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

    马龙强

    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中的“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呢?笔者发现不少译本的译法并不统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1)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人。(2)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

    那么,这两种翻译到底哪一种比较合理呢?我认为应该取后者。分析如下:

    第一种翻译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译的,表面上读起来很通顺,但如果放到全文中去考察,就会发现不妥。因为按照这种译法,文中的客人就不只一位,而实际上本文采用的是主客问答式,只有苏子与客二人,而且据考证这位客就是苏轼的好友杨世昌道士。由此可见,第二种译法是正确的。

    其实,这句话是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句式的一种,常见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以下几种:

    ①中心词+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中心词+之+定语+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

    ③中心词+而+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④中心词+之+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这几种格式中虽然没有包含本文所探讨的句子类型,但也应该是定语后置的一种变式,即“中心词+有+定语+者”。如:楚人有涉江者。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使同行们注意到这类句子,并向学生加以强调。

    (作者单位:滕州一中)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