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育开展策略
岳静
【摘要】小學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艺术气质,让学生了解美术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历史文化,熏陶学生的艺术灵魂;让学生们在美术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热爱美术的学习,感受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丰富情感,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更多心灵的滋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情感认识
艺术教育特别强调,对于人的情感的激发和熏陶,去连接人的情感,让人明确态度,这样才能更加自如地处理社会的各种事务。艺术教育活动包括音乐和美术。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明确审美的标准,当有了合适的标准以后,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学生才有一个评估的依据,才能根据自己的评估去考量这是否与自己的标准相符,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笔者认为,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多点整合,多层推进,能有效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
一、教师要有效地强化情感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每一位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小学美术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很多的情感体验,所以如果说在小学美术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就要抓住这些教育的奇迹,让学生明确情感从何而来,情感与什么有关系,自己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等等,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引导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在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主体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他们能够去观察思考和体会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美术活动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通过自己所建构起来的审美标准去评估这个世界,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因此,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学习的主人的身份,具有自己的主人的身份,才能有更加强烈的体会,才能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的特点。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也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情感在师生之间的流动。教师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会让学生内心感到非常温暖,这些都是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交流,也是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纽带。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给予他们用心的呵护,要让学生无忧无虑地健康快乐成长。
二、教师要科学开展美术课堂上的评价活动,用评价来融合情感教育内容
情感的体验与想法信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这些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来进行。美术欣赏课是我们经常要完成的教学活动,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也会通过发表自己的点评内容来引导学生形成相对比较科学的审美态度。学生在看到某些美术作品的时候,虽然不懂得什么评价标准和审美原理,但是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直观的情绪感受,这也说明美术作品可以很好地连接人的内在的情绪情感,有的时候无法用语言进行描述,也无法用态度进行定义。然而,教师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美术欣赏和学习的思路。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积极肯定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学生内在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然后在教师对作品的评价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相对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作品,并且在以后的表现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三、结合情感教育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认识
小学生词汇量相对比较贫乏,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他们有着很多的情绪情感体验,然而却并不注意,也没有特别地用语言将其描述出来。而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去捕捉这些细节内容,让他们在捕捉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情感产生的情境背景和思想认识等来加深对于情感本质的理解。过于理性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忽视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其实,情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虽然看起来情感产生的时候非常快,非常迅速,好像没有跟任何其他的事物产生联系,然而仔细回顾,情感都与情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人们对于情境的解释,更是直接触动了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将科学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加强自我觉察,培养他们的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让他们从情绪情感调控方面不断提高自我能力,让学生们从美术课堂上可以获得健全的人格。所以,情感教育是一条重要的纽带,只有让学生了解它的来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让学生的心态逐渐成熟,更加理性,能够更好地处理自身矛盾。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健康积极人格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们在情感教育的滋养之下,成为一个情感和理性兼具的人,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王铖.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质量探索,2016,(06).
[2]徐英.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