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创立的历史必然性

杨豪
【摘 要】普列汉诺夫认为,最彻底的思想家都倾向于一元论历史观,即用一个基本原则去解释自然和历史现象。他坚决地反对二元论,因为物质和精神二者相互独立且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影响。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所主张的“环境”与“意见”的相互作用,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家及空想社会主义者所遇到的“人的天性”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德国唯心主义者所陷入的“绝对观念”和“历史的过程”的泥潭都是二元论历史观的体现,他们都没有找到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原因。直到马克思的以实践为核心的现代唯物主义的产生,才标志着近代二元论历史观的终结,唯物主义史观的创立有其特有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唯物主义史观;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一元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3-0047-02
一、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由于所处时代及自身阶级局限将社会历史运动归结于“环境”与“意见”的相互作用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都是感觉论者,他们把人的心理活动及现象看成是感觉的一种变形,即认为感觉是环境对个人作用的结果。法国启蒙学者以政治立法来解释特定的社会形态,他们将一切都归结于政治。启蒙学者认为,政治立法依赖于人的自觉的活动,而人的自觉活动又依赖于个人的意见。因此,法国启蒙学者得出了一个命题,即“世界为意见所支配”,这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所得出的命题相矛盾。[1](P.7)由于所处时代及世界观的局限,启蒙学者及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没有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将一切都归于互相作用,即简单地把这两个命题看作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着。
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独立的主体,既然如此,那这两个独立且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本体何以能够彼此影响呢?因此,最彻底的是一元论,即借助于某一个基本原则去解释社会历史规律和现象。普列汉诺夫指出,解决“环境创造人“和“意见支配世界”这两个根本矛盾的命题不能只满足于互相作用,而在于找出对互相作用着的双方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更加深刻的原因,这种力量不仅推动着互相作用的力量的产生,而且推动了互相作用发生的可能性。[1](P.11)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将社会历史的生成因素归结于相互作用,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及自身阶级属性的制约,他们不可能找到推动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原因。
二、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家及空想社会主义者从人们的公民生活、财产关系中找寻社会历史的生成始基,相互作用的矛盾转化为了 “人的天性”和“社会发展”的矛盾
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家找到了决定着相互作用的较为深刻的原因,即人们的公民生活、财产关系。梯叶里将一切都归于现实的生活利益,米涅则认为是统治的利益决定着政治生活,这带有一定的辩证法思维的萌芽。政治制度在启蒙学者那里是原因,而在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家这里则变成了结果。在解决财产关系的来源问题时,基佐脱离了历史本身,而在人的天性之中去寻找财产关系的解释。但是,用人的天性来解释财产关系又陷入了新的矛盾。一方面,人的天性是最高准绳,那么它应该是不变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人的天性不变,就不能解释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历史进程。18世纪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家并没有解决相互作用这个根本矛盾,这个矛盾在他们那里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即人的天性解释社会需要及社会需要解释人的天性发展的矛盾。
空想社会主义者视人的天性为最高的准绳,以此设想出完全符合人的天性的理想的社会形态。既然人的天性对社会历史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天性,而不是去研究社会历史。如果理解了人的天性的发展规律,那么就可以描绘出历史的面貌。但是,个人就会失去主观能动性,失去对实践生活的需要,即历史在设想出它的最终体系的同时也就终结了。圣西门认为,人的天性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历史起着决定作用,而个人的愿望不能影响这个规律。普列汉诺夫指出,当在人的头脑中出现某个愿望时,这个愿望本身也就成了人的天性发展规律的一部分。愿望不仅不与人的天性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恰恰是这个规律的最鲜明的表现。普列汉诺夫认为,启蒙学者的“理想”是“对幸运的偶然性的绝望的追逐”。[1](P.45)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将一切都归于立法者,所以启蒙学者不得不去寻找立法者的帮助。但是,人的观点是由教育所决定的,而教育没有预先规定立法者理解启蒙思想,所以启蒙学者只能期望幸运的偶然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的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他同时代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但是他们没有把这个理想的实现也依附与现实的客观条件,而将理想的实现加之于统治阶级。然而,统治阶级是在同一的物质条件上生长起来的,他们不会为了实现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而去与自身所依附的物质条件所斗争。
三、德国唯心主义者抛弃了社会历史生活本身,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历史发展的动力输入社会历史之中,陷入了“绝对观念”和“历史的过程”的泥潭
普列汉诺夫指出,唯心主义者愈是在理论上强调自由,那么在实际活动中他们可以认识的或已经认识的必然性就愈少,因為他们对付不了那被自由所掩盖着的偶然性。历史上的主观的观点,虽然“给人的自由以这样广大的地位,而实际上将他变成偶然性的玩具”。[1](P.45-46)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者没有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他们将一切都归结于绝对观念。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自然界中的规律归属于物质的属性,而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归于不断变化着的人的理性。普列汉诺夫指出,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割裂了自然和历史的联系,造成了一种片面折衷的唯心主义。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绝对观念是通过批判地思维着的人体现出来的,并且绝对观念不是在完成历史之后的幻想中,而是在事先通过杰出人物的批判的思维创造历史的。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创造社会历史被归结于“批判地批判的大脑活动”。德国唯心主义者的辩证思维不可避免地会对乌托邦造成排斥,人的天性不再是静止不变的,不能再如空想主义者一样设想出一种对于一切时代和民族都是理想的社会制度,一切东西在自己的地位上和时代中都是好的。
黑格尔指出,理性意见支配世界的前提是遵从现象的规律性,这引出了关于人的自由的问题,即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在德国唯心主义者看来。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不是割裂开的,自由以必然为前提,必然全部转化为自由,物质必然性的规律实质上不过是精神活动所遵循的规律。但是,他们所提出的必然并不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而只是绝对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展现,所以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者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抛弃了社会物质生活,抛弃了社会历史本身,而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历史发展的动力输入历史,即绝对观念。
四、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实践,坚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因素,促生了现代唯物主义,标志着近代二元论历史观的终结
18世纪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家及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人的天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对此批驳道,人的天性不是历史运动的原因,而是历史运动的结果。马克思脱离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理想社会的幻想,在人之外、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规律。人为了生存,就需要作用于自然界以获取一定的物质资料,而在作用于自然界的同时,人也改变了自身的天性。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但他却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思想奠基。
恩格斯认为,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在不自觉的辩证地思维着。辩证法这个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它只是被黑格尔第一个清楚的阐述出来而已。社会历史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对它所由产生的时间和條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可是对它内部逐渐生长起来的新的因素来说,它自己就变成了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在于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但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即它承认特定时代的每一个阶段对其时间和条件说来都有存在的理由。而对于马克思来说,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心中严格、绝对、唯一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彻底的哲学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坚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因素,是生产方式。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地会发生一定的关系和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及社会成员的理想态度又决定和调整着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弊病,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努力地修补好哲学唯物主义这所建筑的上层,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中驱逐了出去。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之后, 一条新的哲学发展道路和理论空间也从这里开辟出来了。
参考文献:
[1]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1965.
[2]张奎良.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2).
[3]刘怀玉,章慕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元性本质 与多元化探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 会科学版),2014,(2).
[4]杨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 义的内涵——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J].南京大 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2).
[责任编辑:褚永慧]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