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教学突破口,提高课堂实效性
摘 要 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找准了突破口,就找准了教学各环节的纽带,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能使教和学双方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顺利。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突破口,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
关键词 教学突破口 课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现就在文本中找准突破口 ,提高课堂实效性谈一些认识。
(1)紧扣题眼突破全文 。这种突破口是课文最常见的。俗语说“好题目等于文章的一半”。可见,题目对于文章的作用是何其之大。因此,把握了题目的“眼”,就等于把握了全文的关键。题眼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词或重点词。透过题眼,可以窥视全文的内容。如《爬天都峰》,题眼在“爬”字上。全文以“爬”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可紧扣题眼“爬”字,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①揭示课题点出“爬”字:“根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词?全文主要突出哪个字?”通过审题,学生初步感知了“爬”字的重要性。②理清脉络,围绕“爬”字。“爬天都峰的原因是什么?爬天都峰的经过怎么样?爬天都峰的结果如何?”③掌握重点突出“爬”字。“爬天都峰时小妹妹表现得怎么样?说明什么?“我”和爷爷爬天都峰成功的原因在哪?”④复述巩固,抓住“爬”字。⑤朗读欣赏,体会“爬”。以上设计紧扣题眼突破口,有序地层层深入学习,紧扣中心,达成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2)抓重点词句直接叩击文章。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往往是全文的内容浓缩,是内容情感的起始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以重点词句为突破口就等于直接叩击文章的主体大门。如王维的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先理解字面意思,诗用词自然却又极度凝练,一个“独”,两个“异”,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景表现了出来,同时透露给人们寂寞的心情,“倍”字倒出了诗人思乡情浓。又如教学《孔子拜师》第二自然段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紧紧抓住“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这些关键词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孔子拜师一路上的艰辛以及求知若渴的急切心理。又通过想象说话,想象孔子在路途中艰辛,这个环节上,学生的想象力较丰富,说话的质与量都很高。再如理解孔子的话“学习是无止境的”这个句子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有的学生说:我爷爷虽然年纪大了,可还在学习电脑。有的学生说:我妈妈一直在学习,她现在正在考会计专业呢。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们的老师虽然知识渊博,可她还参加各种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说了以后,我安排了一个写的拓展:举一个例子,再写写对“学习是无止境的”的理解。学生理解得不错,我又让他们读读相关的名言。引导学生归纳出: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3)以插图切入突破课文 。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最精彩的片断。教学时若能注重,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事物,促进形象思维的发挥,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内化学习,那将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经历,更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夜書所见》的插图的切入教学设计:①说说插图描写了什么景色?②课文中哪句诗、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景色?③你会怎么来描绘这一景色?④欣赏作者的精彩描绘。通过这样切入引导,能让学生由“景——文——赏景学文——赏文悟情”有序地层层深入学习,领会诗人的思乡之情,领会“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两个主要教学内容,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是指诗人在做什么?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三遍课题后曹雯婷同学站起来说,她认为书是写,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这时有的学生一想也开始赞同了他的意见,我舒了口气随即赞同了曹雯婷的意见,而这两首诗的难点也就是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能够说出来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办了,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学生就马上能理解了。对重点进行了突破学习,精简教学,达成高效课堂。
(4)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突破口。《和时间赛跑》在上课时,我认为“时间”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但上完课后证明:只要把时间这个概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很好理解了。在教学“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第一步:联系上文看看“我”是怎么和时间赛跑的?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到:“我”和太阳赛跑,我跑赢了太阳;“我”和西北风赛跑;“我”用十天时间完成了一个暑假的作业。“我”还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我”赶在了时间的前面。第二步:讨论每一次跑赢时间,“我”有说不出的快乐,你能帮他说出来吗?第三步:你打算怎么和时间赛跑?有的说:每天早起五分钟,背几个英语单词;有的说:每天少看一点电视,多看几页书;有的说:我回家作业要在晚饭前完成。也有的说:做作业是和同学比谁做得快。看来,学生都有自己的办法,都想试试,体验一下“成功”。
(5)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为突破口。《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会阅读。又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读”贯穿了全课时的始终,采用个别读、齐读、默读、配音乐配画面读、互相听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理解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们在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去学习和体会,更加深了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积累,不断总结,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为实现简简单单教学。
作者简介:刘政华,19730206,男,福建南平,大专 ,一级教师,小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