉代以来臆说,不足信从。 ?(28) 第三,夨令方彝时代在康王末至昭王时期,而鲁国在成王早期就已受封,由周公长子伯禽代替周公前往封国,到了康王末期或昭王时期伯禽已经去世,将明公认定为伯禽是不合适的。第四,伯禽活动于成王至康王前期,而周初太保一职一直由召公出任,召公长寿,其去世在康王末期,此后才由明公出任太保一职。 ?(29)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担任周王室“太保”一职的是召公,伯禽与召公两人去世时间相近,当时不可能有两个太保。
而茅国君主和祭公在当时地位较低,出任如此重要职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笔者以为明保只能在周公次子君陈一系考虑,且就是周公次子君陈,而非君陈之子。从周初的分封历史来看,这是比较合理的,鲁、燕分封相似,均以长子就封,次子留相王室。据《汉书·古今人表》,君陈是周公次子,《尚书》序言“周公既殁,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 ?(30) 。伯禽之外,剩余的周公子嗣中,最有资格出任周王室执政大臣的则非君陈莫属。鲁公伯禽在康王后期还在,其弟君陈亦当还在,论阅历与政治资历而言,君陈是康王父辈、昭王祖辈,又在周公去世后接替周公成为东都洛邑最高执政官,是最有资格接任召公太保一职的周公后人。杨宽先生指出,君陈被尊称“君”,其地位必然很高,犹如召公称“君奭”一样。 ?(31) 君陈在召公去世后接任太保一职前往成周“尹三事四方”,与其地位与政治资历是符合的。
2.执政大臣:太师
小臣傅簋铭云“师田父殷成周”,唐兰先生认为师田父或是当时的太师 ?(32) 。陈梦家则认为师田父是明保 ?(33) 。从现有资料来看,师田父除其职为太师之外,更多信息还不足以确知。太师是周初最高军事长官。武王时期,姜尚担任太师,《周本纪》载“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 ?(34) ,此前亦当由太公担任,称“师尚父”。 ?(35) 大概成王初期开始由周公担任太师,“召公为保,周公为师” ?(36) 。师田父与师尚父称谓相似,唐兰先生以为是当时的太师可取。太师与太保是西周早期王室执政二公,杨宽先生指出,在西周太师与太保一起,具有对太子与年少国君教养监护的责任,同时辅助国君掌握执政权责。 ?(37) 太保、太师确实是西周中央政府的执政大臣。
3.士官与史官
士上尊云“王令士上眔史寅殷于成周”,殷成周者同时有士官和史官。
第一,士官。士为官职,上为私名。士上主要负责传达王命、慰劳成周官员等,士的职责主要有衔王命出巡视察、代宣王命,如士山盘:“王在周新宫”,“士山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作册尹册命山,曰:‘于入中侯,诞征鄀、荆、方服,眔大虘服、履服、六孳服”。又如文盨:“王廿又三年八月,王命士曶父殷南邦君诸侯。”再如貉子卣:“令士道归(馈)貉子鹿三。”可以发现,士上、士山、士曶父、士道等衔王命出巡视察,并非文献中所载负责刑狱之事。 ?(38)
第二,史官。史为官职,寅为私名。史是成康时期的五种史官称谓之一,当时有太史、中史、内史、作册、史五种史官。太史由毕公高出任,其余史官职责并不明确划分,中史、内史、史职司主要是宣布王命,作册负责命令简册的书写。 ?(39) 史之职务见于西周早期金文者,主要是传达命令、外出完成职事,这与士上盉铭史寅职司一致。
三、殷成周的作用
成周战略地位重要,关乎东方政局的稳定,是控制天下的中心。《逸周书·度邑》载武王计划营建洛邑时的勘察情况云:“我图夷兹殷,其惟依天。其有宪今,永兹无远。虑天有求绎,相我不难。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岳,丕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 ?(40) 洛邑的地理位置进可威震东国、退可扼守关中,且有河、洛、伊、宛作为天然军事屏障,是天下之中。西周早期金文中的殷成周对重建天下秩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维持成周官僚体系运作;整合地方势力;安抚殷贵族。
第一,维持成周官僚体系运作。成周建成之后,西周中央政府视其为东都,建立了一套与宗周相仿的政治管理体系。从夨令方彝铭可知,周王室在成周同样设有卿事寮作为西周中央政府机构。周公在世之时,同召公分郏而治,周公负责周王朝成周政事,召公负责宗周政事。《尚书大传》载“三年之后周公老于丰”,东都成周执政大臣由君陈出任,《书序》言:“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据前文所论,召公去世后,太保一职由君陈兼任,并继续执政东都成周。《书序》用“正”字极为恰当,就是“治理”成周之义,保证官僚体系正常运作。作册申尊铭所载明保殷成周就是明保尹三事四方而发布政令。三事、四方是两个相对概念,三事指成周官僚,四方指四方诸侯。明保殷成周的“三事令”指的就是发布政令给成周地区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包括卿事、诸尹、里君、百工。通过治理成周中央政府官员,以保证东都成周政府机构正常运行。这是明保殷成周的第一方面。此外,据小臣傅簋铭可知,师田父殷成周之时还任命小臣傅“司□官”,也可视为治理成周官僚,维持成周政府机构正常运作的部分政治策略。
第二,整合地方势力。明保殷成周的第二方面即发布四方令,四方即外服诸侯。周王室之所以选择在成周洛邑发布四方令,是因为在周人的地缘政治观念中成周洛邑是天下的中心。《逸周书·作洛》载“予(周公)畏周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又“(洛邑)南系于洛水,地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41) 成周洛邑建成之后,成为周王朝治理天下的地缘中心。从夨令方彝铭文来看,四方政令是在成周发布的,四方令的对象包括诸侯、侯、田(甸)、男。西周时期西土宗周一带实行采邑制,宗周之外广大地区主要实行分封制,成周刚好位于天下中心,四方与之相对。从地缘上来说,在成周向诸侯、侯、田(甸)、男发布“四方令”,无疑是为了更好整合地方势力。以成周为东都弥补了以宗周控制天下的不足与缺陷,如果东部地区缺乏强大的行政管理机构,而以渭河谷地遥控东方,西周中央政府是难以实现对地方的实际控制的。 ?(42) 东西二都对加强西周统一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洛邑更便于管理中原与东、南、北三方政务。 ?(43) 总的来说,周人殷成周可以有效的控制天下,进一步整合地方势力,尤其是东部地区地方势力。凭借成周重要的地理位置与便捷的交通,西周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殷成周的方式全面实现国家意志与地方势力的整合,加强对外服地区的控制,以此构建与维护周人在政治体系中的天下共主地位。
第三,治理与安抚殷贵族。成周洛邑建成之后,曾经掀起叛乱的殷贵族有一部分被迁往成周管制。《尚书·多士》序云:“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 ?(44) 明确说明营建成周的目的之一就是安置殷贵族,所以明保、师田父、士上及史寅等“殷成周”有出于治理与安抚成周地区殷贵族的目的。《书序》言“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所谓“分正”是说分别整顿,目的在于加强对成周东郊所住殷贵族的监督和管理。 ?(45) 又《史记·周本纪》云“康王命作策毕公分里居成周郊”,《集解》引孔安国言:“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也。成定东周郊境,使有保护也。” ?(46) 毕公“分里居”同样是为了加强对殷贵族的管理。
当然周人对殷贵族的态度不仅仅是治理,还有安抚的一面。从殷成周的角度来看,慰问基本可取,然殷之本义是抚摸,引申为安抚,故慰问不若安抚恰当。明保、师田父殷成周目的比较复杂,但士上及史寅殷成周就是安撫了。士上及史寅殷成周时赏赐成周百姓豚、卣、鬯、贝等禴祭物品,百姓所指包含周人与殷遗民。在商周时期,“百姓”是与王室关系密切的百官族姓,属于典型的统治阶级一部分。殷商灭亡之后,以前的殷贵族以族姓的方式被分化瓦解,其中反抗最为激烈的就被周人迁往成周管制,以“殷”的手段安抚,目的就是为了化解成周地区殷贵族的反抗情绪,使之逐渐服从周人统治。
?注释
①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41页;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五)》,中华书局,1981年,第107页;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0页。
②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4·13308,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另有一件同铭尊,见21·11787。
③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4·13548,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另有一件同铭尊,见21·11821。
④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1·05226,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⑤吳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1·11798,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另有两件同铭卣,见24·13333—13334。
⑥(12)(20)(30)(4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168、340、412、236、219页。
⑦(2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1页。
⑧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41页;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五)》,中华书局,1981年,第107页。
⑨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0页。
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15页。
(1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第184页。
(13)(21)(31)(37)(43)(45)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5、316、328、316、174、328页。
(14)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1667—1668页。
(15)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526页。
(16)宗邦福等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97页。
(17)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18)陈斯鹏:《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见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3—184页。
(19)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15年,第1601页。
(22)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329—330页。
(23)王平、刘元春、李建廷编著:《宋本玉篇》,上海书店,2017年,第5页。
(25)马承源等:《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5、68页。
(26)(39)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37—38、398—399页。
(27)(29)(3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212、212、276页。
(28)王治国:《西周诸侯入为王官有无考》,《史学月刊》2014年第5期。
(3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38、41页。
(34)(35)(4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120、1479、143页。
(3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133页;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223页。
(38)以上引文分别见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之25·14536、12·05664、24·13319,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文献中的“士”负责刑狱之事。《周礼·秋官·大司寇》载“士听其辞”,《小司寇》载“岁终则令群士计狱弊讼”,其他如《秋官》中的《士师》《乡士》《遂士》《县士》《方士》《讶士》《朝士》等,各类士的职责都与狱讼相关。《孟子·尽心上》载:“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皋陶职责亦与刑狱之事有关。然据金文来看,“士”并不负责刑狱之事,而是出纳王命。
(40)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79—483页。
(41)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24—525、529页。
(42)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6—77页。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Yin Chengzhou in Inscriptions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Zha Feineng?? Zou Fudu
Abstract: The Yin Chengzhou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event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of inscriptions, the meaning of Yin is governance and conciliation, not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Yin Chengzhou include two parts, the first is governing the officials and dealing with the government affairs of Chengzhou. The second is consoling officials, mass people and the noble of Yin. Some officials of Yin Chengzhou have high position and status, such as the executive minsters of Taibao and Taishi, and some have low ranks but important duties, such as petty officers and history-recording officials, the closer ministers of king of Zhou. The main purpose of Yin Chengzhou is maintaining the operation of Chengzhou government agencies, integrating local forces and governing and conciliating the noble of Yin.
Key words: the Early Western Zhou; Yin Chengzhou; Mingbao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