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治理“辨”与“变”
水金辰 刘美子 刘晓宇
如今的南淝河两岸已司不到臭味,人们可以在河边散步(刘晓宇/摄)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当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安徽省会合肥打出这句城市标语时,巢湖已经成为其城市气质的一部分。
长湖三百里,四望豁江天。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昔日诗人笔下的湖光潋滟,在上世纪末却成为全国“三河三湖”重点防治对象之一。
2011年,根据国务院批复,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巢湖自此成为合肥的内湖。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权责清晰明确的治理主体,合肥打响了长达十年的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
四源同治,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入选国家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下称“山水工程”)……一项项工作铁腕推进,国考断面年度水质达标率由2012年的27.3%提高到2020年的100%。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站在治巢新起点上,如何做好城湖共生这张答卷?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好安徽,“最好的名片”如何打造?巢湖治理,在思辨中思变,在探索中前行。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合肥市委市政府清晰地认识到,巢湖污染,问题在湖里,根子在岸上。
向“绿”求“生”
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历史上与长江自然连通,植物繁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上世纪60年代起,为抗御江洪倒灌、蓄水灌溉、发展航运,建成了巢湖闸和裕溪闸等控湖工程,巢湖逐渐变成半封闭湖泊,十万多亩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人口的激增,让巢湖污染排放总量与河湖环境容量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水体污染日趋恶化,蓝藻水华频频暴发。经污染源追溯分析,2015年至2016年巢湖闸上支流的入河污水排放量近5亿立方米。2015年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中,巢湖流域考核断面达标比例仅为50%。
城市与湖泊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变化与压力一度让合肥难扛重负。彼时,穿城而过的南淝河长期处于重污染状态,干流监测断面水质均为劣Ⅴ类。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凤凰桥社区党委书记罗蒙回忆,以前每天路过南淝河,都是捏着鼻子通过。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直言,“当时巢湖的污染负荷有一半来自南淝河。”自“九五”期间起,巢湖被列入全国“三河三湖”治理重点。
从富饶之湖,到生态之殇,向“绿”求“生”成为巢湖流域发展必须迈出的一步。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合肥市委市政府清晰地认识到,巢湖污染,问题在湖里,根子在岸上。巢湖综合治理实施碧水工程,聚焦“四源同治”,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再造“一湖清泉水”。
董铺水库坝下四公里处的开放式公园地下,隐藏着合肥清溪净水厂的净水车间。这座全地埋式设计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周边72.4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尾水汇入南淝河。厂长助理王坤介绍说,污水处理厂通过提标升级,经三级十步的处理工艺,利用反硝化滤池技术,将水质提升到了准Ⅳ类标准。像这样的污水处理厂,南淝河沿线已建起8座,每日可处理城市污水155.5万吨。
消除农业面源污染也在行动。巢湖市烔炀镇1800多亩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地处巢湖一级保护区内。“绿肥”紫云英已经被旋耕机深翻在土壤中,等待滋养新一季的秧苗。农田内外沟渠交错,睡莲、菖蒲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争相生长。
过量使用化肥,尾水直排烔炀河,这里曾是巢湖农业面源污染重灾区之一。巢湖市农业环保站站长徐宏军介绍,2020年起,他们按照“源头减量控制,中间生态拦截,末端降解净化”的治理思路,通过化肥农药减量替代,建设生态拦截型沟渠与人工湿地净化相串联的系统,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闭环。
截至目前,合肥建成2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292万吨,巢湖一级保护区内已流转土地12万亩推广水稻绿色种植,实现化肥农药使用负增长,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蓝藻深井处理装置3座。
2021年11月12日,航拍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南淝河初期雨水治理下沉式绿地工程(解琛/摄)
巢湖半岛湿地里的东方白鹳(钱茂松/摄)
巢湖综合治理交出成绩单:2012年以来,在巢湖流域经济、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下,2020年、2021年巢湖国控断面年度水质考核全面达标。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数据显示:巢湖全湖平均水质由2015年劣V类转为Ⅳ类,2020年一度好转为Ⅲ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21年基本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异味;平均每年通过裕溪河流入长江的水量约40亿立方米,近些年入江前的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长江、巢湖十年禁渔后,肥西县严店乡余玉能彻底告别“渔民”身份,成为蓝藻站的捕捞工,每日巡湖、护湖,见证着水清鱼还的变化。巢湖实行五级河(湖)长工作体系,罗蒙也有了“河长”的新身份,每日巡河从任务变成了习惯。394518AA-BF50-464C-8671-2E85733BD26F
“经济发展,合肥GDP破万亿元,巢湖污染不增反减。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同时发力、并行不悖、共生共荣的。”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斌友说。
共生之道
远古时代,相传有巢氏选择在巢湖流域“构木为巢”,或与水息息相关。而水与湿地,同生命,互相依。
巢湖北岸,肥东县长临河镇西北部,一块植被丰茂的湿地形如巨龟,翘首伸向巢湖水域。穿行其中,草肥水美,河汊纵横;极目远眺,生态绿岛星罗棋布,绿水交融。2020年汛期,巢湖遭遇了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这块占地27.6平方公里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承接了1.3亿立方米的巢湖洪水。
“人不给水出路,水就难给人活路。”这是自然的启示,也是人水共生的相处之道。十八联圩曾是巢湖近岸的自然蓄洪湿地,上世纪60年代起,因不断围湖造田,湿地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蓄洪功能丧失。2016年汛期的破堤,洪水被堵圩内3个月之久,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
作为一个千万级人口的省会城市,再没有比安澜一方更重要。2016年,当地政府决定实施“退居退渔”工程。一年间,1.2万人搬出圩区,3500亩鱼塘水面清退。
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家政曾是肥东县长临渔场场长。据他回忆,那时一亩鱼塘平均每年投入1.5吨饲料,鱼塘尾水直排巢湖,到停产前,这里的水体透明度已不足20公分,底泥氮磷污染严重,内湖水大部分为劣Ⅴ类水。“退还是不退,矛盾肯定有。但是面对生态污染、水淹之痛的现实,最后大家想通了。”李家政说。2018年,“退居退渔”工作顺利完成,十八联圩湿地修复项目启动。
湿地中央,33座百亩见方的“生态渗滤岛”像散落银盘的绿珠。这些岛正是圩区533口鱼塘高污染的底泥堆积而成。“生态渗滤岛”通过工程桩将底泥固定,再种植水杉、乌桕等乔灌木和水生植物根系逐步吸收氮磷元素,同时也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地。
城湖共生,人水和谐,这条路还很长。擦亮巢湖这张最好名片,需要久久为功。等不得,也急不得。
目前,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已成为国内较大的近自然人工湿地,发挥着健康湿地生态系统、南淝河部分水量旁路水质净化、超标准洪水前置库三大主要功效作用,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净化入巢湖污染水量近3亿立方米。
鸟被称为“湿地的精灵”,巢湖生物多样性调查鸟类项目负责人虞磊告诉记者,冬季鸟类栖息地、夏季鸟类繁殖地、猛禽主要迁徙通道是鸟类友好型湿地的三个重要标志,更是生态环境向好的重要指征。2006年以前,巢湖流域鸟类种群只有170多种,巢湖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半年来,调查小组已经在这里观测到白腹隼雕、鹗等十几种猛禽,“鸟类大熊猫”东方白鹳、极危鸟类黄胸鹀等珍稀鸟种从“稀客”变成“常客”“住客”。
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如今的巢水之滨,林依水畔,水在林中,飞鸟云集,鱼翔浅底的生动景象处处可见。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环湖十大湿地已建成9个,累计修复恢复湿地6.2万亩,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81种。
“与国内其他大湖治理相比,巢湖治理起步迟、基础差、投入较少。目前虽已达到水质变好临界点,生态稳定趋好的拐点,但生态巢湖、健康巢湖建设任重道远。”朱青认为,要做好“城湖共生”这张答卷,就要探索从水域为主向水陆统筹转变、从水质达标向有鱼有草转变,从注重巢湖治理向保护长江转变,才能让人儿、鸟儿、鱼儿都高兴。
路向何方
2021年6月,巢湖流域治理入选国家首批“山水工程”。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促进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增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大湖治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巢湖作为‘山水工程中唯一一个入选的湖泊型流域治理项目,样本意义重大。”合肥市副市长何逢阳表示,站在治巢十年新起点,合肥需要以“山水工程”为统领,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十五里河,贯穿合肥经济最活跃区域的巢湖一级支流,如今国考断面水质已经达到Ⅲ类。五年以前,十五里河水质因连续两年处于劣Ⅴ类,被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流域限批,城市发展一度受阻。
这片汇水面积133.2平方公里的十五里河流域,是合肥探索“流域治理模式”的“试验区”,也是巢湖流域“山水工程”37项子项目之一。
合肥市区阊水路上,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建设正酣。未来十五里河流域城市初期雨水混杂着路面尘土,经管网进入6座这样的调蓄池,通过净化排入河道,作为生态基流助力恢复河道生态。
“十五里河流域治理将水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协同考虑、分步实施,通过对污染源存量与增量按行业精细分类研究,开展相应产业政策研究课题,这样的流域治理创新思路在全国并不多见。”上海市政六院水务与环境分院副院长鲍竹兵说。此外,十五里河工程举措完工后将鼓励公众参与河流共治,增强居民节水意识,促进污水减排。
“现代治理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政府不能单打独斗。”何逢阳说,围绕巢湖治理,近期合肥正在谋划开放更多应用场景让社会资本参与。
八百里巢湖风光旖旎、泛波荡漾。2022年“五一”假期,154公里环巢湖观光大道上车水马龙,夕阳余晖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湖泊兼具休闲、审美和生态功能,我们希望通过治理、保护与修复,让生态产品价值得到展现,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高斌友说。
巢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蓝藻,这个起源于30亿年前的单细胞生物,是不少合肥市民衡量巢湖水质好坏的一项重要显性指征。在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工作的孟荣荣说,“目前巢湖湖体水质得到很大好转,2021年蓝藻水华首次发生的时间比前五年平均首发时间推迟了30天,但蓝藻水华发生仍具有不确定性,这与水体的氮磷浓度、生态系统受损状况,以及温度、风速、水动力等气象水文条件都有关。”
城湖共生,人水和谐,这条路还很长。擦亮巢湖这张名片,需要久久为功。等不得,也急不得。394518AA-BF50-464C-8671-2E85733BD2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