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探析

    朱襄来

    

    摘 要:物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效学习的实现,要求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解题技巧的形成,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本文以“力的分解”学习为例,从高中生的学习体验出发,就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力的分解”学习效果,做了如下具体探究,为“力的分解”学习提供经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 力的分解; 问题;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7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24-001

    力的分解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物理学习中,“生活惯性”思维的影响,往往干扰学生力的正确分解。对于相似的情境,以惯性思维方式进行力的分解,易出现错误。看似相同的内容,实质上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在对力的分解中,要理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力的情境分析,实现对力的正确分解。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实现拓展应用,灵活变通,形成学习技巧。现将力的分解作如下探究。

    一、“相似”情境,力的不同分解

    在力的分解中,情境的“相似”,往往会对力的分解形成干扰,惯性思维的切入,易造成力的不正确分解。学习的思维视角比较狭窄,力的作用效果易出现“臆想”情形。因此,在“相似”的情境之中,也许力的分解截然不同,仍需立足力的实际作用,实现力的正确分解。如下图1所示,物体静止于斜面之上,挡板分别沿竖直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力的情境十分相似,但挡板的放置不同,其在力的分解中,F1的作用效果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在力的分解中,要认清楚力的情境,让力的分解能够形成正确的作用效果。力的分解,难点在于如何对力的情境有所认知,通过力的效果分析,为力的分解创造条件,实现力的正确分解。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善于总结知识,提高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善于灵活变通,基于实际受力情况,建立对力的分析与分解,这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知识有效应用的保障。

    不同的状态,力的分解不同,需要基于运动情形,将力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力的分解之中。如下圖2所示的两种情形:1)滑块与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2)光滑的斜面与滑块一起沿着水平方向做匀加速度。在对两种情形的分析中发现,其力的分解F1不同。若图(b)的分解也如图(a),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滑块水平方向的加速度需要力的作用。因此,在力的分解学习中,要善于思考,从不同情境、不同情形中,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进而实现力的正确分解。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基于不同状态下的力的受力分析及分解,是提高学校效率与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力的分解”的知识要点。

    二、善于多视角,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分解,要求从多视角的思维上,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能够通过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实现对不同力的正确分解。首先,对力的认识要清楚,并建立坐标体系,基于不同力的分解与合成,对力的作用效果有更加清楚的体验;其次,要跳出常规力的分解“套路”,要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确保力的准确分解。在静止的斜面上,放置的滑块与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在对其受力分析中,可以建立如图3(1)的直角坐标系。该受力分析下力的分解与合成比较常规,但在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中,可以建立如图3(2)的直角坐标系,受力分析及力的分解不同,但最终的作用力效果一致。这就是为了说明力的分解不能拘囿于一个受力方向,应基于多纬度的受力分析及分解。在学习实践中,由于惯性学习思维,面对受力分析及分解,缺乏变通与灵活处理,反而影响了力的分解的正确性。

    在“力的分解”学习中,力的抽象性往往影响学生的分解效果。为此,在进行力的分解中,一是要整体受力分析,通过不同思维层面的实践,对不同维度上的力进行受力分析及分解;二是要灵活运用知识,从实际出发,感受力的效果,这是“力的分解”的重要元素。三是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应用中体验到“力的分解”的学习乐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虽然力的分析比较枯燥,但在学习中应建立良好情感,主动分析与探究,从多维视角,确保力的分解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秦天舒.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2]王金贵.高中物理关于力的分解实例解析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18(12)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