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网络安全
摘 要 网络在发展,安全在升级,维护网络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每一个中国网民都应认识身边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助推中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关键词 安全 意识 网络
作者简介:蒋昕呈,中共晴隆县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22
安全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安全,一切都是虚幻。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它们正在改变着国家安全的概念,使得今天面临的安全问题有了新的范畴,其中作为新时代代表的网络安全问题影响尤为显著。作为发展中国家,全面认识网络与安全的关系,努力建设形成有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网络安全观尤为重要。一、安全与网络安全
(一)安全
360百科这样解释安全,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即是说安全小道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道指国家安全、环境安全等。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事物都有两面性,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实中,个人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有限的,个人认为对的不一定对,认为安全的不一定安全。比如地震、洪水、火灾等引发的不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人无法控制的,是个人不能解决的,需要国家的合力。
(二)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受保护,连续可靠的正常运行,不因偶然因素而中断服务。研究网络发展史会发现,网络的出现是为保障国家、人民更加安全,是为预防可能出现的核危机由人所研发为人所使用的,最初是出于军事的目的,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商业的元素开始加入,逐渐发展成为了今天这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物体,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和优势在给大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威胁,一些组织利用网络的特点,对他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颠覆,进行窃密和破坏分裂活动,由此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二、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53.2%,就是说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由“报告”给出的数据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但大不代表强。中国互联网融入世界以来,部分网站页面被劫持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这几乎都是由于境外服务器对我国境内部分递归域名服务器投毒所致。比如1998年6月爆发的CIH病毒,2006年10月爆发于中国武汉的熊猫病毒,2017年5月爆发的wannaCry“想哭吗”比特币勒索病毒。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虽被一些大国冠以网络大国的名号,但其实还名不副实,中国是网络使用的大国不假,但中国不是一个生产网络技术的大国。
(一)来自境外的网络挑战
互联网是在西方发明的,从发明之初到现在,西方国家一直占着领先地位,鼓吹“互联网自由”, 向世界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攻击他国的互联网审查制度,一度想把自己制定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以期改变他国三观,达到冲击和解构他国政治制度的目的。网络具有的自由行,开放性特点,使得对网络信息进行封锁几乎不可能,这就使得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和邪教组织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从而达到分裂国家、颠覆政权、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比如2008 年拉萨“3.14”事件,2009 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17年俄罗斯的“蓝鲸游戏”。当今世界,不少境外情报部门,组建了针对中国网络的专门机构来收集中国的秘密。根据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領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网络安全动态可以了解到,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886起,其中涉及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内部人员391人、黑客98人。作为一个后起网络国家,我们的技术和防范措施,网络安全意识等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
(二)来自境内的网络挑战
中国互联网已经普及,各行各业都在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工作。中国的网络安全不光面临着境外的挑战与威胁,也面临着国家内部的挑战。网络时代,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了解国家动态,而不是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网络一是速度快,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几分钟就能传遍世界。二是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各种各样的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好的坏的,在网上都能找到。三是参杂着许多的个人因素在里面,在网络上对面相坐不相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负罪感;这就使得很多的网络舆论趋向于感性而非理性。四是国人的网络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都在用网络,但是没有网络法律意识、没有网络安全意识。比如,一些机构和单位在实行网络化办公的过程中,忽视网络安全管理,内外网共用。普通网民在上网时也无安全意识,想下载就下载、想说就说、想拍就拍、想传就传,泄露了国家机密而不自知。这些自身存在的不良网络行为给境外网络间谍留下可乘之机的同时也危害着自身利益。根据国家发布的第39次《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有70.5%的中国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这些网络安全事件包括网上诈骗、设备中毒、账号或密码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网上诈骗,100个人中有约39人遭遇过,随后是网络兼职诈骗、网上购物诈骗。
网络,它不像传统媒体是由党和政府主办,宣扬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报到的事件的事实,真实性可追溯。网络充分利用国人“三人成虎”的从众心理,把不是事实的说成事实。这就使得网络上一些不负责任、虚假信息形成泛滥,造成了一种虚假事实现象,特别是那些抱着搅乱人心,破坏社会秩序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网络舆论,往往会使得社情民意难辨真假,这在污染了网络环境的同时也扰乱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极大冲击,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
网络是好是坏,是善是恶,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要看到,它虽会导致一些问题,但它也是民众发表意见、发挥监督权的重要阵地,是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有利于国家政治的透明化。国家要握住网络安全的钥匙,掌握网络安全的法门,消除网络的危害,合理利用网络的益处细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发挥他的积极作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更加公开、透明、高效,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为人民服务,提高网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使中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一)规范领导体制,建设有序的网络安全体制
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个综合性领导机构的职能,协调好公安部、安全部、保密局等多部门网络政治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统一的协调作战能力,结束部门间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合力共同处理好网络安全问题。
(二)加强国家网络法律建设,为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保驾护航
从1994年12月公安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到201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公布,再到2017年6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历时23年,关于网络安全问题,才终于从只有较低层次的“条例”、“规定”和“办法”过度到了专门性综合性立法。中国急需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以前相关的网络安全法规进行立、改、废工作,在强调网民及互联网经营者义务及责任的同时,加大对网民权利,公民隐私的保护,填补中国互联网络的法律空白,确保中国民众的网络利益。
(三)加强干部能力素质培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对不同领导阶层干部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深化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网络素养,使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网络安全问题,把网络变成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来体察民情和感受民意,自觉接受网络监督,与民同进,与民同识,弥补互联网管理经验不足的弊端。
(四)加强互联网站管理,提升国家性网站的影响力
国家要从形式、内容、技术手段入手,强化由党和政府部门、科研部门主办网站的创新性、吸引力和竞争力,与新浪、天涯、搜狐等门户网站、商业网站和民间思想网站形成竞争机制,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表现手法、宣传艺术,在把宣传的内容从纸质搬上网络的同时,强化与民众的平等交流,推动民众积极运用网络参加国家决策,使政府网成为表民意,察民情的主流阵地,正确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五)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增强网民安全意识
截止2016年12月,中国已拥有7.31亿的网民,占中国人口的一半,且这个数字仍在扩大化。这些网民中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更多的是学生、农民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娱乐而上网,网络安全意识底,有的甚至可能没有网络安全意识。所以,需要国家出面牵头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把網络安全意识慢慢融入到普通网民的生产生活中,帮助大众认识身边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刻不容缓,信息安全一旦失守,在危害网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将会对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确保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国要不断增强大众网络政治安全防范意识,构建新的政治安全观,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空间;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教育,使中国网民都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一定的抵制不良网络行为的能力,降低被骗、上当、中毒的机率,助推中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余丽.美国互联网战略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及其对策.红旗文稿.2012(7).
[2]洪博培.应该联合中国国内的支持者扳倒中国.环球时报.2011(11).
[3]黄日涵、丛培影.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2).
[4]李文钰、王经北.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双面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5]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16-08/03/c_1119326372.htm.
[6]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
[7]黄文玲.网络文化的价值特性及其发展路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蔡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关键词 安全 意识 网络
作者简介:蒋昕呈,中共晴隆县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22
安全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安全,一切都是虚幻。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它们正在改变着国家安全的概念,使得今天面临的安全问题有了新的范畴,其中作为新时代代表的网络安全问题影响尤为显著。作为发展中国家,全面认识网络与安全的关系,努力建设形成有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网络安全观尤为重要。一、安全与网络安全
(一)安全
360百科这样解释安全,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即是说安全小道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道指国家安全、环境安全等。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事物都有两面性,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实中,个人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有限的,个人认为对的不一定对,认为安全的不一定安全。比如地震、洪水、火灾等引发的不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人无法控制的,是个人不能解决的,需要国家的合力。
(二)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受保护,连续可靠的正常运行,不因偶然因素而中断服务。研究网络发展史会发现,网络的出现是为保障国家、人民更加安全,是为预防可能出现的核危机由人所研发为人所使用的,最初是出于军事的目的,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商业的元素开始加入,逐渐发展成为了今天这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物体,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和优势在给大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威胁,一些组织利用网络的特点,对他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颠覆,进行窃密和破坏分裂活动,由此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二、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53.2%,就是说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由“报告”给出的数据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但大不代表强。中国互联网融入世界以来,部分网站页面被劫持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这几乎都是由于境外服务器对我国境内部分递归域名服务器投毒所致。比如1998年6月爆发的CIH病毒,2006年10月爆发于中国武汉的熊猫病毒,2017年5月爆发的wannaCry“想哭吗”比特币勒索病毒。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虽被一些大国冠以网络大国的名号,但其实还名不副实,中国是网络使用的大国不假,但中国不是一个生产网络技术的大国。
(一)来自境外的网络挑战
互联网是在西方发明的,从发明之初到现在,西方国家一直占着领先地位,鼓吹“互联网自由”, 向世界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攻击他国的互联网审查制度,一度想把自己制定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以期改变他国三观,达到冲击和解构他国政治制度的目的。网络具有的自由行,开放性特点,使得对网络信息进行封锁几乎不可能,这就使得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和邪教组织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从而达到分裂国家、颠覆政权、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比如2008 年拉萨“3.14”事件,2009 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17年俄罗斯的“蓝鲸游戏”。当今世界,不少境外情报部门,组建了针对中国网络的专门机构来收集中国的秘密。根据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領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网络安全动态可以了解到,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886起,其中涉及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内部人员391人、黑客98人。作为一个后起网络国家,我们的技术和防范措施,网络安全意识等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
(二)来自境内的网络挑战
中国互联网已经普及,各行各业都在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工作。中国的网络安全不光面临着境外的挑战与威胁,也面临着国家内部的挑战。网络时代,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了解国家动态,而不是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网络一是速度快,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几分钟就能传遍世界。二是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各种各样的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好的坏的,在网上都能找到。三是参杂着许多的个人因素在里面,在网络上对面相坐不相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负罪感;这就使得很多的网络舆论趋向于感性而非理性。四是国人的网络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都在用网络,但是没有网络法律意识、没有网络安全意识。比如,一些机构和单位在实行网络化办公的过程中,忽视网络安全管理,内外网共用。普通网民在上网时也无安全意识,想下载就下载、想说就说、想拍就拍、想传就传,泄露了国家机密而不自知。这些自身存在的不良网络行为给境外网络间谍留下可乘之机的同时也危害着自身利益。根据国家发布的第39次《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有70.5%的中国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这些网络安全事件包括网上诈骗、设备中毒、账号或密码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网上诈骗,100个人中有约39人遭遇过,随后是网络兼职诈骗、网上购物诈骗。
网络,它不像传统媒体是由党和政府主办,宣扬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报到的事件的事实,真实性可追溯。网络充分利用国人“三人成虎”的从众心理,把不是事实的说成事实。这就使得网络上一些不负责任、虚假信息形成泛滥,造成了一种虚假事实现象,特别是那些抱着搅乱人心,破坏社会秩序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网络舆论,往往会使得社情民意难辨真假,这在污染了网络环境的同时也扰乱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极大冲击,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
网络是好是坏,是善是恶,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要看到,它虽会导致一些问题,但它也是民众发表意见、发挥监督权的重要阵地,是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有利于国家政治的透明化。国家要握住网络安全的钥匙,掌握网络安全的法门,消除网络的危害,合理利用网络的益处细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发挥他的积极作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更加公开、透明、高效,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为人民服务,提高网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使中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一)规范领导体制,建设有序的网络安全体制
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个综合性领导机构的职能,协调好公安部、安全部、保密局等多部门网络政治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统一的协调作战能力,结束部门间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合力共同处理好网络安全问题。
(二)加强国家网络法律建设,为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保驾护航
从1994年12月公安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到201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公布,再到2017年6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历时23年,关于网络安全问题,才终于从只有较低层次的“条例”、“规定”和“办法”过度到了专门性综合性立法。中国急需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以前相关的网络安全法规进行立、改、废工作,在强调网民及互联网经营者义务及责任的同时,加大对网民权利,公民隐私的保护,填补中国互联网络的法律空白,确保中国民众的网络利益。
(三)加强干部能力素质培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对不同领导阶层干部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深化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网络素养,使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网络安全问题,把网络变成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来体察民情和感受民意,自觉接受网络监督,与民同进,与民同识,弥补互联网管理经验不足的弊端。
(四)加强互联网站管理,提升国家性网站的影响力
国家要从形式、内容、技术手段入手,强化由党和政府部门、科研部门主办网站的创新性、吸引力和竞争力,与新浪、天涯、搜狐等门户网站、商业网站和民间思想网站形成竞争机制,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表现手法、宣传艺术,在把宣传的内容从纸质搬上网络的同时,强化与民众的平等交流,推动民众积极运用网络参加国家决策,使政府网成为表民意,察民情的主流阵地,正确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五)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增强网民安全意识
截止2016年12月,中国已拥有7.31亿的网民,占中国人口的一半,且这个数字仍在扩大化。这些网民中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更多的是学生、农民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娱乐而上网,网络安全意识底,有的甚至可能没有网络安全意识。所以,需要国家出面牵头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把網络安全意识慢慢融入到普通网民的生产生活中,帮助大众认识身边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刻不容缓,信息安全一旦失守,在危害网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将会对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确保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国要不断增强大众网络政治安全防范意识,构建新的政治安全观,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空间;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教育,使中国网民都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一定的抵制不良网络行为的能力,降低被骗、上当、中毒的机率,助推中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余丽.美国互联网战略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及其对策.红旗文稿.2012(7).
[2]洪博培.应该联合中国国内的支持者扳倒中国.环球时报.2011(11).
[3]黄日涵、丛培影.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2).
[4]李文钰、王经北.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双面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5]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16-08/03/c_1119326372.htm.
[6]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
[7]黄文玲.网络文化的价值特性及其发展路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蔡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