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背景下的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培养研究

    乔雪

    摘 要: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水平的高低是高师院校培养卓越教师的重要指标,探索提升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的路径对高师院校培养卓越教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教学结构安排三方面的能力具体阐释如何更好的提升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在分析教材方面,需要宏观把握教材的整体脉络、深入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准确解读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从知识、能力、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学情;从导入、探究、巩固、总结四个环节合理安排教学结构。

    关键词:卓越教师;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

    卓越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1]。一名师范生需要经历初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三个阶段,才能最终成为一名卓越教师,可见卓越教师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成为一名卓越教师,基本的教学技能必不可少,其中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几个方面,前提是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环节。从以上几个环节可以看到,教学设计技能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能力:分析教材的能力、分析学生的能力、教学结构安排的能力。同时数学师范生的培养定位大都是成为中学数学教师,因此本文下述内容以初中数学新授课为例。

    1 分析教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知整体教材者,不能教好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前提是要深入分析教材,需要宏观把握教材的整体脉络;深入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准确解读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1 宏观把握教材的整体脉络

    整体把握初中数学的六本教科书的全部内容,理清知识脉络,从横、纵两个方向学会分析教材。纵向是指按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顺序,依次了解每册书对应的内容及前后的衔接。横向是指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板块进行分类,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数与式(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方程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依次了解每个版块的内容分布。就如同我们上课时按照顺序讲,最后中考前按照版块再引导学生复习一样,我们需要通过纵向分析,了解章节前后之间联系,通过横向分析,了解每个版块内容的分布,这样才能对整套教材有一会宏观的把控。通过对整体脉络的把握,可以更好的对每个知识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正确的分析。

    1.2 深入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我们上某一个知识内容时,要具体描述本节内容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描述内容的地位时可以在前面所讲的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而内容的作用一般都是承上启下,我们需要详细的讲明此内容具体是如何承上启下的,而不能将这个词语虚化。一种情况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理解,即为前一天的后续内容,为后一天的铺垫内容,比如“相反数”这个内容,上承“数轴”,下接“绝对值”,它们属于纵向的一个紧密连接内容。另一种情况是上承的知识不一定是上一节课的知识,也可能是上一章的、上一册书的、前一学段的,甚至可以是同时几个不同内容的,尤其是开启新的一章时。比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承“相交线”及“数轴”,实现了一维到二维的过渡,这就属于横向的衔接。再比如“分式”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上承的是小学数学“分数”的内容及七年内上册“整式”的内容。同理,下启的也有如上可能。知识的学习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深入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需要把教材真正“吃透”。

    1.3 准确解读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维度来描述。对于知识技能这个维度的目标即是对本节内容主要知识点的把控,需要很好的区分了解、理解、掌握、综合运用这几个行为动词的程度,尤其重点区分理解和掌握。对于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这两个维度很容易混乱,数学思考应该是把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其中,体会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而问题解决主要是能力的养成,体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不宜太大,注意循序渐进,感受数学,并且渗透课程思政。同时还需要注意目标主体保持一致,一般我们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分析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我们要知道,“重点”顾名思义是重要的知识点,“难点”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既然是知识点,就不应该加入理解、掌握等词语,只需要写出本节内容最重要的具体的知识点即可,难点亦是如此。重难点设置时数量不宜过多,都是重点的话反而不知道何为重点。在设置好重难点的同时,还要写出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里就可以和前面的数学思考及问题解决两个维度的目标结合起来了。

    2 分析学生

    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知识、能力、心理三个层面来分析学生。

    2.1 知识层面

    这部分需要分析学生有哪些知识储备可以为本次课做准备,同时本次课的知识可以为后续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的知识置于整个体系中。在这部分描述中,经常会与教材地位的分析混淆,教材地位主要说的是承上启下的关系,而在这里主要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拥有哪些知识可以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还需分析学生知识储备的掌握程度,如果是最近刚学的,我们可以直接用,如果是很久之前学的,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忘记,教师在上课时就需要提前复习回顾,做的新旧联系,或类比化归。

    2.2 能力层面

    中学数学基本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解题能力。现代的数学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的学习,由“双基”到“四基”、再到“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生能力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尽可能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分析学生可能具备什么能力,这些能力在怎样的一个水平,能够为本次课的知识探索做准备。同时,通过本次课程的探索,还需分析学生哪些能力还比较欠缺,哪些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3 心理层面

    学生要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七年级刚入学的学生需要注意由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学习内容量的增多以及课程难度的加大;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略微下降,并且参与合作交流的主动性减弱;九年级的学生逐渐向成熟期过渡,需要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同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同班级的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3 教学结构安排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起承转合一般由教师承担,需要以整体的方式处理教学内容,有效组织教学,形成知识的发展路径。数学教学过程设计可以分为横、纵两个维度,横向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纵向可以分为导入、探究、巩固、结束等基本环节。

    3.1 导入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2],引起积极的思考,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习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导入可以分为直观型、问题型、新旧联系型以及趣味型,问题由情境衍生而成,要紧扣教学目标,反映知识的本質。可以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引发新知识,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产生悬念等来引导,使得学生在探索中认识到寻求新知识的必要性。

    3.2 探究

    在这一部分中首先要通过特殊到一般,或类比,或化归等思想方法进行探究,接着给出概念或定理,最后深入分析相应的重难点及关键点。探究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顾及全体学生,不能只顾虑好学生,还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获得学习数学的喜悦和成就感。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引导方法,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搞一刀切,不煮大锅饭,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3.3 巩固

    每讲完一个概念或原理,都需要给出相应的例题,以达到巩固的效果。例题可以是书本教材上的例子,也可以是经过斟酌后其他辅导书上的例子,但题目的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能够展现本次课的重点或难点。最好还能给出配套的练习,使得学生学会运用新知,发现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同时还注意到易错点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3.4 结束

    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们需要提纲挈领地进行总结,强调所学知识的重点之处,认清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巩固所学,拓展升华。课堂的小结不能总是简单的一句“本次课就上到这里”,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本次课的收获,也可以通过小组分享,还可以由教师有针对性的对重难点进行强调。同时,在总结中也可以布置思考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

    4 结语

    本文主要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教学结构安排三个方面能力提升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在分析教材方面,需要宏观把握教材的整体脉络、深入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准确解读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分析学生方面,从知识、能力、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学情,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教学结构安排方面,从横、纵两个维度出发,横向以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为培养方略,纵向是以导入、探究、巩固、结束等基本环节入手,提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振水.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师,2018(9):84-88.

    [2]乔雪.中学数学课堂导人的四种基本类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2016(11):37-38.

    基金项目:百色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9JG23)。百色学院2016年度校级课程群建设项目(2016KCQ01)

    作者简介:乔雪(1990—),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