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木兰诗》中的“唧唧”之音

    杜凤坤 雷雪梅

    在贵刊2008年第8期上读到一篇讨论《木兰诗》中“唧唧”是什么声音的文章,现在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求方家批评指正。

    《木兰诗》开头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那“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有人认为是织布机的声音,对于这个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诗中的“唧唧复唧唧”的“唧唧”应当是叹息之音,而不应该理解为织布机的声音。

    一、从“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句来看,没有听到木兰织布之声,只听到她的叹息声。那前一句的“唧唧”就不好理解为织布机的声音。

    二、在古代诗文中“唧唧”表叹息声很常见。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硗,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前面说“无不叹息”,后面说“咸皆唧唧”,前后呼应,显然唧唧就是叹息。唐朝储光曦《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孟郊《吊卢殷》:“唧唧复唧唧,千古一月色。新新复新新,千古一花春。”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五弦弹》:“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元稹《长庆历》:“年年岂无叹,此何唧唧。”张祜《捉搦歌》:“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二引郑厚说:“夫笑而呵呵,谈而唧唧,出口天籁。”从这些用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唧唧”能够表示叹息声,而且用例还不在少数。

    三、“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中的“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想或者思考,而应理解为忧、悲、哀、愁之意,何所思就是哀什么、愁什么。因为“思”字古有忧、悲、哀、愁之意。《诗经·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一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云:“思,悲也。”《淮南子·缪称》:“春女思,秋士悲。”思、悲对文,则思即悲。《文选》卷一八成公绥《啸赋》:“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思、哀对文,则思即是哀。陈子昂《宿空舲清树村浦》:“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思一作愁。张说《南中别陈七李十》:“画鹢愁南海,离驹思北风。”愁、思对文,表明思有愁的意思。李白《天马歌》:“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悲一作思。李群玉《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春灯含思静相伴,雨夜滴愁更向深。”思、愁对文,表明思有愁的意思。所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表明父母已经观察到女儿的哀、愁。而父母的察觉很大一方面来自其叹息声——“唧唧”。

    四、就这首诗的体裁来说,它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和写景诗不同,写景诗重于意境的营造,以情动人,而叙事诗重在对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木兰诗》重点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件事情的描述,塑造了一个英勇果敢的古代女英雄的形象。诗的一开头“唧唧复唧唧”就把读者带进忧伤的氛围,同时也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织女无心织布,在那里一声又一声不停地哀声叹息,这是为何呢?”这就很自然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后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对开头的悬念进一步渲染。木兰真的是无所思、无所忆吗?当然不是。那她为什么又不说出来呢?读者真正想要把问题的答案弄个水落石出,那只有去读完全诗了。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木兰诗》的开头就收到了这样一个效果。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