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四类培训

田伟才
每逢暑假,各类培训就会纷至沓来。我开始盘点自己参加过的各类培训,如新课改培训、网络培训、国培、名师培训等,反思哪些培训给我带来收获与成长,哪些培训让我刻骨铭心。
一、理论+实践的培训
一线教师缺的不是实践,缺的是理论指导,缺的是广阔的视野。我最喜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2010年,济源市教育局组织我市名师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培训,当时我们聆听了李政涛《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周彬《课堂密码:高效课堂的“控课智慧”》和吴亚萍《怎样备好一堂课》的报告;又到上海育才中学现场听课,两位老师上的都是《白莽作〈孩儿塔〉序》,同课异构,观摩评课;晚上进行小组研讨,撰写培训日志……独特的培训方式,颠覆性的课改观点,现场的实践演练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网络+校本的培训
网络培训是一线教师参加最多的培训,也是效果不太理想的培训。因为这些培训常常是布置任务多、要求时间紧,多数教师都忙于教学,无暇完成培训计划。许多人只是网上一挂,定时点击,按规定时间看完课程,做完作业就算了事;还有些人来不及做作业,干脆去抄。如果后台监督不严,也就侥幸过关了。有人说:“培训,就是培养在前,训练在后……只培不训如纸上谈兵,只训不培如无本之木。”网络培训的弊端就是只培不训,缺乏督导。
如果我们能把网络培训与学校的校本研修结合起来,让教师根据培训内容,从小处着手,进行选题研讨,集体教研;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出问题,形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真正把培训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这要比单一的网络培训效果好。
三、本土化培训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一提起培训,人们就想到外出培训,或高价聘请外边的专家来讲学。但有时听了本地区名师的报告,感到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更接地气,更切合实际,也容易接受。
我想,有关部门也可以考虑适度的本土化培训,培养本土的培训专家,构建本土的培训课程。收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梳理归类,交给本土教育专家,定期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既节省成本、实用,又为本地优秀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一举两得。
四、拓展训练营培训
2013年暑假,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拓展训练营的培训。报到的第一天就是队列队形训练,顶着烈日站军姿,谁都后悔来参加培训。第二天以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高空断桥、穿越电网封锁线、信任背摔、盲人布阵、七巧板、排顺序、攀越毕业墙等。这种培训没有课桌、没有报告、没有笔记、没有作业,但有的是活动与体验,活动让我们挑战了自我,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合作。训练师精彩的点评,让我们反思成长:平时为了自己的学科、班级和部门的利益,竞争有余,合作不足,团队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这次培训开始时后悔,结束时欣慰,感觉不参加才是遗憾。
这一切,我无法一一细述,但真心回味,好的培训让人反思,让人成长,让人终生难忘。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