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养融合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设计
毕志强
摘要: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随着国情快速增长,进而加快创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逐步成为社会的焦点。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针对老年人的智能设备,同时基于相关政策与互联网+的支撑下智能居家养老的概念蓬勃向上。本文主要对智能设备与智能空间进行整合,通过智能老年人产品、智能空间监测设备、无线网络和大数据库等构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体验是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核心。服务平台通过对老人的身体健康、室内生活、室外出行等进行智能化的监测,从而构建一个智能居家养老的服务蓝图,实现老年人不受环境束缚,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关键词:养老设备 智能居家养老 服务设计 服务蓝图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IR: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1-0036-02
引言
在就近的全球人口普查中,发现全球65岁以上人口约6.17亿,占全球总人口中8.5%;预计到2050年,65岁以上的老人占全球总人口的17%。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预计将从2015年的1.26亿增至2050年的4.47亿。我国由于国情不同致使老龄化速度要高于部分发达国家,我国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至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6%,老年人口总数达到2.21亿,而到2020年约占总人口的18%,总数达到2.43亿。在“9073”的政策方针中,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提供了更多的养老选择,但以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依旧占到90%,如图1-1所示是我国目前养老形式分布图。基于智能养老的理念,将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可实现老年需求和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老年人在家中养老的服务问题。
一、居家养老模式
(一)养老服务的节点分析
我国现有的各种养老服务业是由传统的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发展而来的,它同时兼有公益福利性和市场性的特点。目前居家养老模式是以社区生活为依托,以居家生活为其核心,以专业化的服务为依靠,为在家中生活的老龄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社会化服务。服务的内容主要有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日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护理平台;另一种是上门护理,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老年人提供关怀。形成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统一,同时构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也成为当下的政策目标并给予大力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老龄事业发展中提到,建立完善居家养老的支持政策,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如图1-2所示。
养老功能要具备全方位性,在养老体系中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1.物质经济上的衣食住行等供养需求;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医疗看护需求;3.精神层面的需求,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以及情感上的慰藉、精神生活娱乐和老龄教育等;
(二)我国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居家养老区别于社区养老,其发展的进程上又依托于社区养老,并且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2.居家养老的观念相对落后,相关养老服务的意识较为薄弱;3.我国的养老政策正在改革,养老仍以社区服务为主,发展在总体上仍属于政府推动型,养老服务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4.由于养老产业所形成的经济链尚未完善,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有限,资金严重缺乏;5.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在部分设施的设计上不够完善,还存在以下问题:①老龄服务设施不够齐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②老龄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使用域值小,适用性较差;③基础设施配备较为单一,各设备交融性较差。
二、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设计
(一)智能化养老模式
智能化的居家养老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体感交互技术等手段,将感应模块嵌入智能养老设备,实现对老年人的远程关怀。随着老年人产品的不断出现,居家养老模式在智能設备的辅助下越发活力与成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未来的服务方式打造了无限可能。如图2-1所示,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
1.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养老住宅的空间再设计;
2.智能养老设备,可以对老人进行亲密的检测与接触;
3.与老人有着合作关系的社区医院或附近疗养医院;
4.大数据处理中心,对老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存储并进行数据分析,以时间轴的方式对老人进行关注。
(二)智能家居空间的服务
目前居家养老住宅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住宅空间结构较为单一,私密性好的住宅同时降低了老人的邻里交往与沟通,导致老年人产生孤独,缺少安全感;
2.住宅设计仅满足购房者的要求。当住宅伴随用户进入老年期后,住宅空间改造难度增大;
3.室内相关的建筑配件、设备、装修材料等不能满足老年人心理与生理需求的变化等。
以信息技术与信息可视化相互结合:
在智能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设计将依托现有科技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并充满关怀环境,在居家养老模式下的智能住宅系统也会摆脱复杂的操作过程,用最简单的方法去感知老人的状态。
智能家居空间包括公网、专网、硬件、软件四部份。通过硬件与软件的交互设计,可以将住宅空间针对不同功能而行进单独提取与检测,并通过公网与专网进行数据的传输与分析,对异常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或报警,更好地实现智能家居的智能化和人性化功能。
(三)智能养老设备的服务
智能住宅网络技术的首要发展条件,就是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通过住宅内部的网络可以传递信息服务。在安全方面利用GPS定位技术,实时掌握老人的位置,不再担心老人的走失或迷路,老人摔倒或突发病症时,一键紧急发送SOS求救信号。当老人的心率脉搏异常时养老设备会主动报警,确保家属或医护人员及时到位,为老人解除生命健康的安全隐患。
基于多种智能电子感应传感器,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进行自动监测,通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PC端,将检测到的日常作息规律、脉搏数据、睡眠状况、活动量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直观地实现对老人的健康监护。
三、医养融合的智能养老系统构建
(一)基于服务设计进行医养融合
马格教授指出,“服务设计是在复杂的系统中编排了流程、技术和交互,目的是为了利益相关者创造共同的价值。服务设计采用的设计流程和方法,以创建从用户的角度和用户价值来看的易用的、可用的和期望的服务,而不同于供应商视角。”这指出了服务设计实际是一种价值共创的行为模式,核心是用户体验。服务设计强调用户的参与、用户的理解和用户语境,其中也包括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参与者,并把这些内容转化为服务系统的设计。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并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全面改革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在养老市场打开后,社区医院从功能到结构,以及目前国家就医状况都将是一个必然环节。社区医院在社区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都是不可回避的服务重点。通过社区医院可以為各种大型医院分担压力,缓解目前就医难的问题。社区医院可以对社区附近的用户创建医疗资料,并与大型医院进行合作,及时向医院发送病人资料帮助医院进行分析并删选主要救治病人。
社区医院的功能也应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改变并扩充,分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图3-1所示。
(二)社区医院合作养老体系
老人年迈体弱、行动不便,日常生活逐渐面临更多的困难,而当下社会城市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无暇对老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当老人摔倒或突发病症时可以直接呼叫社区医院直接进行上门服务,社区医院可以通过智能养老设备传过来的数据进行健康分析,通过专业的医师为老人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健康护理,提供基本的疾病预防、诊疗、保健和健康服务,并对患者进行及时、连续、长期的服务。社区医院将及时准确地接收老人的求助和健康的信息,并就近就快地上门服务。
(三)数据库
社区医院成立的大数据库,数据库的存在将会对附近的老人进行单体的数据入库,对老人不同时间段的健康资料、平时的入户服务或定期体检等健康信息进行录入。随着稳定长期的数据增加,实现预防性和发展性方面的服务,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网,为居家老人建档立案,后台服务中心可以更准确地对老人做出诊断,全面提高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
(四)情境感知的智能养老系统
一个具备情境感知的系统是说它能够汲取、诠释与使用情境的信息,并且调适它的机能,提供给用户或被从事的任务。建筑物四周充满着人、事、时、地的情境信息,信息在情境空间中又存在着无数个传递节点,其节点足以构建拟神经元般的逻辑,通过感应模块对节点数据进行接收并分析,按照情境准则处理信息,以实现情境感知的机能。智能设备在情境感知的机能下是可调适的,能够以用户经验为导向,主动与被动式的情境感知机能可以满足用户与环境动态的变化,并且反映情境的需求。通过以社区医院为主,智能养老设备、智能养老空间为辅打造一个可感知的情感系统,使老年人在无形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注。
结论
纵观“智能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龄用户需求,均离不开基本生活、医疗服务、亲情沟通这3个方向。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这3个方向需求将进一步融汇、整合。各种形式的可穿戴技术也将会藉由传感器融入到更多的生活产品中,与智能家居、移动终端共同构成立体的数据信息网,既方便了老龄用户的生活,又成为其与外界进行联络的工具。智能居家养老是未来的进程,一个良好的服务系统需要符合时代的进程。人造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诸如医疗健康这样庞大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服务蓝图级的方式进行设计、梳理和重构物质和非物质世界中复杂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