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办园理念探索全人教育课程
白丽萍
教育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做决定,树立独立的人格,培养孩子处理未来人生道路上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如此,孩子就要学会做童年的主人,学会自立。教师就是帮助孩子在每天的生活和学习中实现真正的自愿、自主、自由。幼儿园需要不断审视体现自主教育思想的办园理念和育人目标,积极探索以幼儿发展為本的自主教育过程,帮助幼儿获得有益于一生发展的良好学习品质,拥有一个有意义的、幸福的童年。
一、凸显办园理念和育人目标
(一)确立办园理念
“任何学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个适应时代潮流和教育发展方向的先进理念作支撑。”办园理念既是对幼儿园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下教育形式的思考,促使幼儿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园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师发展规律,基于园所实际,确立了“自然、自主、自立”的办园理念。
“自然、自主、自立”是一个基于教育规律、知识的完整链条,是一个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熏陶到内化的动态过程,既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这源自我们对中西方教育理论和思想的理解与借鉴、对当下教育形式的把握、对未来教育方向的判断;源自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关注,尤其是对幼儿成长规律的尊重,对教师发展规律的重视。
(二)确立育人目标
育人目标是对办园理念的践行。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和反思,我园最终确立了“从生活开始、用文化浸润、养生存潜能、育幸福人生”的育人目标。
1.从生活开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内容。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生活,教师的教育内容也是来自生活。幼儿教育是从生活开始的,一方面,它遵循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也有模仿自然规律的一面;另一方面,它受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必须遵循生活发展规律。具体到幼儿的培养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的设定上以现实生活需要为基本目标,以现实条件供给为基本保障,以生活化的场景及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儿童,促进其发展。
2.用文化浸润。儿童是自然之子,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成长和发展必然是社会文化雕琢的产物。因此,我们提出了“文化浸润”,厚植儿童发展文化,塑造可以支持儿童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园所文化氛围。我园的园所文化扎根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现在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播是潜移默化的,文化的接受是逐渐濡化的,文化的吸收也是点滴渗透的。用文化的方式教育儿童,强调的是氛围营造、浸润濡化,让幼儿学会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3.养生存潜能。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提升其生命意识,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系统地向幼儿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从而促进幼儿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4.育幸福人生。人们只要顺天性、遵规律、会生活、强技能,自然就能收获到幸福。培育幸福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既包括孩子的幸福,也涵盖教师的幸福和更多家庭的幸福。我们着重引导幼儿感悟幸福、理解幸福、珍惜幸福、创造幸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累积幸福,成为一个内心富足且充满爱心的人。
在办园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积极营造开放、自然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自然天性,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积极实施探索多元化、自主化的生态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师幼积极互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都能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构建自主性整合课程
办园理念和树人目标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呢?也就是说,教育实践或者课程要围绕它们来组织和实施,将抽象的理念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程内容。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让幼儿开始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将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与我园自主教育相整合,我园最终确定了:只有让儿童学习真正发生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才是符合儿童的教育。
为此,我园着眼于自主探究、自主构建、自主展示的幼儿发展内在需求,研发了自主性区域活动课程和自然生态教育课程并重的整合课程。课程设置突出“自主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构建一个融学科体系、社会生活和儿童经验于一体的课程结构,兼顾领域、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求,实现了幼儿社会性与个性化的统一。
(一)自主性区域活动课程,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给予、直接灌输的,而是通过自己独一无二的学习探究获得的。在自主性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积极、主动、富有探索性的游戏环境,投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材料,观察幼儿最自然、最真实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的需求、兴趣、能力与发展,给予适宜的引导,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充满想象、乐于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在班级活动区域或幼儿园公共区域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我规划进区路线,自主选择探究内容,自由操作活动材料,积累游戏经验,通过语言进行梳理,让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知识建构、经验建构、规则建构的重要载体。
(二)自然生态教育课程,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中国哲学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前沿教育理论在核心价值上的共识。我园注重游戏与课程相融共生,设置了包含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在内的生态教育课程。如此,让幼儿直接走进大自然、大社会,重视游戏对幼儿教育发展的作用,强调幼儿主动学习过程,让幼儿由无拘无束的自然人向幸福的社会人过渡,最终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1.走进自然,学会生活。我园在自然生态教育中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案例1:大树的秘密
在参与种植、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活动、游戏、学习也就开始了。户外活动时,大班幼儿对“幼兒园有多少种树”“每种树有多少棵”两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教师了解到幼儿的需求后.给予了他们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请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经过集体研讨,孩子们决定分组完成任务。他们自主选择组长(轮流当、石头剪刀布、自荐等),再由组长进行分工,有的组员负责记录,有的组员负责数树。数树过程中,孩子们分不同区域对树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然后,组长将结果分别记录到数据汇总表上。如果出现记录和结果不符的情况,组长还会派组员再去验证。最后,由小组代表总结他们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现在,孩子们对幼儿园有多少种树、每种树有多少棵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还观察到了乔木与灌木的区别。
虽然本次活动的出发点是幼儿对自然环境产生兴趣,但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分工合作中懂得了如何领导和服从,提高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走进社会,学会生存。自然生态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强调,幼儿要学习生存知识,保护和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园每学期都会综合周边资源,组织幼儿到附近的超市、自然博物馆等地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不断发展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案例2:爱环境
每年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我园都会发出倡议书,鼓励幼儿低碳出行。学习垃圾分类。师幼还共同绘制以“保护地球、节能环保”为主题的宣传画。孩子们一个个变身为小小宣传员,走上街头,将宣传海报分发给更多的人,将环境保护活动从园内延伸到了园外。
从小爱到大爱,幼儿在此过程中学习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培养了综合素质,满足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关爱健康,尊重生命。自然生态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就是让每一位教师和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我园提出了“运动改造大脑”的理念,将脑科学运用到体能锻炼活动中,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发展其各方面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我园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能运动活动,如幼儿趣味足球运动、每日晨间户外体能大循环运动、大型体育器械锻炼、徒手操、器械操,以及春季徒步、夏季打水仗、冬季玩雪等季节性运动,不断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促使其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此外,我园还将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常态化,每月组织幼儿开展一次防火、逃生演练;每年四月份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我园各班还会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主题活动、家长安全培训等,帮助幼儿及其家长了解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
“育幸福人生”,不是一个内容或一种方法,它更多的是一种观念,是回归教育本原的一种追求。我们希望儿童在幼儿园是陕乐的,他们是幼儿园的主人,更是童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