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课堂上重视人文教育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营造学习氛围,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体现人文之情,让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健康的人。
关键词:个体差异 人文素养 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课堂充满人文的阳光,为学生营造平等、宽容、科学的学习氛围。人文教育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知识点、能力点与思想教育要点都跃然于课堂之上,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调动。
一、人文教育要营造学习氛围,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超级教学》的作者美国埃立克·詹森说过: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第三个当然是内容。“状态”创造出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策略”代表授课风格和方式,“内容”是主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都忽视了“状态”,而他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而那“门”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学习的“门卫”。
(一)消除学习的心理障碍、建立信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人文教育的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入心才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觉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走向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爱些什么。其次,要让微笑永驻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真诚而自然的微笑将使你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使你的讲课内容具有出人意料的说服力。
(二)鼓励设立学习目标,增强信心
在我们的经验中,大多数人都会超额完成他们给自己设定的个人目标—这也许是最佳管理原则。如果学生知道他们要学什么,那么他们的道路就是明确的。所以,如何鼓励引导学生设定自己学习目标,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热情、欢喜、愉悦、向上的状态,避免学生的情绪陷入冷漠、悲楚、灰心、頹废的境地,激发学生求知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和勇气,尽力使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入最佳状态。学生热情洋溢的良好情绪对教师的情感反应也起着互相感染、互相促进和互相激励的作用。
二、人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运用
(一)人文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习
初中阶段,由于身心发育逐步趋向于成熟,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十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赞扬和价值认同,所以他们十分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开始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例如,在课前进行小讨论,学生总是踊跃发言,而后再进行一下简单的讲评,指出其讨论中的优点和缺陷,并提出鼓励和表扬,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这些做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多角度突显学习内容,增加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设置了“运用你的智慧”“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拓展空间”等栏目资料,还引用了部分名人名言,附有大量漫画式的插图,集趣味性、启发式、时代性于一体。要很好地利用这些栏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基本观点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思习惯,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密切、浓厚。
(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当点拨
在教学中运用创造性的思考,可以大幅度缩短新课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可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力争在学生“山穷水尽”时,再给以适当点拨,使之“柳暗花明”,学生以此产生探究成功的欣慰和喜悦,实现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即应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巩固提高
学习不但要记住学过的知识,而且要从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引导出新的结论、新的知识。应训练学生善于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如以事实为依据,言之有理,语言准确,条理清晰;训练学生善于与别人争辩,注意倾听他人意见,从中清晰认识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足,并使其结论更趋完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语指责。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就会达到记忆的效果,这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五)正确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
在教学实践中,实行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基础上了解自己,提高自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评论,应正面激励为主,对学生有独立见解的同学应给予表扬,而同时应指出不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给予正确评论,要给学生有豁达开朗的感觉,使他们从中受到启示,提高其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课堂上实施人文教育,达到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美国]珍尼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M].顾瑞荣,陈标,许静译.北京四季青印刷厂,1999.
[2]冯斌.思想品德教育绽放人文之花[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8.
[3]胡灵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06).
作者简介
连勇刚(1974.3—),男,汉族,籍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本科,教务处主任,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