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益智课堂优化初中生数学思维技能的探讨
李菊华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解题技巧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如何利用益智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技巧能力展开分析讨论。期待为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益智课堂 初中生 数学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在观察、探究、推理、验证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技巧。这一要求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让学于生”。
一、益智课堂概述
益智教育是将培养学生思维素养作为目标,将课堂的改进作为驱动,将“六会”和“六动”作为关键,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动心、动眼、动耳,培养学生观察、倾听、操作、思考、表达、行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体系。基于益智教育理念的益智课堂是将“益智器具”作为媒介,将探究、发现等作为模式,将思考力作为培养目標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形式[1]。
二、以益智课堂优化初中生数学思维与技能的对策
(一)让“思”于生
数学是一种思维艺术,缺少主动性的思考,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将会无从谈起。只有依靠积极的思维方式才能得到知识。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将思考的权利归还学生,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与思考时间。以下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益智课堂实现让“思”于生。
环节一:课前热身——复习导入
例1.解不等式组:
(1) (2)
(3) (4)
复习回顾:(1)如何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你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集的基本规律吗?
例2.求下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解析】课前设置上述两组练习以及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将问题作为驱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而为新内容的教学提供知识基础。教师在给出相关问题之后,需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思考并解决问题,在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就上述两个例题而言,教师应该留出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或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同时有利于重点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程度的维护学生的独立思考权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二)让“议”于生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讨和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现阶段,一部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具备自主学习交流、探讨思考的机会,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引导每位同学积极发挥个体智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确保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易错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不仅要实现生生合作,同时也要注重师生合作。通过合作讨论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深入性的理解知识理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求异的主观能动性。承接前文中的“环节一”,教学设计如下:
环节二:温故知新——新课学习
例3.(1)如果每个小组的每天生产量相同,三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一共生产500件产品,那么每个小组每天生产多少产品?(2)如果每个小组的每天生产量相同,三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一共生产500件产品,如果想提前完成生产任务,那么每个生产小组每天至少要生产多少件产品?(3)如果每个小组的每天生产量相同,三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一共生产500件产品,按照计划的生产速度,不会完成生产任务;如果每一个生产小组要比之前每天多生产1件产品,就会提前完成任务。问每个小组之前每天可以生产多少件产品。
首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几个问题:(1)“不能完成任务”表示什么?(2)“提前完成任务”表示什么?(3)根据(1)和(2)中的两句话是否可以列出不等式?(4)这两个不等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要求学生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组内交流,教师在这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指挥者与点拨者的角色,确保讨论过程可以顺利开展。
【解析】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总体上清晰准确的把握题目意思,通过设计系列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的过程从一元一次方程到一元一次不等式,再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在实际应用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进而实现从方程知识向不等式知识的迁移。另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组内交流与探讨,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不能完成任务”和“提前完成任务”包含的数学信息,结合已经学习到数学知识去表达新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组内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要做好科学分组工作,秉承“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分组,这样小组讨论中可以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梳理与巩固学习思路,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形成数学思维。
结语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思维能力是人类智能的核心组成部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益智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宋涤非,杨建荣.开发益智校本课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J].辽宁教育,2019(01):27-30.
[2]李清霞,孙欣.益智课堂,数学核心素养践行之地——以“汉诺塔”活动课为例[J].中国教师,2017(1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