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型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研究

    吴硕

    摘 ?要 实践育人体系对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实践育人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系统性规划与保障不足、与时俱进程度不够等问题,影响育人实效。运用好第二课堂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基于此,为构建完善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效,提出几点策略: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整体共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能力素质导航模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系统规划实践育人学分模块,推动各项机制创新;试点推进,奠定推广基础,全面深化落实。

    关键词 共青团;第二课堂;网络管理系统;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7-0043-02

    1 引言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1-3]。高校共青团为主负责的实践育人体系是围绕第一课堂构建的重要育人平台,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大多数高校的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存在对重要性认识不足、体系不健全、协同性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制约高校育人实效的整体提升[4-6]。

    近几年兴起的高校第二课堂网络管理系统,融合了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尖端信息技术,构建了系统化、模块化、课程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具有形式新颖、符合时代需求、客观记录过程、科学评价评估等优点,对促进学生成长、服务育人大局、强化组织建设、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等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第二课堂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协同第一课堂,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实践育人体系相契合,对于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育人实效,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网络管理系统毕竟是新兴事物,如何与传统模式管理下的实践育人体系相融合,最大效率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是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

    2 当前实践育人协同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对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作用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 ?在通俗观念中,育人主要依靠课堂知识讲授。各高校也一直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对共青团负责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活动的重要性认识有较大偏差,对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7]。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将共青团实践育人方面的内容置于附属位置,相关权重过小,整体地位远不如第一课堂,尤其在近期推广的共青团实践育人网络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上更是存在普遍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实际上,科学完善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第一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作用相得益彰。

    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系统性规划与保障不足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对实践育人体系的系统规划。一方面与第一课堂的衔接不足,相对孤立,体系性不强,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全面结合;另一方面开展的实践育人各项活动主题不突出,针对性和目的性不明显,没有将其放在“三全育人”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存在简单机械搞活动的普遍现象。

    重视程度的差异、缺乏宏观整体设计,导致了保障的力度的差异。如同一地区、同为应用型高校的共青团组织的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就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推进实践育人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效果差别较大,直接影响了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健康发展。

    与时俱进程度不够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新技术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结合程度日益提高。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实践育人活动中仍采取较为传统的方式,没有结合各种新技术并根据每一届学生的特点、爱好以及专业特色开展活动,创新性和趣味性均不足,缺乏吸引力。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机械的定性评价仍为当前的主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实际效果难以达到期望值。

    3 基于网络管理系统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优点

    便于系统规划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借助网络管理系统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理念、工作体制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的革新,是对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内容的分类整合和体系重构,可以从宏观上形成一个新的、科学的系统化平台。构建时可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充分结合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好第一课堂各门课程育人需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挖掘其育人功能,对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进行整体设计,探索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形成贴合学校特点、富有共青团特色、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制度机制[8]。

    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方面通过设定实践育人学分,会让学生在构建的平台上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整体性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职业规划设定和个性需求,平台会精准推送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便于科学评估工作效果 ?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网络管理系统的客观跟踪记录,可实时、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及时准确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尽早取长补短。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管理层可及时进行过程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并依据学生参与情况和反馈情况分析、评估、调整各类活动的实施方式,实现成效最大化;学生也可通过平台反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在学生毕业时,平台对其求学期间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描述性评价,形成评价报告,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科学参考;用人单位也可根据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就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反馈意见,搭建學生、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闭环互动交流平台[9-10]。

    4 基于网络管理系统的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设计及建设策略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整体共识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基于网络管理系统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宣传其优势和特色,积极推动宣传协同体系的工作观念内容、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大力营造推进协同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赢得理解、支持,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明确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形成领导重视、各二级学院主抓、部门联动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完善协同体系的目标计划、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共同推动基于网络管理系统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有效建立能力素质导航模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引导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生的普遍需求,深入对接第一课堂,深入结合网络管理系统,系统梳理有利于拓展学生素质的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志愿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各类竞赛与技能培训等实践育人活动;依据和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规律、青年成长发展规律,依托PC端、手机应用APP等多终端应用,整合原有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线上、线下工作平台,形成一条从校级到院级再到班级,都有专人负责的完整链式结构,有效建立能力素质导航模型。

    系统规划实践育人学分模块,推动各项机制创新 ?围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借鉴第一课堂的工作模式和内在机理,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实践育人模块,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颁布学分计算、学分认定及实施等办法,补充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规划实践育人学分模块,推动各项机制创新。将实践育人学分作为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的重要凭证,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分别获得相应实践育人学分方可毕业。同时,根据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活动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能力的描述性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在学生毕业时将其装入档案。

    试点推进,奠定推广基础,全面深化落实 ?顶层设计完善后,具体推进实施过程中,校内可成立由学校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各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协同体系构建工作领导小组。首先,选择部分学生工作基础较好的院系进行试

    点;其次,定时召开全校范围的专题推进会,总结反馈试点经验,改进工作措施,制定与时俱进的工作指导规范,然后根据试点经验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广。

    5 结语

    基于网络管理系统建设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大局,优化各项实践活动,打造知识实践、技能拓展、素质养成的协同育人平台,契合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将有效补充第一课堂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奔.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132-133,136.

    [2]宋伟志,周辉,陈智勇,等.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8):66-67.

    [3]马静.地方性高校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45.

    [4]宋丹,崔强,陆凯.提升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5):119-122.

    [5]石运佳,蒋海涛.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中共青团组织的角色定位[J].北京教育:德育,2017(10):24-26.

    [6]潘云智,陈省平,宁曦,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7(4):98-100.

    [7]林琳,孔德莉,王婷.基于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体系构建[J].中国轻工教育,2017(1):28-30,56.

    [8]李立红.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N].中国青年报,2016-09-23(03).

    [9]管琼,张娟.国内外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8):171-172.

    [10]孙海燕,等.基于大学生科技創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78-79.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