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师生角色培养创新能力
宋君伟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學生为中心转变。对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四点见解。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5.6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7-0099-02
1 引言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使其教育思想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在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各门具体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和主渠道。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在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教改实验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做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即充分摆正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那么,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变呢?笔者结合语文学科教改工作的点滴体会谈几点肤浅认识。
2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导向的影响,造就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个性被压抑,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首先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促进自己教育观念的转变,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以获得自身的不断完善;在教学实践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动性地实现学习目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时引起学生“愤”“悱”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有的教材内容可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有不少教材内容不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一种情况下,教师的诱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有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呢?巧妙的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独立解决问题,去体会探索成功的欢乐。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去设法激疑、设疑。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
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就要重点领会汤姆的心情变化,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不情愿)
2)“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这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无可奈何)
3)“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从这句话又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遗憾)
4)汤姆有遗憾吗,后悔吗?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理解“不管……都……”)
从而让学生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它应该成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民主优势,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民主是对学生心灵的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那种教师一言堂,在教学中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只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应实行开放式教学,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放手给学生去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讨论、争辩,以形成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实现百花齐放、自主发展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实践中去理解教材,提高认识。
如在进行《背影》一文教学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总写的一句话是“最不能忘记”的是背影,文章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表达了怎样的中心?为什么多次写背影?而且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叙述看见父亲的背影而非常感动有两回,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时,用意何在?
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向深处探讨课文的兴趣,学生读书讨论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认真读书,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有的认为背影里所体现出的是爱子心切,无微不至;有的认为父亲家境衰落,为生活奔波,走路蹒跚,当然走起路来不够潇洒,这不能说明父亲对儿子照顾细心……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也别轻易否定;然后让学生去模仿父亲当时的动作、言语,在反复的表演中体会父亲爱惜儿子的深情,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确立,变知识的容器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主体地位实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成果虽然没有社会价值,但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今天创造性的幼芽,将会成为明天创造发明的参天大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学契机,适时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设置疑问,提供创新的机会和条件,激活学生创造性的潜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执教《孔乙己》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對孔乙己的命运进行想象:假如孔乙己不是在众人的笑声中死去,坚强地活下去,他的命运将会怎样?一个短小的课堂教学延伸,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跨越时空去想象孔乙己的命运,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 ?教学实践表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不能脱离教学媒体的、间接的认知过程,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而和所有教学媒体相比,教师是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媒体。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自由度与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对教学活动失去了控制呢?答案是否定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削弱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相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要求就越高,就越需要教师以更高级的施教身份和更优化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
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架起沟通师生心灵的连心桥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欲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师生感情的建立单靠教师的权威是不够的,甚至不能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之情,只能产生敬畏之感。师生心灵沟通,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人,对学生在不同家庭环境下形成的个性特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对学生加倍呵护和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情感相投,心灵相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要为师生心灵的沟通创造条件,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知识的探讨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民主空间,允许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答案的评定不要整齐划一,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地位平等,感到是在和教师共同探究知识,共同参与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保护,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苦学变为乐学,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3 结语
教学改革给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扬起了素质教育的风帆。但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教学改革亦是如此,如果只停留在某些模式的表面,机械地追求形式,不求其精髓,那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落实新课改精神,把课堂教学打造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教学中切实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妮.该放手时就放手[J].山东教育,2008(5):1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张德伟,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语文教学参考用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