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谭良生

    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的逻辑性。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就会清晰、流畅;思维混乱,说起话来就会词不达意,写起文章来就会前言不搭后语。学习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使用概念和进行推理的本领,让我们在说话、写文章以及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时做到概念明确、命题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因此,语文教与学都和逻辑学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学科素养”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逻辑思维则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内容。再者,发展逻辑思维是重要的“课程目标”。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通过新课标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目标层面中提出发展逻辑思维的要求,它不仅是文献纲领式的落实,更是我们学生生命成长和思维进步的能力体现。那么,具有高中教学“指挥棒”作用的高考命题,是如何落实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的呢?

    近几年来,随着研究语文高考命题的不断深入,语文高考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为一种明确而普遍的认识。2017年全国卷第21题直接考查逻辑推断,第一次明确告诉考生,语文高考要考逻辑思维能力,显然是中国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进步,这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它可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以往被忽视的要义与途径。

    刚刚结束的2019年高考,没有延续2017年直接对逻辑思维的考查,那么,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剖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本题正确选项为B。A项,据材料第②段“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一句可知,“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与“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是必要条件关系,而A项中的“就能”变成了充分条件关系。再者,原文“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与“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也并非等同含义。C项强加因果,原文④段“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说明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D项据第⑤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可知“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是不合事理的。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判断。选项对原文进行了“变形”,“变形”之后,是否符合原意,看什么?看逻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本题正确选项为D。这道题延续了近几年的考点,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论证的分析。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逻辑推论的把握程度。原文第①段用设问的形式点明论述话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是提出问题。第②段说明当下时代变化超乎艺术家的想象,艺术家难以理解“更深层的东西”。属于分析问题。第③段从碑文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得出“更深层的东西”指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仍是分析问题。第④段讲作家应与人民建立深切的情感关系,以人民为中心。依然是分析問题。第⑤段讲作家与艺术家应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是为解决问题。因此,A项是正确的。第②段是对当下创作的分析,第④段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所以B项正确。C项则考查了文章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第③段的碑文内容是为了回答前文的“‘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是“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据。所以C项正确。D项偷换概念,第⑤段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精品就是表现“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而不是简单地“正面人物的塑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本题正确选项为A。A项为治理工作中的脱水,不属于修复工作;B、C、D三项均属于修复工作。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本,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把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C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本题正确选项为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据材料三可知纸浆补书机修补法是修补书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在理解语言时,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得信息,有效地筛选信息,比较和分析其异同;能清晰地解释文本中事实、材料与观点、推断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推论的合理性,或揭示其可能存在的矛盾、模糊或故意混淆之处等;能依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信息、观点的真实性、可靠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并逻辑清晰地阐明自己的依据;能从多篇文本或一组信息材料中发现新的关联,推断、整合出新的信息或解决问题的策略、程序和方法,并运用于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能围绕某一方面的问题组织专题探讨,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论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甚至是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类文本阅读,都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这一“抓手”。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本题正确选项为D。联系后文“音量小”来看,“音量小”是大家评价的对象,所以排除A项;再结合“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的句式特点,选D最恰当。解答此题,就要求考生能够联系前后文所提供的信息,找到突破口。这就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从一组信息材料中发现关联的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本题正确选项为C。“使得它是”动宾搭配不当,排除A与B项,且A项的关联词位置不当,使得后一句的“使”没有主语;D项,“因为”作为表原因的介词置于句首,使得整个句子没有主语。语病句,虽然不一定就是逻辑错误,但是,一个句子是否通顺流畅,必然涉及语言逻辑,无论是从语法的角度,还是从语意的角度,都应该符合一定的逻辑。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 ①?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 ②? ,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細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 ③?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能力,又考查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综观全文,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语和相关信息提示,准确地进行补写:据前文,得出填句子还是短语;看后文,得出具体的内容。第①空,据“所以”一词可知,应填一个句子,且通过把前句压缩,一定与“压力”“脂肪细胞”有关系。再结合后句应填“压力与肥胖有某种关系”之类的话,但很容易误写成“压力与肥胖成正比”,因为后一句没有这种关系,只表明彼此“有联系”。第②空应填一个动词短语,与“在糖皮质激素水平”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参照后句“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可。第③空应填一个名词短语,与“非常重要”形成完整的句子,结合“可见”这个总结语,与后文的“夜间……”说明应填“压力的时间”之类的名词短语。这实际就是一种根据前后文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推理的过程。因此,解决这种题目,逻辑思维起了关键作用。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今年是一种“回归”。要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排除干扰信息,如“传统观点”与表示信息来源的“英国杜伦大学证实”之类的次要信息。其次,找到主要信息,“谁干什么”或“发生什么事”,综合材料得出主要信息: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研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得出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提取主要信息,进一步压缩: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研究古陶瓷器残片,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整合词语,再进一步压缩:中英联合研究表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这类题目看似与逻辑思维不大相关,但是,这需要“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得信息,有效地筛选信息,比较和分析其异同”,逻辑思维能力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条件。具备了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准确找到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干扰信息,哪些是关键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現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作文题,在紧贴时事、关注现实、弘扬主旋律方面,延续了全国卷Ⅰ以往的风格。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看,此题依然考查考生能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否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能否用发展、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是说,在审题时材料中的 “劳动太占时间论” “劳动交给人工智能论”“花钱雇人论”这些看似可以反驳劳动观的看法,如何思考?是不是一棍子打死?显然不是。因为材料第一层中的“劳动”概念与第二层中的“劳动”概念是不同的:第一层中的“劳动”是广义上的劳动,泛指一切的劳动或劳作,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手段。而第二层同学们不同看法中的“劳动”显然是指狭义的概念,其内涵是指“体力活”,而且这个体力活是被赋予了用于说教的道德价值的。这样一来,考生对劳动价值的探讨被逼到了单维狭窄的区域里去了,劳动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与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特殊意义就会被有意遮蔽而不能进入到写作范畴。因此,要写好这篇高考作文,首先就要能够辩清“劳动”的概念。

    其次,要注意“写一篇演讲稿”的文体要求,要求考生有明确的文体意识,演讲稿与一般的议论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要求语言口语化,生动感人,要有鼓动性,要有针对性、现场感,而且对文章的逻辑性要求也更高,必须做到思路清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在表达时,讲究语言运用,追求独创性,力求用不同的词语准确表达概念,用多种语句形式表达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喜欢尝试用多种文体、语体、多种媒介,多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追求表达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生动性。

    事实上,事例的堆砌,观点的苍白,分析过程的简单随意,是我们目前很多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主要特点。究其原因,不仅与我们的学生生活经历的单薄和思维的单一有关,还与我们在平日里的教学中缺乏相应的议论文的写作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较少有关。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育可以从概念分析入手,确定一篇议论文的核心概念是保证文章说服力和思维流畅性的关键。只有抓住了核心概念,才能在行文中展现出强大的逻辑力量。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事物,因而概念有自身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就构成了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是逻辑思维的出发点。

    然而,正如细胞不等于我们的器官和身体一样,概念也不能代替整个逻辑思维。有了概念,还只是为判断和推理奠定了一个基础,有必要学习判断和推理等知识。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也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再者,议论文写作,推理能力异常重要。论证的过程,也就是推理的过程。因此,要教会学生遵循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学会简单逻辑推理(全称与特称、肯定与否定、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因果联系推理)、学会三段论推理等等。

    逻辑思维与高中语文学习联系紧密,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都有所涉及。加强学生的理性精神培育、逻辑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势在必行。甚至可以在中学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在高中语文科目中开设逻辑学选修课,确定教材、保证课时。

    [作者通联:江西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