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疑处”听惊雷

    费毅诚

    思辨性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过程,是思辨者通过观察、体验、反思、质疑、对比和沟通等方式,得出更清晰、更准确、更精细、更一致、更有说服力、更严谨、更有深度及广度,并且更公平的新观点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又专门开设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可见新课标对思辨能力的重视以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多数高中文言文教学却陷入了“学生的学为了考试简单应付,教师的教为了巩固基础疲于奔命”的困境,本文尝试以思辨能力的培养为侧重点,以《秋水》(节选)教学为例,探究文本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构建一种“生疑式”文言文教学模式,丰富教师文言文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秋水》(节选)是一篇较为经典的文言文,无论是苏教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都有收录,其文章虽篇幅短小,但是结构完整。无论是各大教参的教学设计指导还是平时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往往都以“读懂文本,积累文言知识”为目标,但是笔者在深入文本之后发现,在文言文的“言”上落实,有几处看似没有疑问的字词解释还值得商榷;在文言文的“文”的落实上,节选部分表达的主旨思想又与庄子思想存在矛盾,为此 ,笔者设计了两个环节,以思辨思维中的“质疑”方式为切入点,重新探究建构文本的部分细节和主旨,并在这一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从“言”之“无疑处”入手,深挖文化内涵

    [教学片段一]“秋水”就是秋天的水吗?

    “秋水”不仅作为题目,更是在文章中也反复出现多次,但注解并没有将其列入其中,可见教材的编者似乎认为“秋水”很容易理解,没有注释的必要,属于“无疑处”;各大文言文翻译用书也都将“秋水”翻译成“秋天的水”,但是从常识来讲,百川灌河的景象应该发生在夏季而非秋季。可引导学生在此处生疑探究。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背诵一下欧阳修《醉翁亭记》里描写秋天的句子。

    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师:很好,溫故而知新。那么请你给同学解释一下“水落石出”是什么意思。

    生:大概是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的意思吧。

    师:你理解得很对,我们再回到课文中,读一下文章的第一句话。好,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有点问题?

    生:同样是秋天,为什么一个会水落石出,一个却是百川灌河呢?

    师: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难道是庄子连季节都分不清吗?哪位同学能帮助解释下?

    生:可能是地理位置不一样,气候也自然就不一样了。

    师:醉翁亭在安徽,庄子一说是安徽蒙城人,一说河南商丘人,但都在北面,照理说降雨量会更少才对啊。

    生:可能庄子是个圣人,圣人不拘小节,不太关注这种琐碎的生活常识。

    师: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哦,老师为了解开这个疑惑也翻阅了相关典籍,发现先秦古籍用的大多是周历,周历以十一月为岁首,春季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那么秋季就应该是五月、六月、七月。正好是降雨量最充沛的季节,所以庄子在此处并没有犯常识性错误,同学们,了解古代诸如历法等常识,对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有很大帮助,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了解一些古代的其他常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文化自信,因此对古典文化养料的汲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文言文中诸如古代的历法等文化常识有时容易被教师忽略,甚至有教师闹出过“‘七月流火是用来形容炎炎夏日”这样的笑话,因此,虽然此处探析“秋水”含义这一设计看似对理解文章主旨并无多少裨益,但确确实实让学生习得了一个文化知识点,其实这也是“文”的一种体现。文言文若仅仅是培养学生形成诸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判断模式,那么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思维迟早会僵化,因此,课堂上也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调剂,大胆质疑无疑处,深挖文化内涵,不失为一方调剂良药。

    [教学片段二]同样是神,庄子为什么称河伯为“伯”,而称海神是“神”?

    河伯和海神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但注释也并没有将河伯和海神例如其中,可见,教材的编者也仅仅把河伯和海神当做一个称呼,认为没有注释的必要。“伯”在《尔雅》中的解释是“长者”,在春秋战国,往往称诸侯为伯,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称秦穆公为秦伯,《郑伯克段于鄢》中称郑庄公为郑伯,庄子在这里称河神为“伯”,是否有其他用意呢?可引导学生在此处生疑探究。

    师:谁能解释一下“不相伯仲”这个成语。

    生:都差不多的意思,很难分出个高低。

    师:那你能具体的给同学们解释下这里的“伯”和“仲”吗,“伯”和“仲”到底谁高谁低呢?

    生:伯应该是伯伯的意思吧,仲就不太能理解了。所以也不清楚到底谁更厉害。

    师:古人生的小孩比较多,就用“伯仲叔季”这四个字来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所以在古代,很多诸侯也被称为伯,因为他们是一国之长,是一个国家的老大,比如秦伯、郑伯等。那么为什么庄子要称河神为河伯呢?

    生:因为河伯也很厉害,是所有河流的老大。

    师:嗯,你推理得很好,文章中有没有这么一句话能体现他是河中的老大。

    生:百川灌河。

    师:很对,百川都来朝拜,都要注入到我这里,你看我多么壮观、多么厉害,河伯自己也认为此时自己就是老大,文章中哪句话有体现?

    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师:对啊,如果说“百川灌河”是客观的描述,这一句则完全是河伯的主观意识的体现,体现出一种沾沾自喜,那么有没有比河伯更厉害的角色呢?

    生:海神。

    师:对,那么河伯和海神相比到底差在哪里?找找两者的对比看。

    生:一个是不辨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

    师:概括得非常好,除了两者在水量上存在差距,还有什么差距吗?

    生:河伯欣然自喜,海神沉默谦虚。

    师:对啊。河伯已经是“河中之长”,但无论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被海神拉开了差距,所以庄子认为,河伯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他心中“神”的标准和要求。但是从文中“旋起面目,向若而叹”来看,他还有成为“神”的可能性,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作为一个“伯”的不足,开始自我反省。

    此处探析“伯”和“神”这一设计,可以让学生习得“伯仲叔季”这一古代文化常识,这对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也有很大帮助,因为“伯仲叔季”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课后还有学生问我“孔子是不是有个哥哥?伯夷是不是诸侯之长?”可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容易被忽视的文化常识有意无意的普及,对学生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此处设计也很好的契合了文章的主旨,“伯”和“神”存在差距,所以“伯”才会“旋起面目”,去朝着“神”的方向发展,它其实早已为下文主旨的探讨埋下了伏笔。

    通过对两处平时教师上课时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达到了三个目的:第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质疑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课本细节,不能盲目相信课本和各类参考用书。第二,加深学生對文本中文言字词和主旨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第三,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培养文化自信。

    二、从“文”之“无疑处”入手,重构思想主旨

    [教学片段一]是儒家的“水”?还是道家的“水”?

    在探讨文章主旨这一环节,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大致可以概括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知错就改,勇于面对现实”“满招损,谦受益”“勇于承认自己的渺小,在反思中才进步”这几种。就文章节选的这部分文字而言,这样的主旨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些主旨似乎并不能体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反而带着些儒家的“入世”意味,这真的是庄子想通过《秋水》要表达的思想吗?可引导学生在此处生疑探究。

    (投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

    师:老师选取了两句关于水的描述,一句是儒家的,一句是道家的,请同学谈谈感受。

    生:我从“水利万物而不争”读出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这段话我就不太理解了。

    师: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很到位,儒家的这句话其实你可以找一个关键词。

    生:那我就找“不舍”吧。

    师:对,道家是“不争”,儒家是“不舍”,有人说从这个“不舍”读出了一种勇猛精进的进取情怀,而从“不争”读出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避世情怀。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刚才概括的这些主旨,你们觉得更像是儒家的“水”还是道家的“水”?(板书:不争 不舍 避世 进取)

    生:儒家的。

    师:好奇怪啊,其实庄子在自己的很多作品中都是对儒家思想颇有微词的,怎么在这里会热衷帮助宣传他们的思想呢?这是庄子真的要表达的吗?让我们到《秋水》全文中去找找答案。

    无论是在教儒家经典还是道家经典,教师往往都喜欢在拓展部分安排一场“儒道之论”,但若仅仅是教师主旨式的抽象讲解和总结,学生的理解就缺乏深度,而且带有被灌输之嫌。因此,此环节设计以学生熟悉的两句儒道经典语录来做对比论证,同时他们又有和文章相通的元素——“水”,“不舍的儒家水”和“不争的道家水”,“秋水”又是谁家的水?学生在将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代入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悖论,庄子变成一个宣传儒家思想的庄子。文章到此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更深入的质疑环节,如何让庄子变成真正的庄子。

    [教学片段二]如何作《秋水》(节选)的道家式解读?

    选文中学生对于“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多数学生认为仲尼是学识最渊博的,伯夷是气节最高尚的,所以那些轻视伯夷和仲尼的人是见识浅薄的人。其实恰恰相反,文章要表达的是那些轻视伯夷和仲尼的人是真正厉害的人,他们有这个轻视的资本。庄子也在《秋水》节选之外的文字中又一次提到了“伯夷和仲尼”,可抓住此处进行质疑对比,探究庄子真正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投影)海神若曰:伯夷辞之(天下)以为名,仲尼语之(天下)以为博。此其自多(满)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秋水》

    师:同学们,在这一段话中,海神是怎么看待仲尼和伯夷呢?

    生:他认为仲尼和伯夷非常自满,就好像河伯认为自己水很多。

    师:哈哈,这个“多”字翻译得很不错,看来海神认为河伯、伯夷、仲尼是一类人,他们可能在各自的领域已经非常厉害,但是这个世界上肯定存在比他们更厉害的人,海神的眼光可真高啊,那么他觉得最厉害的是怎么样的人呢?

    (投影)“道人不闻(不求闻达),至德不得(不计得失),大人无己”。《秋水》

    师:最厉害的人用这段话里的一个词概括是什么?

    生:无己。

    师:对,没有自己,也就是我们道家所谓的无我无为。河伯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生:没有,因为他还会欣然自喜,但是他看到了海神,意识到了他要往无我的方向努力,所以觉悟了,知错就改。

    师:很好的概括,其实我们不妨把河伯回归大海的过程看做是一个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断消亡,去追寻无我大道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上的皈依,精神上的返璞归真。(板书 返璞归真)

    管中窥豹,看见的永远只是一斑,因此,要跳出节选文字,从《秋水》全文中去找找答案。此环节的设计主要围绕“仲尼和伯夷”这两个形象展开,因为许多学生对节选部分中这两者的形象是有误解的,学生将他们归类为“圣人、至人”,因而将“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这一类人归类为目光短浅的人,这与庄子的本意是有出入的,而秋水全文中有一段海神对仲尼和伯夷的评价,可以很好的拿来作为比较阅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伯夷、仲尼、河伯和海神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改变学生对“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的理解。其实这也是整本书阅读给我们的启示,对于人物、主旨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些选段,一定要带着一种广域视角,如很多学生对选段中的海神理解为一个沉默的智者,而在秋水全文中,话语最多的其实是海神,庄子并无意将他打造出一个大音希声的形象,而是要借助海神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

    以上两处设计笔者也遵循教材指导,从点到面,从节选之外的文字中去寻觅《秋水》的道家式注解。《秋水》(节选)所属的教学模块任务目标就指出:只要潜心其中,由流溯源,就一定能觅得学习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通过深入文本,追本溯源进行对比,在一些细节处、无疑处设疑,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用思辨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培养思辨阅读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当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已经从过去的三个维度发展到了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也指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思辨式思维,思辨式思维是最值得期待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抓住“无疑处”生发疑问,层层深入大胆剖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有时候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浙江湖州市双林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