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处处见玄机

    鄂冠中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的细微动作最容易“出卖”自己的心理。阅读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引导学生关注体现文本主旨的重点段落和章节,而往往忽视文本中的细枝末节。殊不知,某些看似闲笔的地方却处处暗藏玄机,是作者匠心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稍加点拨,也能殊途同归,甚至能别开生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苏教版教材选用了杨绛的散文《老王》。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病入膏肓的老王突然来到“我”家,送来了当时稀有的一瓶香油和一包鸡蛋。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老王来送鸡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出于对“我们”的感激?细读文本发现“只”、“我不是要钱”、“也许”、“攥”等词语都有“嚼头”。他“只”说我不吃,并没有说明不吃的原因,事实上也不可能真有原因;“我不是要钱”这句话耐人寻味,“我”转身进屋,并没有说是拿钱,老王何以知道并要止住“我”?恐怕这正是言不由衷的“反话”甚至是提醒,是他内心本来意图的不自然的流露。“也许”写出了老王嘴上说不要钱而实际上在等钱的尴尬。一个“攥”字,更形象地描绘出老王对这叠“救命钱”的重视,生怕弄丢了。所以,通过对这些细微处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老王来送东西的真正目的是用省吃俭用得来的鸡蛋和香油来换钱度日,因为他在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时,“脑袋慢”,“没绕过来”,“进不去了”,加上没有亲人,自然老来生活没有着落,得靠别人接济,送香油和鸡蛋只是为寻求施舍挽回点面子而已。“我”当然知道他的真正用意,心照不宣罢了。难怪作者接着又写道: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因而,这篇散文真的是体现老王这么一位底层劳动者在自己行将就木时还一心想着感恩,从而体现“底层的光芒”吗?笔者认为,这是作者在对人性进行反思,对那个逝去时代进行揭露。

    二

    传统经典名篇《祝福》中有一段描绘鲁四老爷书房的语段: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粗看这段文字也可看出些门道:“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书房中所有的却只是“理学”的入门书的注释本,其水平便可想而知;《康熙字典》是一堆,一副对联脱落一边,鲁四老爷的慵懒也显而易见。常规教学止步于此,但如深入探究,另有玄妙。那副对联语出朱熹《论语集注》,在《季氏》篇“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语下,朱熹分别注云:“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对联脱落的上联内容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这神来的一笔,不正是暗示鲁四老爷对理学并不“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能言”却不“能立”(能行)么?况且,书房中“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也极分明地告诉我们:鲁四老爷讲的是理学,信的似乎是道教(陈抟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教学者),后文说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再寡的祥林嫂再来鲁府打工,鲁四老爷“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所谓“败坏风俗”,所谓“不干不净”,依据的是鬼神崇拜,不是理学。其实,理学是继承孔子的传统,不信奉鬼神的,张载的“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说法即为明证。这位讲理学的老监生本身的“伪”就更滑稽可笑了。

    三

    探讨周朴园对鲁侍萍30年来的怀念情感的真假问题,是《雷雨》文本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点,是准确把握周朴园性格的关键。读者对这一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曹禺先生曾肯定地说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是真实的”。但我们尤其是学生从情感上似乎很难接受这一结论。

    分析应重文本自身,不以读者臆测或权威结论为准。请仔细阅读周鲁相认的场景: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你——侍萍?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上述对话在周鲁相认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周朴园露出狰狞面目之前。从说话语气上我们不难看出,周朴园面对突如其来的朝思暮想的侍萍语气中虽带有惊讶、疑惑,却又何其亲切、婉转。“哦,侍萍!”这是周朴园内心世界自然真实直接的反应,是难以掩饰的真情流露。相对于其后的舞台说明及语言“(低声)是你?”而言,这种情感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再看侍萍的回应:“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一问一答,自问自答,宛如青年情侣细语恩爱。我们可以推想此时周朴园的神情定然是惊讶疑惑中带有温柔缠绵,否则,鲁侍萍不能很快将对周朴园多年的积怨变成似水柔情,也就是说,鲁侍萍的瞬时反应和周朴园的瞬时反应紧密相关。这瞬间发生的一幕仿佛可以推移到30年前。再从对对方的称呼上看,鲁侍萍称周朴园从“老爷”变成了“朴园”,周朴园称鲁侍萍从“你”变成了“侍萍”,谦卑和傲慢在各自的话语中都找不到了,双方地位、身份、教养的差别似乎都在顷刻间消失了。所有这些都说明,到此时为止,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有真无假。

    理性地看,对一个确认为已“死”了30年的人依然念念不忘,这不是一个纯粹虚情假意的人能做到的。何况周朴

    园年轻时的确真心喜欢侍萍。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与时下傲慢不驯的蘩漪截然相反。一个人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总是觉得特别可贵,特别恋念。否定周朴园对侍萍怀念的真实性,这是把人物思想感情简单化的结果。只是说,经过30年的变迁,周朴园的地位变了,主导性格与他的阶级地位和资本家的身份一致。因此,当活着的侍萍一旦站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将会破坏他现在家庭的“圆满”和“平静”,将使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立即想以严厉冷漠、安抚软化、金钱兑现等惯用手法来打发这个刚才还在深深怀念追思的女人。这样从细微处着眼,辩证地看周朴园,学生便易于接受。

    四

    对《项脊轩志》第二段层次的理解,按照常规我们认为有三层(三悲):大家庭分崩离析之悲,悼念亡母之悲,怀念祖母之悲。但细读文本,我们又生发了种种困惑。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两件事,均与亡人有关。但作者的情感反应却相差很大:思念亡母,“余泣”,思念亡祖母,“长号不自禁”。泣,无声或小声哭,如抽泣;号,拉长声音大声哭,如号啕、号丧。难道作者对祖母的感情比对母亲深得多?其实未必!

    对亡母的怀念,是在母亲去世多年后由家中老妪的一两句话引发的,作者有感触,有反应,但显然不甚浓烈。不过,祖母也非新丧,作者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强烈?从祖孙的对话内容看,祖母似在喃喃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是老祖母的关怀与疼爱、期望与鼓励。加上用先祖太常公的象笏激励,更可见其情真意切。当已届而立的归有光回想起这件往事时,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对先祖母的怀念了,这其中更多的是对先祖母的愧疚之情。归有光14岁应童子试,20岁补苏州府生员,其后屡试不中,直到35岁方乡试中举,60岁中三甲进士。写这篇文章时,作者仍是童生身份,未能完成祖母生前的愿望。今日想到老祖母当年的殷切期望,两相对比,怎不叫人心痛欲碎?这部分内容与其说是悲祖母,不如说是悲自己,悲自己未能高榜得中,重振门庭,因而作者“长号不自禁”也在情理中了。上文写家道中落后“诸父异爨”是一悲,家道中落的原因是家族中少强干的主心骨,祖母当年的期望也由此而生。这样,两部分内容又有了内在联系。所以,文本的第二段可概括成“悲变”、“悲母”、“悲己”三部分。

    (作者单位:华罗庚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