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院系领导素质问题的思考
文/任玲+郝国强
摘 要:高校院系领导作为院系工作的一把手、学校行政工作的中流砥柱,在建设让人民满意大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素质的高低就成了作用大小的关键,“一家四者”是院系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需要从学校和院系领导自身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实现高校院系领导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院系领导作用素质提升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已成为党、国家和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愿景。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必须将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院系领导,作为院系工作的一把手、学校工作的中流砥柱,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从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院系领导素质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院系领导的职责与作用
高校院系是为实现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目标而设置的、具有专业特点的一级重要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组织。院系领导作为院系的负责人,承担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接受上级部门领导,保证发展的方向
院系作为高校的二级单位,必须接受校级部门的领导和监督,特别是在发展的方向问题上,必须接受校党委的领导,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这样才能从性质上保证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大学。院系领导作为院系与学校之间的中间人,承担着上传下达的职责,要主动就院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征求党组织的建议、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要向上级领导和部门汇报院系的工作,以便于上级领导和组织更好地决策;要积极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决定,保证院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管理院系内部事务,维护院系的稳定
从常规事务来说,院系内部事务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等。在新形势下,伴随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还要肩负起院系改革的重任,包括机构的调整、职能的转换、负责人的任命,专业、学科的调整、重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奖励机制的变革,师资队伍的管理培训等。当然院系领导对这些事情不可能事必躬亲,但必须从大的方向上进行管理和掌控,在原则问题上把好关,从而维护院系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保证院系的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建设人民满意大学的保证。
(三)加强与同行交流,促进院系的发展
高校院系组织是建立在学科、专业基础之上的,这客观上就决定了学术人员与其他大学相同学科人员的交流要多于与本校其他不同系科人员的往来。特别是伴随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院系专业必须打破地域的限制,主动加强同国内和国外知名高校同学科的联系,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并行的路线,才能实现学科发展上的突破。所以,院系领导必须不断与其他院校同行沟通,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和切磋,开展多方位的学术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本院系的发展壮大。
院系领导的素质
领导素质通常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必须具备的内在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基本能力。其中,既包括领导者的先天禀赋,又包括领导者后天通过接受教育、培养和自身努力学习、实践所获得的思想品德、知识才能、个性心理,以及所形成的观念、思维、作风、态度等。应该说,领导素质就是这些基本情况的有机整合。
既然院系领导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就必须重视他们的素质问题。当前我国高校院系领导的选拔条件,比较偏重于政治素养、管理素养,而对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的要求则相对较低。一些高校在选拔院系领导时,不是看他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是看他是否有平衡各种关系的能力,只要会搞关系,学术水平高低与否都不是问题。这是在领导素质上的本末倒置,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大趋势是不相适应的。
那么,院系领导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在笔者看来,真正优秀的院系领导至少应该做到“一家四者”:“一家”即政治家;“四者”即教育者、专业者、思想者和管理者。
(一)“一家”即政治家
所谓政治家,即院系领导能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自觉性和敏锐性,以及强烈的事业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院系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大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进而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思想环境。
(二)“四者”即教育者、专业者、思想者和管理者
1.教育者
所谓教育者,是指能够掌握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了解学科专业的情况和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特点,重视人才资源开发,能够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高校院系首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便是教育学生、培养人才,人们对大学满意程度的评判,也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察。所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院系领导不仅要教育好自己带的学生,而且更要负责领导设计整个院系学生的培养计划、了解掌控学生培养情况,并适时作出调整。院系领导只有具备教育者的素养,才能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使其他各项工作都服务于这一中心工作,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是社会需要的、人民满意的。
2.专业者
所谓专业者,即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某一领域有一定造诣,其学历层次、学术背景、学风修养等能够与其职位相匹配。
院系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大学二级单位,专业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它的特色。如果院系领导属于该专业的“门外汉”,完全不了解此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不能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顺势而为,其结果将会使学科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是倒退。所以,成功的院系领导必须是院系专业方面的佼佼者,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审视院系的发展,从专业的角度来规划院系的发展前景。
3.思想者
所谓思想者,即能够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用世界的和超前的眼光思考问题,具有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思想者,是作为领导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要驾驭全局,一是要有预见能力。预见能力是领导者根据已经认识和把握的客观规律,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事物作出高于现实、超前于现实的科学领导。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随机性和竞争性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剧烈得多,领导者具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和科学预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二是要善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大量的信息。三是要有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领导者的思维应具有敏捷和综合性的特点,应该是发散性的,思路开阔、反应敏捷、应变果断、多谋善断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是理性的、动态的、多向的,而不是经验的、静止的、单一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更新思维方式,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把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
4.管理者
所谓管理者,则是指具备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善于把普遍原理、上级政策与院系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调动广大师生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院系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其复杂性和难度也更大了。院系领导要胜任现代领导和管理工作,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管理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检验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领导工作成效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水平的高低,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最大。这就要求院系领导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现代科技知识,探索和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决策的客观性和稳定性,还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领导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要做人的工作则必须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即善于团结人的凝聚能力、带领群众一道前进的组织能力和化解各种人际矛盾的协调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院系领导还要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子、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从实际出发,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从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启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促进人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院系领导素质的提升
院系领导素质的提升,是一项系统而又长期的工程,需要从院系领导自身和学校制度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一)从院系领导自身来讲,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1.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当前高校院系领导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和理解党的十八大理论精髓。党的十八大报告,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我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学习领会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在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树立教育改革自信,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作引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2.丰富知识本领储备
应当看到,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无论是多年担当领导的老同志,还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新同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问题。因此,每个人都要切实重视自我学习,自觉形成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不断丰富自己在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储备,要在自己的知识规模和知识结构上、学习的质量和增量上都有提高。
3.提升管理决策能力
提升院系领导的决策能力,主要是落实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学院党委书记和学院(系)院长、领导班子成员间的关系,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学院党委书记和学院(系)院长之间、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有沟通交流机制、协调监督机制。对于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决策前书记和院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还要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
(二)从学校层面来讲,要从制度上进行保证
1.建立院系领导培训实践制度
首先,加大院系领导教育培训的力度,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在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其次,要根据增强领导能力的需要,全面加强院系领导特别是新进领导的实践锻炼,使其在实践中摸索提升。
2.构建院系领导绩效考核机制
将院系领导的贡献和实绩作为考核的核心依据,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优化院系领导素质结构提供客观依据。根据考核结果,把不适合留任的领导调整出去,选拔优秀的人才补充进来,实现领导岗位的有序更新。
院系领导是高校的中层干部,是学校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院系自身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只有按照“一家四者”的要求,不断提升院系领导的素质,才能保证院系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才能稳步提升,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才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景臣.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9):55-56.
[3]莫光辉.高校院长行政管理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04):19-22.
[4]朴雪涛.中国大学系主任角色行为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07):25-27.
[5]周烈.论高校领导干部素质与高校的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02):40-42,46.
[6]姚志平.观念更新与高校领导干部素质养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39-41.
[责任编辑:于 洋]
摘 要:高校院系领导作为院系工作的一把手、学校行政工作的中流砥柱,在建设让人民满意大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素质的高低就成了作用大小的关键,“一家四者”是院系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需要从学校和院系领导自身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实现高校院系领导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院系领导作用素质提升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已成为党、国家和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愿景。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必须将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院系领导,作为院系工作的一把手、学校工作的中流砥柱,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从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院系领导素质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院系领导的职责与作用
高校院系是为实现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目标而设置的、具有专业特点的一级重要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组织。院系领导作为院系的负责人,承担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接受上级部门领导,保证发展的方向
院系作为高校的二级单位,必须接受校级部门的领导和监督,特别是在发展的方向问题上,必须接受校党委的领导,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这样才能从性质上保证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大学。院系领导作为院系与学校之间的中间人,承担着上传下达的职责,要主动就院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征求党组织的建议、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要向上级领导和部门汇报院系的工作,以便于上级领导和组织更好地决策;要积极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决定,保证院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管理院系内部事务,维护院系的稳定
从常规事务来说,院系内部事务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等。在新形势下,伴随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还要肩负起院系改革的重任,包括机构的调整、职能的转换、负责人的任命,专业、学科的调整、重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奖励机制的变革,师资队伍的管理培训等。当然院系领导对这些事情不可能事必躬亲,但必须从大的方向上进行管理和掌控,在原则问题上把好关,从而维护院系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保证院系的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建设人民满意大学的保证。
(三)加强与同行交流,促进院系的发展
高校院系组织是建立在学科、专业基础之上的,这客观上就决定了学术人员与其他大学相同学科人员的交流要多于与本校其他不同系科人员的往来。特别是伴随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院系专业必须打破地域的限制,主动加强同国内和国外知名高校同学科的联系,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并行的路线,才能实现学科发展上的突破。所以,院系领导必须不断与其他院校同行沟通,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和切磋,开展多方位的学术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本院系的发展壮大。
院系领导的素质
领导素质通常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必须具备的内在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基本能力。其中,既包括领导者的先天禀赋,又包括领导者后天通过接受教育、培养和自身努力学习、实践所获得的思想品德、知识才能、个性心理,以及所形成的观念、思维、作风、态度等。应该说,领导素质就是这些基本情况的有机整合。
既然院系领导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就必须重视他们的素质问题。当前我国高校院系领导的选拔条件,比较偏重于政治素养、管理素养,而对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的要求则相对较低。一些高校在选拔院系领导时,不是看他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是看他是否有平衡各种关系的能力,只要会搞关系,学术水平高低与否都不是问题。这是在领导素质上的本末倒置,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大趋势是不相适应的。
那么,院系领导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在笔者看来,真正优秀的院系领导至少应该做到“一家四者”:“一家”即政治家;“四者”即教育者、专业者、思想者和管理者。
(一)“一家”即政治家
所谓政治家,即院系领导能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自觉性和敏锐性,以及强烈的事业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院系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大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进而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思想环境。
(二)“四者”即教育者、专业者、思想者和管理者
1.教育者
所谓教育者,是指能够掌握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了解学科专业的情况和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特点,重视人才资源开发,能够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高校院系首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便是教育学生、培养人才,人们对大学满意程度的评判,也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察。所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院系领导不仅要教育好自己带的学生,而且更要负责领导设计整个院系学生的培养计划、了解掌控学生培养情况,并适时作出调整。院系领导只有具备教育者的素养,才能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使其他各项工作都服务于这一中心工作,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是社会需要的、人民满意的。
2.专业者
所谓专业者,即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某一领域有一定造诣,其学历层次、学术背景、学风修养等能够与其职位相匹配。
院系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大学二级单位,专业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它的特色。如果院系领导属于该专业的“门外汉”,完全不了解此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不能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顺势而为,其结果将会使学科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是倒退。所以,成功的院系领导必须是院系专业方面的佼佼者,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审视院系的发展,从专业的角度来规划院系的发展前景。
3.思想者
所谓思想者,即能够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用世界的和超前的眼光思考问题,具有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思想者,是作为领导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要驾驭全局,一是要有预见能力。预见能力是领导者根据已经认识和把握的客观规律,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事物作出高于现实、超前于现实的科学领导。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随机性和竞争性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剧烈得多,领导者具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和科学预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二是要善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大量的信息。三是要有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领导者的思维应具有敏捷和综合性的特点,应该是发散性的,思路开阔、反应敏捷、应变果断、多谋善断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是理性的、动态的、多向的,而不是经验的、静止的、单一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更新思维方式,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把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
4.管理者
所谓管理者,则是指具备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善于把普遍原理、上级政策与院系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调动广大师生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院系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其复杂性和难度也更大了。院系领导要胜任现代领导和管理工作,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管理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检验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领导工作成效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水平的高低,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最大。这就要求院系领导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现代科技知识,探索和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决策的客观性和稳定性,还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领导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要做人的工作则必须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即善于团结人的凝聚能力、带领群众一道前进的组织能力和化解各种人际矛盾的协调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院系领导还要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子、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从实际出发,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从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启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促进人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院系领导素质的提升
院系领导素质的提升,是一项系统而又长期的工程,需要从院系领导自身和学校制度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一)从院系领导自身来讲,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1.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当前高校院系领导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和理解党的十八大理论精髓。党的十八大报告,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我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学习领会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在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树立教育改革自信,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作引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2.丰富知识本领储备
应当看到,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无论是多年担当领导的老同志,还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新同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问题。因此,每个人都要切实重视自我学习,自觉形成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不断丰富自己在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储备,要在自己的知识规模和知识结构上、学习的质量和增量上都有提高。
3.提升管理决策能力
提升院系领导的决策能力,主要是落实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学院党委书记和学院(系)院长、领导班子成员间的关系,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学院党委书记和学院(系)院长之间、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有沟通交流机制、协调监督机制。对于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决策前书记和院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还要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
(二)从学校层面来讲,要从制度上进行保证
1.建立院系领导培训实践制度
首先,加大院系领导教育培训的力度,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在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其次,要根据增强领导能力的需要,全面加强院系领导特别是新进领导的实践锻炼,使其在实践中摸索提升。
2.构建院系领导绩效考核机制
将院系领导的贡献和实绩作为考核的核心依据,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优化院系领导素质结构提供客观依据。根据考核结果,把不适合留任的领导调整出去,选拔优秀的人才补充进来,实现领导岗位的有序更新。
院系领导是高校的中层干部,是学校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院系自身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只有按照“一家四者”的要求,不断提升院系领导的素质,才能保证院系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才能稳步提升,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才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景臣.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9):55-56.
[3]莫光辉.高校院长行政管理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04):19-22.
[4]朴雪涛.中国大学系主任角色行为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07):25-27.
[5]周烈.论高校领导干部素质与高校的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02):40-42,46.
[6]姚志平.观念更新与高校领导干部素质养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39-41.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