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教深调是真谛
梁平
摘 要:高三语文讲评课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引领、启发学生,互动合作,探究解疑,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由原来的被灌输、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主动思考,总结出属于学生自己的方法,有效保证知识迁移的效率。
关键词:高三语文; 教学探索;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34-001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面临着巨大压力。笔者经过多年高三语文教学探索,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由原来的被灌输、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一、自我教育、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目的是启迪学生自我学习,通过自己发现而形成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尤为深刻,也最容易掌握知识点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笔者对近两年高考文言文实词解释选择题做了一个微专题:
a.2017江苏高考卷《汪容甫先生行状》中“则称之不置”,实际的意思为“就称赞它(文章)并且不放下来”,“置”字在选项中出卷人故意解释为“置办”。
b.2017年浙江高考卷14题目中B选项“真可惜也”,原意为“实在是让人爱惜呀”,实词选项中故意解释为“令人惋惜”。
C.2017年天津高考卷8题目中A选项“岁凶,横道杀伤”,“凶”原意为闹饥荒,学生可以联系《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亦然”,出题人在选项中故意翻译为“凶险”。
教师将这类题集中,使学生在自我认识中发现、总结规律:设题人在实词翻译过程中故意采用直接组词方式,结果可能导致望文生义。在高考真题回顾时,不断引领、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思考,总结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而不是教师版的语境分析法、语法判断法、结构判断法、联想推断法等方法,切实提高了实词解释题作答的准确性。
二、互动合作,探究解疑
“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获得自尊和归属。笔者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班级分成了5-8个小组,小组成员均由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组成。
笔者讲授《与友人论师书》时,对两句文言文翻译采用了小组合作方式。
①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②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投影学生答案:①不是有道德的人可以做老师,巫医百工的人也可以有老师。②追求名节的心,我年轻时也有,现在才引以为戒,而只看重利益,那么我也不敢产生出来。
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认为①句中的“道德”没翻译出,应该译为品德高尚的人。逻辑上也有问题,根据原文中的“朝廷未尝许其为师”,可推导出巫医百工之人不是可以有老师,而是可以做老师,且由本《师说》中的“郯子之徒”想到“之人”应该翻译为“这些人”,而不是“……的人”,综上,①翻译为“不一定有品德修养的人可以做老师,巫医百工这些人也可以做老师”。②“惟利是视”翻译不对,应该和唯利是图联系在一起,语序为“惟视利”,解释为“只看重利益”。“仆弗敢出也”翻译也不对,“出”字要翻译成“产生出这种想法来”,所以②句翻译成“喜欢好名声的心理,我年轻时不免也有,到现在才引以为戒,而只看重利益的想法,我更是不敢产生这种想法来。”
三、注重迁移,把握尺度
以笔者讲评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的“简要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题为例。
学生答案:飞鸟不知道陵谷发生了变化,依然飞来飞去,飞到弋阳溪边,表达了对周幽王荒淫昏庸的批判。
出现这样的答案,是因为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手,只根据字面意思,稍作翻译了事,无法达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殊不知《唐诗宋词选读》中,刘禹锡《西塞上怀古》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金陵怀古》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的“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些都是怀古登临诗的代表作品,必然涉及对英雄人物、历史时代的追怀,引发对社会和自身的感慨。因此,把握登临诗,重点在写景和咏史。“飞鸟不知陵谷变”与“商女不知亡国恨”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想到作者以史为鉴,揭露唐王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笔者适时点拨:1、如何登临怀古史把握写景的特点?2、如何咏史及化用典故的目的?笔者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水平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迁移引导,通过简洁有效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达到理想中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会在外界刺激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结,从而提升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四、思维解读,强化规范
随着高考新方案的出台,“整书阅读”“群文閱读”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也要强化答题规范性和严整性。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实际,把标准答案修改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接近“最近发展区”的答案。对文本的思维解读,对答案规范性训练,方可有效得分。
笔者以2015年江苏高考卷《比邻而居》中最后一题“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的意蕴”为例。
学生甲答案:通过所有的气味,表示不同的生活风格的互相融合与协调,点题,升华文章主旨。
学生乙答案:节日的气氛使各家更加融洽了;生活中共同的气味使各个家庭更像一个合起来的大家庭;各个家庭之间的和谐;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笔者引导学生从厨房邻居炒菜的气味,和咖啡的味道,到艾草的味道,由此想到艾草是端午节当天统一的味道,大家都在过端午,由小见大,由事到理,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由此组织答案:1.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却有着相同的内容;2.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知;3.邻里的和谐相处,不同生活风格的融合与迁就。
虽然和标准答案有很大不同,但是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总结的答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学生答案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整合,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位学生,也在修改中让学生体会到答题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积极参与的状态,而教师只是充当辅导的角色,在关键处的引导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规范了学生的习惯。学生在课堂的参与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必将得到相应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