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兴趣培养的方法探究

李文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传统和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创设语境,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也曾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深觉教师范读便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利用范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激趣
小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强,而且人人都希望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而老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便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必先“身先士卒”。教师的范读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的情感,通过以情传情来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欲望,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去读,乐意去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也会更主动。
多年来,我每接一个新的班级,都会遇到学生存在唱读的现象。因此,开始教新课都是自己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感受课文的内容,再慢慢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视其人、闻其声、观其景。这样,学生在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的基础上,进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色彩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在范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有的学生感动得流出眼泪,有的学生说:“老师,您读得太感人了!听了您的范读,这位小女孩就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她的形态和模样,也真正了解到了她的痛苦和快乐,我也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其实老师这样的范读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学生同样起到引导启发、激动和感染的作用。
二、借用范读授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语文朗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因为只有入情入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读时,可先让学生把语音读准,把重音、停顿读好,然后再做好范读,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范读领路,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音乐、图片来渲染课文情境。
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文章第一段描写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我范读课文第一段,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朗读氛围,课前我在网上找了很多草原美景展现出来。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了草原的空旷、优美等。欣赏了我声情并茂的范读后,都不禁赞叹:“我真想到草原看一看!”这时候我便因势利导:“你们谁能学学老师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每一位同学都尽情地读出了自己内心对草原的赞美。再如上《老人与海鸥》一课,在我配乐范读“海鸥悼念老人”那部分时,学生因为受到感染便自发地小声伴着我一起读,后来的朗读声竟然盖过了我的声音,学生读得比我还要动情,连周围听课的老师都给感染了。
三、巧用范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情。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文章所表现的强烈的爱,把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较快进入课文的意境,理解文章的主旨。范读虽然出于教师的口,但也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教师的朗读示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教师的朗读示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模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这样学生才能读出感情。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只有教师的朗读动情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表情。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这样才能达到“示范启发”的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小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