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叶小耀
开发校本课程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需求,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势在必行。我校开发了以“人际交往、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学科拓展、体验探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在郑州市郊区建立了郑州八中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实施平台,在开发与实践中进行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1.弄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硬件水平、师生的实际情况和各种社会资源等多种条件而进行。学校要主动在充分调研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作用,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
怎样建立一整套合理有序的实施流程和公平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校本课程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不同点便是其内容的开放性和效果的长期性,它不在于让学生记忆多少知识,而在于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门,所以我们要着重研究校本课程的长期效应问题。
2.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价值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意义在于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实现课程的根本宗旨。它完善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的差异问题,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这样就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大部分教师是初次接触校本课程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所以,我校首先组成了以省科协、市消防大队、市交警总队、省航模协会等部门多位专家和校领导为主体的引领队伍,从理念和专业知识上对教师进行引领。
学校把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动员起来,组成各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团队,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明确各团队和个人的方向和任务,并印发校本课程开发编制方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规定各类校本课程的具体要求等。此外,学校还要求各位教师利用教研和业余时间,精心研究课程的实施办法、评价体制等细节问题,集思广益。
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制定《郑州八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开发实施了人际交往类课程、兴趣特长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体验探究类课程等,形成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选择性的特征。
建设综合实践基地。为了给校本课程提供一个实施的平台,我校在郑州市郊区租用了近300亩地用作建设基地,现在配套有科普园地、果园、蔬菜大棚、鱼塘等农业实践区,拓展训练中心、定向越野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活动场地,并有心理健康、生命救护、交通安全等教育设施,小型的科技馆、天文馆、茶艺室、西点制作室、陶艺馆、沙艺室等兴趣教室。
编写和完善校本教材。经过专业的引导、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分工,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10本校本教材,包括语文《话剧》、生物《感受自然之变》《认识自然之魅》、地理《地理天地》、美术《艺术空间》、体育《快乐体验,超越自我》、音乐《舞动青春》、航模《航空航天模型》、交通安全《为成长护航》、消防安全《生命的诺亚方舟》,在校本课程中使用,现在正在修订第三稿。这些教材和实践基地紧密结合,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严格实施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学科拓展等课程在学校内实施,周一、周三、周四下午为指定年级校本课程实施时间,另外一部分课程在八中综合实践基地实施,学校统一安排车辆,安排食宿。必修课以班为单位上,选修课则按照所报名单在指定的活动区域上,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政教处教师和实践基地教师共同负责。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我们制定有《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基地作息时间表》和《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制度》等规定。
认真落实评价机制。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要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研究方法、技能的应用和掌握、参加活动的成果、参与活动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等情况;评价方法可以用观察法、面谈法、作品分析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档案袋评价法、个案研究法等;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了保证校本课程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制定了《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学生评价表》《学校课程学分制管理网络》,规定各门课程学分分值,分值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素质成绩挂钩。
三、主要成果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郑州市多所学校的教师都到郑州八中学习校本课程,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类校本课程学习。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大自然的接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热爱生命的意识;拓展训练和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基本的交通、消防、急救等生活常识;在舞蹈、陶艺、剪纸等活动中,学生拥有了欣赏美与表现美的能力;在野炊、缝制衣服、烘焙食物等团队活动中,学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2.提高了老师的素质
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认真努力,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责任心和创造性都得到体现和强化,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从综合实践基地投入使用和校本课程开设以来,我校的综合实践基地和校本课程模式已经成为郑州市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素质教育的一张名片,许多本地和外地的学校都来此参观学习,平均每年有万余人次,其中包括新加坡、日本等国外同行和学生。
4.为促进全市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
我校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也为郑州市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郑州市教育局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及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定为局属中学的定点实践基地,从2009年开始有计划地利用实践基地安排郑州市中小学生到我校基地进行实践。
四、推广与反思
1.长期的实践,使我校的校本课程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操作性。从我校的经验和成果上来看,开发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只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与当地的资源相结合,在有一定专业水平人员的指导下,各地学校应该都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平台,它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基地,也可能是几间小小的平房,其作用不是体现在投入资金的多少,而是体现在与校本课程内容结合的紧密性上。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能力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运转良好的实践基地,但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需要,建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校本课程实施平台。
理念的可推广性。我们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作用不在于使其他学校模仿或赞叹,而在于传达一种理念,即学校完全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在理念上不断向素质教育靠拢,把自身的努力和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效果,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校本课程要永远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开发更新,推出一系列更新颖、更有价值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校本教材的地域性强,能够适应当地甚至是本校学生的客观需要,但多数并不宜大范围推广和使用,应以借鉴为主。
在倡导功能性课程和生态化课程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加大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零假设的真实体验场景。
如何改革评价方式、形成科学系统的评价操作体系?我们想应该是不断朝着使评估内容更全面、评估方式更灵活的方向努力,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评估的项目和内容繁多、评价制度有漏洞等情况,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合力探索,勇于在实施中改进。
我校的校本课程如今已经初步实现了与国家课程的结合,那么如何找准其与学生未来长期发展的结合点,应当是我们重点思考的内容之一。
(责 编 莫 荻)
开发校本课程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需求,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势在必行。我校开发了以“人际交往、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学科拓展、体验探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在郑州市郊区建立了郑州八中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实施平台,在开发与实践中进行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1.弄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硬件水平、师生的实际情况和各种社会资源等多种条件而进行。学校要主动在充分调研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作用,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
怎样建立一整套合理有序的实施流程和公平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校本课程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不同点便是其内容的开放性和效果的长期性,它不在于让学生记忆多少知识,而在于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门,所以我们要着重研究校本课程的长期效应问题。
2.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价值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意义在于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实现课程的根本宗旨。它完善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的差异问题,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这样就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大部分教师是初次接触校本课程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所以,我校首先组成了以省科协、市消防大队、市交警总队、省航模协会等部门多位专家和校领导为主体的引领队伍,从理念和专业知识上对教师进行引领。
学校把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动员起来,组成各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团队,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明确各团队和个人的方向和任务,并印发校本课程开发编制方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规定各类校本课程的具体要求等。此外,学校还要求各位教师利用教研和业余时间,精心研究课程的实施办法、评价体制等细节问题,集思广益。
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制定《郑州八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开发实施了人际交往类课程、兴趣特长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体验探究类课程等,形成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选择性的特征。
建设综合实践基地。为了给校本课程提供一个实施的平台,我校在郑州市郊区租用了近300亩地用作建设基地,现在配套有科普园地、果园、蔬菜大棚、鱼塘等农业实践区,拓展训练中心、定向越野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活动场地,并有心理健康、生命救护、交通安全等教育设施,小型的科技馆、天文馆、茶艺室、西点制作室、陶艺馆、沙艺室等兴趣教室。
编写和完善校本教材。经过专业的引导、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分工,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10本校本教材,包括语文《话剧》、生物《感受自然之变》《认识自然之魅》、地理《地理天地》、美术《艺术空间》、体育《快乐体验,超越自我》、音乐《舞动青春》、航模《航空航天模型》、交通安全《为成长护航》、消防安全《生命的诺亚方舟》,在校本课程中使用,现在正在修订第三稿。这些教材和实践基地紧密结合,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严格实施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学科拓展等课程在学校内实施,周一、周三、周四下午为指定年级校本课程实施时间,另外一部分课程在八中综合实践基地实施,学校统一安排车辆,安排食宿。必修课以班为单位上,选修课则按照所报名单在指定的活动区域上,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政教处教师和实践基地教师共同负责。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我们制定有《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基地作息时间表》和《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制度》等规定。
认真落实评价机制。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要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研究方法、技能的应用和掌握、参加活动的成果、参与活动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等情况;评价方法可以用观察法、面谈法、作品分析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档案袋评价法、个案研究法等;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了保证校本课程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制定了《郑州八中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学生评价表》《学校课程学分制管理网络》,规定各门课程学分分值,分值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素质成绩挂钩。
三、主要成果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郑州市多所学校的教师都到郑州八中学习校本课程,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类校本课程学习。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大自然的接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热爱生命的意识;拓展训练和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基本的交通、消防、急救等生活常识;在舞蹈、陶艺、剪纸等活动中,学生拥有了欣赏美与表现美的能力;在野炊、缝制衣服、烘焙食物等团队活动中,学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2.提高了老师的素质
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认真努力,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责任心和创造性都得到体现和强化,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从综合实践基地投入使用和校本课程开设以来,我校的综合实践基地和校本课程模式已经成为郑州市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素质教育的一张名片,许多本地和外地的学校都来此参观学习,平均每年有万余人次,其中包括新加坡、日本等国外同行和学生。
4.为促进全市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
我校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也为郑州市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郑州市教育局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及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定为局属中学的定点实践基地,从2009年开始有计划地利用实践基地安排郑州市中小学生到我校基地进行实践。
四、推广与反思
1.长期的实践,使我校的校本课程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操作性。从我校的经验和成果上来看,开发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只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与当地的资源相结合,在有一定专业水平人员的指导下,各地学校应该都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平台,它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基地,也可能是几间小小的平房,其作用不是体现在投入资金的多少,而是体现在与校本课程内容结合的紧密性上。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能力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运转良好的实践基地,但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需要,建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校本课程实施平台。
理念的可推广性。我们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作用不在于使其他学校模仿或赞叹,而在于传达一种理念,即学校完全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在理念上不断向素质教育靠拢,把自身的努力和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效果,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校本课程要永远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开发更新,推出一系列更新颖、更有价值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校本教材的地域性强,能够适应当地甚至是本校学生的客观需要,但多数并不宜大范围推广和使用,应以借鉴为主。
在倡导功能性课程和生态化课程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加大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零假设的真实体验场景。
如何改革评价方式、形成科学系统的评价操作体系?我们想应该是不断朝着使评估内容更全面、评估方式更灵活的方向努力,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评估的项目和内容繁多、评价制度有漏洞等情况,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合力探索,勇于在实施中改进。
我校的校本课程如今已经初步实现了与国家课程的结合,那么如何找准其与学生未来长期发展的结合点,应当是我们重点思考的内容之一。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