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
王光佑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少师生对古诗词讳莫如深,十分迷惘:不管老师上课怎么讲,考试一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古诗词,学生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可事后老师一提醒,他们又觉得这并非像自己先前想象的那么难,有的甚至还十分简单……师生在古诗词鉴赏中为何常常陷入迷茫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呢?倘若深究,不难发现,这问题的根子还在于学生思维品质的低下。因为思维品质低劣,学生缺乏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因此爱问超级简单的问题或犯极其低级的错误,给人一种根本没过脑子的感觉。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呢?笔者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不揣浅陋,以就教于方家。一、瞻“题”顾“注”,勾连生活
在诗词教学中,学生最棘手的难题莫过于不懂了。通过引导学生发掘诗词标题、脚注和诗句中的关键信息,联系生活实际,还原诗词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带领学生设身处地地走进诗歌文本,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代,走进诗人内心,就能轻松突破诗词鉴赏过程中学生读不懂的瓶颈。例如:2016级“绵阳二诊”题,古诗鉴赏考的是高适《别韦参军》(节选后半部分写别离的十句)。14题设错点在理解“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15题请结合全诗赏析“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尖子班学生两道题的平均分都未过半,平行班就更惨不忍睹了。
讲评试卷时,我让学生情景再现,可学生大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我让大家看诗歌标题,想想这是属于哪类诗歌?“送别诗,标题上的‘别字就告诉我们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送别诗一般有哪些情感啊?”我接着问。“惜别,伤别离;乐观豁达,劝慰和勉励……”我让学生齐读一遍全诗,看看本诗节选部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生A:“离别的不舍与惆怅。”
师:“你从哪里看出的呀?”
生A:“倒数三四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中,‘未尽‘分散表达了离别的不舍;‘惆怅‘惊心神写出了离别之苦和惆怅。”
生B:“还有乐观豁达。”
师:“很好,你是从哪里看出诗人的乐观豁达的呢?”
生B:“最后两句: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不作儿女别就是不像小儿女分别那样。”
师:“小儿女是如何分别的呢?你能用学过的诗句来描述吗?”
生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后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师:“选文前两句:‘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C:“对比,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
师:“如何对比,如何感激的?”
生C:“将‘世人与‘韦参军对比,以‘世人待我之疏突出‘韦参军待我之亲!”
生D:“还有诗人不被认可、不被赏识的辛酸和苦楚。”
师(微笑):“有意思,你是怎么看出诗人的辛酸苦楚的呢?”
生D:“‘世人遇我同众人,‘众人就是一般人,常人,庸人;大家都把诗人看作是一般人,只有韦参军对他‘最相亲,这就委婉地道出了自己不被世人看好的辛酸苦楚。”(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选文的前两句中,‘最相亲三个字直抒胸臆,不仅道出了诗人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道出了自己不被世人看好的辛酸苦楚,而且独具匠心,为诗人后面的记叙、描写和抒情埋下了伏笔,谁来说说其中的奥妙呢?”
生E:“因为韦参军待诗人‘最相亲,所以他分别时才痛苦惆怅。”
生F:“接下来的四句都是承‘最相亲而来,以‘最相亲之乐与别离之苦对比,反衬离别之不舍!”(师带头鼓掌)
师:“请你描述一下诗人和韦参军‘相亲‘相知的情景吧。”
生F:“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师:“换成大白话怎么说?”
生G:“很高兴,我们相交了这么久(一百年),你都没有嫌弃我。每天在一起下棋、喝酒、唱歌。”
生H:“我觉得‘百年有交态的语序可以变成‘有百年交态,‘交态应该是‘交情,老师不是说过,在古汉语中,某些时候一个词的两个字是可以等量代换的吗?由‘情态看出,‘情者,‘态也!这里不是说相交了百年,而是说他们的交情深厚如百年之交,这也紧扣前面的‘最相亲。”
师(带头鼓掌):“活学活用,能结合语境,调整诗句的顺序,并能瞻前顾后,联系生活实际体悟诗心,真是难能可贵!”
师:“‘未尝一日辞家贫的主语是谁啊?说了啥意思呢?”
生I:“开头的‘君,也就是韦参军,说的是韦参军不曾以家贫为借口推辞接待诗人;或者说不因诗人落魄失意就瞧不起他。”
师:“接下来的‘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这两句,有人说是离别时的情景,有人说是往昔欢愉的回忆,你们怎么看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正当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却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我才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說‘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是实写,那么,他们离别时都做了些啥呢?”
生J:“下棋、击筑、喝酒、高歌,《荆轲刺秦王》里送别场面就是这样。”
师:“古人送别时,‘击筑、喝酒、高歌都比较常见,但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送别时‘下棋的呢?”(生哄堂大笑)
生K:“我觉得这是虚实结合,前一句虚写往昔相知的欢乐,后一句实写离别时的不舍,后一句里的‘杨柳正表现了惜别之情。”
(反对者鼓掌应和,眼里闪过一丝得意)
师:“既然是表现离别的不舍,心情应该是压抑的,又如何‘高歌得出来呀?”
见学生无言以对,我接着启发道:“如果这是虚写,即回忆往日相知之乐,有什么妙处呢?”
生L:“今昔对比,以乐衬悲!在杨柳依依的美好春天,诗人和韦参军相知为乐:良辰美景,酒逢知己,纵情高歌,此乐何极,这是何等的洒脱与欢乐!可乐极生悲,谁曾想这么快就要分别了呢?往昔相知之乐,凸显今日离别之悲,令人难以自禁。”
生M:“如果把5—6看作是虚写,选文前两句是‘起( 以‘最相亲领起),3—6句是‘承( 承‘最相亲虚写往昔相知之乐),7—8句是转(写相亲却不得不离别之悲苦),最后两句是‘合(抒发乐观豁达之情)。虚写往昔相知之乐为下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师:“是太棒了,从诗歌的结构和感情的变化流程来分析,视角独特,见地十分深刻,此处该有掌声!”
综上所述,通过瞻“题”顾“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性分析和对比鉴别,不仅能准确把握诗词的表现手法,而且能体悟作者为何要运用这些表达技巧,从而悟出诗人布局谋篇和表情达意之奥妙,这对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大有裨益。二、分清角色,辨明虚实
在诗歌赏析实践中,学生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混淆了虚写和实写之景,曲解诗词本意,深陷误读泥潭,从而胡编乱造,离题万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让学生先分清诗词中的人物角色,从而设身处地地再现诗人当时所处的生活场景,通过辨明虚实,轻松悟读诗心。
比如学生赏析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二)颈联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情感的时,读不懂诗句,分不清何为虚,何为实?信口开河,闹出了不少笑话。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诗歌标题和注释,看看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其中到底有几个角色?
生A:“弟弟杜观即将抵达夔州,杜甫闻讯十分高兴。”
生B:“诗中有两个角色,杜甫和弟弟杜观。”
师:“大家读本诗颈联,看看它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C:“江边的高阁嫌弃津柳;风帆在数驿亭。”
师:“这里的‘嫌是嫌弃的意思吗?‘高阁为什么又‘嫌‘津柳呢?”
生D:“这里的‘嫌应该是埋怨的意思,联系‘嫌怨一词来看,‘嫌即可等量代换为‘怨;‘津是渡口的意思,‘津柳就是渡口的杨柳;‘高阁一词用了借代的手法,不是‘高阁埋怨‘津柳,而是高阁上眺望的人埋怨‘津柳挡住了自己的视线。”
师(颔首微笑,带头鼓掌):“说得真棒!联系诗歌标题和注释①的写作背景来看,诗中是谁站在‘高阁上极目远眺,埋怨‘津柳挡住了自己的视线呢?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E:“当然是杜甫喽,接到书信,听说十年未见的弟弟要到夔州来,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登上江边高阁,焦急地等待弟弟杜观的到来。”
师:“分析得入情入理,很接地气。那从虚实的角度来看,这颈联上句到底是虚还是实呢?”
生(异口同声):“实写。”
师:“下句写谁在‘数驿亭呢?他为什么要不停地‘数驿亭?”
生F:“杜观在‘数驿亭,他‘数经过了多少驿亭,在心里盘算到底还有多远的路程才能到达夔州,表明杜观内心急于和哥哥相见的心情。”
师:“这是诗人看到的,还是想到的呢?”
生G:“当然是诗人猜想的喽!‘数驿亭的情节,应该是诗人对弟弟在途中船上着急心情的一种猜想,——俗话说得好,十指连心,兄弟同情。当哥哥的如此着急地想见弟弟,相必弟弟也同自己一样,着急着想和自己相聚,——毕竟十年未见,离愁断肠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通过引导学生厘清角色,还原生活场景,迅即打通了学生和古诗词之间的隔膜,辨明虚实自然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三、巧借位置,悟读诗心
在诗词赏析中,有的诗句艰涩难懂,简直让人如坠云雾,难辨东西。但如果巧妙借助诗句位置,根据“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则可以轻松推知难懂诗句的含义。比如在赏析刘得仁《送顾非熊作尉盱眙》时,很多人对首联“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不甚了了。我让学生先看颔联“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写了什么意思?
生A:“自古以来,写诗的人都当了朝廷的重臣。”
师:“写诗的都当了朝廷的重臣?你仔细想想,这符合历史实际吗?”
生A:“脚注上说,‘谏臣在这里指朝廷重臣,有什么错呢?”
生B:“‘为诗者这里应该是有才德的人吧?这里既是赞扬顾非熊之才德,又对他没有担任朝廷重臣表示遗憾、不满和同情。”
师:“说得真好!既然本诗颔联赞扬顾非熊有才有德,又对他没有担任朝廷重臣表示遗憾、不满和同情。根据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颔联应该是顺承首联的意思而来,我们再逆推过去,看看首联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生C:“首联下句大体意思是说,盱眙尉这个官职太小。”
师:“你从哪里看出盱眙尉这个官职太小的呢?”
生C:“从位置上看,颔联说有才德者历来都担任了朝廷重臣,这肯定是针对首联顾非熊只当了一个小小的盱眙尉来说的,‘谏臣与‘盱眙尉进行对比就能看出来。”
師:“很好。懂得从诗词结构着眼,瞻前顾后,从‘颔联大意逆推‘首联内涵!如果‘未足是君伸的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话,怎么调整最符合诗人的本意?”
生D:“‘是未足伸君, ‘是,这,代盱眙尉;‘未足,不足以;‘伸君,让您伸展才华和报复。不就是说盱眙尉这个官职太小了吗?”
生E:“首联下句理解起来还不很难,关键是上句怎么讲呢?简直令人一头雾水!”
师:“既然我们已经根据颔联的意思推知,首联应该是说顾非熊担任盱眙尉这个官职太小,那么大家再看看首联上句写了些什么呢?”
生F:“一个人当一个县尉。”
生G:“不是一个人去当这个县尉,难道还要几个人去当这个小小的县尉吗?!”
师:“你刚才这个‘小小的县尉,这个修饰语说得非常到位!如果是一般人,能当个县尉已经不错啦,这有什么可写的呢?”
生H:“哦,我知道啦!关键是顾非熊不是一般人,而是有雄才大德之人!”
师:“说得好,首联上句诗人是怎么表现顾非熊之雄才大德的呢?”
生I:“‘一名,第一的名声,一等的德和才!”
师:“我猜,大家初读时,问题就出现在这个‘一字上!在这个语境中,前一个‘一字作‘一等、优异、出类拔萃讲,而后一个‘一却是‘微小、微不足道的意思,这两个‘一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同情。其实,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开门见山。开篇照应标题,议论点明自己对‘作尉盱眙一事的观点,为结尾抒情伏笔。”
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借助诗句位置,利用古诗词“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根据颔联意思,巧妙逆推首联的含义,轻松读懂了艰涩难懂的诗句,且对“一”字进行了独具个性的悟读,这对培养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灵活悟读古诗词的关键能力十分有益。长期规范训练,学生就不至于浮在水面,而是“扎得进、悟得深、讲得透”,自然和古诗词水乳交融,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四、因“材”定“调”,缘“象”探“情”
正如《尚书·尧典》所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聲。”诗歌大抵离不开抒情和言志。正确解读古诗词,自然离不开“意象”和“意境”的分析与体味。面对同一首古诗词,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体悟,有时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情感体验。究其症结,自然落在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体味的差别上。怎样才能规避这种误读风险呢?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引导学生根据诗词题材类别把握其抒情言志的大方向,再引导他们抓住诗词“意象”的共同特点,进而合理解构古诗词的美妙意境,使之因“材”定“调”,缘“象”探“情”,顺利体悟诗心,把握感情基调,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赏析崔峒《送陆明府之盱眙》时,学生很难走进诗歌,对本诗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我采用“因‘材定‘调,缘‘象探‘情”的手法,轻松破解了这一难题:
师:“请同学们看诗歌标题,本诗属于哪类题材?这类题材的诗歌的感情基调大致分几类?”
生A:“送别诗。送别诗的感情基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抑,抒发离别的不舍和缠绵感伤;另一类是扬,抒发劝勉鼓励和乐观旷达之情。”
师:“很好,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本诗,仔细体味,看看本诗的基调到底是抑,还是扬?”
生B:“先抑后扬。先抒发了离别的不舍,最后又有对陆明府的劝勉和期望。”
师:“说得不错,我的意思是,从整体上看,本诗的感情基调到底是抑,还是扬?”
生C:“扬!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陆明府到盱眙后要干出一番业绩,有了政绩之后也不以利禄萦心,虽然居官,但要像隐者一样淡泊名利,千万不要辜负了州府长官的期望。”
师:“说得好!既然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扬,那么,其情感重心应该是离别的不舍、别后的孤寂愁苦呢,还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与旷达呢?”
生D:“本诗重在抒发‘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与旷达!”
师:“请大家勾画出本诗颔联和颈联的意象,看看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E:“本诗二三联的意象有‘白烟‘红叶‘澹浪‘平芜,意境是悲凉的,感情是孤寂的。”
师:“你怎么读出了悲凉和寂寞呢?”
生E:“‘白烟说明海上有雾,一个‘横字写出雾之浓;‘澹浪突出浪之大,‘摇山郭的‘摇就突出了风猛浪恶;‘平芜写出了原野的荒芜,所以我感觉很荒凉。”(不少学生鼓掌助威)
师:“我知道,大家初读此诗,就是这个感觉。但刚才我们分析了本诗的感情基调,总体上是扬,如果按照你刚才的说法,前面没有适当的铺垫,诗歌结尾怎么可能一下就扬上去了呢?”
见大家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我接着引导:“同学们之所以一时转不过这个弯来,估计问题出在‘澹浪和‘平芜上,请大家查一下工具书,看看这两个意象有什么特点?”
生F:“‘澹指水波摇动的样子,也指恬静、安然的样子,还指水波纡缓的样子。”
生G:“‘平芜,指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师:“无论是‘水波摇动的样子‘恬静、安然的样子,还指‘水波纡缓的样子,到底有没有风急浪高的意思呢?”
生H:“从词典上的解释来看,的确没有风急浪高的意思,但‘摇山郭的‘摇字怎么理解呢?”
师:“玩过跷跷板没?或者荡过秋千吗?荡秋千时,我们感觉周围的景物在动,而事实上却正好相反。大家回想一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看看这里的‘摇和它有没有相似之处?”
生I:“就算这里的‘摇写陆明府心旌摇荡,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平芜指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难道不荒凉吗?”
师:“‘丛生的‘丛除了表示荒凉,还可不可以理解成草木茂盛呢?再说‘平旷原野都布满茂盛的草木,这透露出怎样的生机和活力呀?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景物,因为不同的心情,感觉大不相同哈!”
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一层,我相机点拨:“大家看本诗二三联的意象‘白烟‘红叶‘澹浪‘平芜的第一个字,共同体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倘若把‘白烟换成‘黑烟可以吗?”
生J:“不可以。因为‘白‘红‘澹‘平给人以鲜明的色泽,恬静的心境和开阔的视野,与结尾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和鼓励相吻合,如果换成‘黑烟,说明雾浓如墨,与诗歌的感情基调格格不入。”
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先引导学生根据诗歌题材类别把握其抒情方向,再通过整体感知,确定诗歌的抒情基调,然后再引导学生抓住诗歌“意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合理解构古诗所描绘的美妙意境,这种因“材”定“调”、缘“象”解“境”、寻“境”探“情”的方式,既优化了学生诗歌鉴赏的思维路径,又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作者通联:四川古蔺县蔺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