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暗示对新老手设计师工业设计手绘过程中顿悟的影响

    朱悦

    

    

    

    摘要:顿悟(SMI)是一种广泛出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灵感的闪现,思维的颖悟。设计就是设计师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在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思维的发散与聚合,否定与优化。顿悟的不断出现促进了设计的进程。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潜意识暗示对工业设计手绘过程中顿悟的差异机制。了解这种差异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因材施教。

    关键词:工业设计 新老手设计师 顿悟 差异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1-0033-03

    一、相关概念

    (一)顿悟的概念

    当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像浮现了出来,使问题一下子便迎刃而解,这个过程即是顿悟。Mayer(1996)对格式塔派的各种顿悟解释进行了概括:“从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状态‘突然转到知道如何解决它的状态”,即是顿悟。

    顿悟现象主要有六个特点:1.在问题解决之前,常有一个困惑或者沉静的时期,在该阶段中解决者表现为迟疑不决,并伴有长时间的停顿,这也可以视为问题解决的“潜伏期”。2.从问题解决前到问题解决之间的过渡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种突发性的质变过程,而且这种突然出现的可能是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是解决方案即将出现的意识闪现。3.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的操作是一个顺利的不间断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体,很少有错误的行为。4.顿悟依赖于情境,当解决方法的基本部分与当前情境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察觉时,就容易出现顿悟。5.顿悟与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都有联系,由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6.顿悟的关键加工机制是类比迁移,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中去。

    (二)潜意识的概念

    潜意识是由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具有突发性和模糊性,由于是没有在显意识领域单纯地遵循常规逻辑过程所形成,所以灵感直觉思维产生的程序、规则以及思维的要素与过程等都不是被自我意识能清晰地意识到的,而是模糊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王丽、刘磊在研究中总结潜意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能量巨大: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4)易受图像刺激(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三)实验结果猜想

    专业领域知识的差异是影响设计行为的一大因素。基于类比推理理论,新手设计师和专家设计师由于专业领域知识的差异,对于潜意识暗示的领悟有所不同。潜意识暗示不仅仅指被试在当前所能接受的视觉刺激,也包括先前的经验或知识中的视觉记忆。有研究发现,对于经验和当前专业领域知识的差异也会影响顿悟的过程。

    在Yecheng Wang的研究中,分析了阈上知觉(潜意识)和阈下知觉对顿悟的影响,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取了潜意识暗示作为唯一的刺激来源,在控制有效刺激变量的同时,来探索新手和专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顿悟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及流程

    (一)实验内容及流程

    实验以创意表现(草图)过程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样本,新手组选择了2名经验相似的工业设计系二年级学生A1,A2。老手组选择了2名毕业于相同专业,并有2年以上工业设计经验的设计师B1,B2。实验中四名被试被给予相同设计任务,同组内选取不同图片作为潜意识暗示类型。A1,B1为同一类型潜意识暗示,B1,B2为同一类型潜意识暗示。四名被试在观看图片同时要求回答与造型不相关的问题来分散注意力以达到潜意识暗示效果。

    在给予设计任务之前,先告知受试者,在接到设计任务后要进行构思,没有时间限制,完成后可以向负责录像的实验人员示意,需要对照自己的视频来描述自己的思路过程。而设计任务为一款照明装置的设计,选择照明装置是因为预实验中灯具的设计任务还是会由于受试者在日常中所见而影响,照明装置的选择更为宽泛,更突出了设计的核心为功能,对造型的限制会更少,潜意识暗示的作用在最后的作品当中更能实现。

    实验所选的潜意识暗示是造型为圆润和棱角的不同风格。在实验开始前,提供给每位被试9张相对应的造型风格图片,5秒时间去浏览每张图片,以及有10秒时间去回答与图片相关的一个问题。而提出的问题没有与造型风格相关的,旨在将受试者的注意力转移。比如说,如图2.1所示,一款多功能音响,问题是:“这款音响有几处功能按键?”

    提供给A1、B19张造型风格为圆润的图片(图2.2)。

    提供给A2、B29张造型风格为棱角的图片(图2.3)。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溯性分析以及模块分段法的方法来确定顿悟。要求被试在试验后对设计过程中的想法以思维发散过程进行描述,辅助定位潜意识暗示相关的顿悟发生的时间段;通过设计中行为的转折以及阶段的跳跃来进一步缩短回溯性分析中頓悟发生的时间段。而分段的依据是采用Suwa和Tversky提出的“重点转移阶段概念”。即设计师的注意力如何从设计的一个方面转变到另一个方面。

    顿悟的发生会伴有“Aha”的表现。体现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就是设计师在思维僵持时,忽然的灵感闪现,该灵感会促进整个设计的进程。通过对被试的采访描述,我们可以了解设计师在某一时间段有思维的发散或者灵感的出现,并帮助定位到该被试可能出现了顿悟的时间范围,再通过视频回溯,分析设计师在可能出现顿悟的时间段内,是否有设计风格的转变或者明显的手绘行为转折,来缩短顿悟可能出现的时间范围。最终,以得出的时间段为重要分析段。并将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段,每一个分段就是一个手绘过程的步骤。不同分段直接的联系是可以帮助确定顿悟的出现以及顿悟是如何与相邻分段进行联系的(如图2.4)。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

    1.新手组(被试A1,A2)实验结果:

    A1的手绘过程总共8个阶段模块,每个阶段分区不十分明显,从构思到设计结束,出现了三次顿悟,但这三个顿悟不完全与潜意识刺激相关。在结尾的访谈中,被试表示之所以选择此设计方案是因为受到实验开始之前所看的PPT影响,PPT中有偏向于圆润卡通的图片,并且实验者自身喜欢可爱圆润的卡通造型,所以选择了“老鼠”造型的台灯作为照明产品的设计方案。A1的整个设计时间较短,用时共5分14秒,构思时间短。A1在画完老鼠台灯的脸部后停顿了约5秒的时间,结尾的充电方式选择部分有所停顿,这些短暂性的间隔即为顿悟的显示,A1顿悟显示为3次;按模块阶段出现可能性顿悟的比例为42.9%;按顿悟出现占设计时长概率为0.96%。

    A2手绘过程总共6阶段模块,顿悟显示次数三次,这三个顿悟与潜意识刺激相关。很明显,该被试的设计受到潜意识的影响,造型风格表现得十分明显,属于棱角风格。在试验的访谈中也验证了这一点,被试描述说因为看到之前的图片都是具有现代感与科技感,所以自己也想设计一款科技感十足的台灯,被试也提到自己喜欢该类风格产品。A2所接受到的潜意识暗示类型不仅体现在棱角风格上,并且根据潜意识记忆将所展示的图片归类为现代简约风格这一元素,并从中提取该元素作为设计的出发点。A2的整个设计时间用时7分14秒,在设计过程中构思分段较为明显,顿悟显示为3次;按模块阶段出现可能性顿悟的比例为50%;按顿悟出现占设计时长概率为0.70%。

    2.老手组(被试B1,B2)实验结果:

    B1的手绘过程被划分为9个阶段模块。手绘时间总长明显高于其他几名被试。在整个设计过程中,B1采用了比较严谨的思维发散模式,在实验的前半部分采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方案的完善,后半部分是对于造型的考虑与润色,因此被试B1的阶段模块较多。在前半部分的思维发散阶段,被试确定了设计元素提取为向日葵、目标用户定为儿童。后半部分的草图表现了向日葵灯的造型演变。被试最终的手绘风格展现了潜意识暗示风格类型,圆润型。在采访中,B1表示,想为儿童设计一款造型柔和并且具有仿生效果的灯。选择向日葵为仿生对象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该植物,并希望借向日葵来隐喻“茁壮成长”。最终产品较为简洁的造型是因为受试者希望产品能够去繁删减,契合自己所喜欢的现代感设计风格,这部分出现的顿悟主要来源于自己平时接触的设计作品风格以及平日看到的产品。B1的设计用时47分22秒,在设计过程进行了大量的思维发散与聚合,并不断地进行新风格的尝试与探索,顿悟显示为12次;按模块阶段出现可能性顿悟的比例为130%;按顿悟出现占设计时长概率为0.42%。

    B2设计师的手电筒作品手绘过程共有7个阶段。第一、二模块为设计构思阶段,受试者在纸上画出了几条较为果断的直线,在这几条直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拼插與结合,第三、四、五、六模块确定了方案的产品风格,一个造型风格偏向于棱角化但又与圆润曲线相结合的可摇头式手电筒,从一开始的几条棱角线可以看出,被试反映除了潜意识暗示的风格元素。第七模块是对该款照明灯使用方法的解释说明。在回溯采访中,被试表示,因为自己最近比较关注矿工工人的信息,想为他们设计一款可以随意调动灯源角度的灯,方便其在矿井中的操作使用。最终使用方式采取了U盘的转动方式,是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借鉴,与潜意识暗示无关。B1的设计用时31分09秒,在设计过程充分考虑到目标用户的需求,并针对实际问题发散思路,产生设计方案,顿悟显示为8次;按模块阶段出现可能性顿悟的比例为114%;按顿悟出现占设计时长概率为0.43%。

    三、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潜意识暗示类型为造型风格圆润及造型风格棱角风格图片。通过对比新手和老手设计师在工业设计过程中的手绘草图与阶段模块分段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

    新老手设计师在手绘过程中都会受潜意识暗示影响,体现潜意识暗示风格特征。新手设计师对于潜意识暗示风格类型的体现度显著高于老手设计师。从后期对受试者的采访中,可以初步总结出,老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接受了潜意识暗示刺激,但由于老手设计师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对设计用户需求的凝练,会根据最佳解决方案进行手绘调整,而新手相对欠缺;

    结论二:

    通过观察新手/老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顿悟出现次数;顿悟出现占模块分段比;顿悟出现占手绘时长比;顿悟占手绘总时长比等(如图3.1所示)。新手设计师与老手设计师阶段模块分区无明显差别;但新手设计师顿悟出现次数明显低于老手设计师,每个模块出现的顿悟频率也显著低于老手设计师,这可能是由于新手设计师缺乏知识储备、相关经验、理性统筹思考等因素,在接受潜意识暗示后,进行了较为浅层面的设计,而对于设计的思考不够深入;老手设计师接受潜意识暗示后,在体现潜意识暗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知识、认知、经验、情感、分析等,进行了由浅及深的设计思维发散。

    四、总结与展望

    本实验从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潜意识暗示对新/老手设计师在工业设计手绘过程中顿悟的差异进行了探索。初步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对于潜意识暗示对新手/老手设计师在工业设计手绘过程中顿悟的差异机制研究,对设计教育中针对不同经验值的设计师的因材施教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实验的局限性,本次实验仅通过行为学观测的角度来对新/老手设计师的顿悟差异进行了分析。但设计过程中大脑顿悟机制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行为学角度只能进行浅层面的探索,要想深入了解顿悟机制的差异,需要引入心理认知方面的专业设备脑电(EEG)来进行分析。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会将脑电的探测加入其中,用更为专业的方法,更为精确的设备来对设计过程中顿悟的差异机制进行剖析。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