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土改研究述评

蔡嘉生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牵涉到反“地方主义”问题,很长时间相关研究进展缓慢。1994年,广东“地方主义”问题得以彻底平反,土改研究随之迎来春天。以纪念土改50周年为契机,广东土改研究迎来一个高潮。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挖掘新史料、引入新视角,对土改中的华侨、干部及政策变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广东土改的多重面相。
【关键词】广东土改;地方主义;新区土改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3-0093-02
由于牵涉到“地方主义”问题,广东土改研究很长时间难有突破,直到1994年中共中央为方方平反后才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面世。新世纪以来,广东各地陆续出版土改资料,夯实土改研究的基础。同时,在广东党史界的推动下,一批逻辑严谨、论据充分、观点鲜明的论文应运而生,理清了广东土改的总体脉络。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挖掘新材料,并从不同视角对广东土改与反“地方主义”问题进行探讨,拓宽了广东土改的研究领域。
一、广东土改史料的整理、编纂和利用
土改研究的突破始于史料的整理与编纂。概而言之,广东土改的资料编纂曾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土改结束后,一些党政机关选编部分土改文件,以备总结经验、培训干部之用;第二次出现在纪念土改运动50周年之际,广东各地纷纷出版土改资料汇编。
早期新区土改文献的整理是为了指导土改和培训干部。以中南区为例,中南军政委员会土改委编印了《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作为各级土改干部学习的重要文献。[1]该汇编内容丰富,包括中央、中南区、中南各省三级关于土改的指导文件与法令等文献。土改结束后,中南土改委又整理出版续辑,作为前者的姊妹篇。此外,中南土改委还编纂《中南局一百个乡调查统计表》,该统计表共收录中南区100个乡的资料。
当然,这些资料汇编大多出于培训干部的目的,其中难免存在较强的倾向性。或许由于广东土改中发生了由毛泽东拍板定调的反“地方主义”运动,土改结束后并未出版资料集。1994月4月,中共中央同意为方方彻底平反。此后,广东土改的史料整理和研究成果才陆续面世。
1999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档案馆共同编纂出版《广东土地改革运动史料汇编》,内容涉及华南分局、省政府、土改委以及所属地区有关土改的来往电文、报告、草案、工作总结和统计资料等,共收录档案194篇,约80万字。这是研究广东土改的核心文献。此后,为纪念各地土改50周年,广东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版史料汇编。
比如,中共梅州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从清匪反霸到土地改革》,其中包含不少土改资料。[2]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收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江地区土改运动的历史资料、专题文章和论文,编成《东江地区土地改革运动资料选编》。[3]揭阳市档案馆编纂出版《揭阳县土地改革运动资料汇编》。该汇编收集中央、分局、省政府、省土改委、潮汕地委和揭阳县委等有关土改的指示、报告、工作总结、统计资料,全书约有42万多字,是研究揭阳土改重要的资料集。[4]近年来,广州和东莞等地的党史部门也出版了土改史料汇编。
总体而言,广东的土改资料已相当丰富。不过,想要获得更为丰富完备的史料,研究者还需前往各地档案馆搜集。近年来,广东土改研究出现一些新突破,正是得益于这一努力。
二、广东土改的研究现状
广东土改研究的突破,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地方主义”问题平反后,广东党史学界努力推动广东土改研究达到一个高潮;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利用未刊档案,采用新视角新方法对广东土改进行探讨,拓宽了土改研究领域。广东土改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成为新区土改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地方主义”平反后,广东土改研究迎来高潮
1994月4月,中共中央同意撤销原给华南分局重要领导人方方的处分,为其恢复政治名誉。广东土改研究才逐渐冲破藩篱。[5](P.958)这些成果涉及诸多方面,理清了广东土改运动的基本脉络。
黄勋拔率先发表《广东的土地改革》一文。[6]该文首次利用档案史料,对广东土改前的土地占有情况、土改政策、土改进程等问题进行阐述,系统地梳理这一运动的过程,既对广东土改作出正面评价,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2000年12月,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标志广东土改研究进入一个高潮。
与会者陈遐瓒、黄勋拔、刘子健等人以中共中央的平反结论为准则,围绕“如何评价广东土改”的主题,论证广东土改不但不是右倾,而是存在明显的“左”倾现象,并认为中南局的错误指导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7]其中以刘子健的文章最具代表性。刘子健从群众发动、华侨问题、土改中纠“左”等方面论述广东土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精神,认为应该坚持中央对广东土改所作的结论。这些文章论据充分、立场鲜明,涉及到广东土改中的整队、华侨和试点等问题。
关于广东土改试点,肖燕明的研究较有说服力。他对广东土改试点给予很高评价,同时也认为,部分地区出现乱打乱斗、动了富农出租土地、过重打击一般地主和错误处分干部等四大问题,中南局应该为这些偏差负主要责任。[8]这些成果理清了广东土改的基本脉络,为后来者深入探讨打下坚实基础。
(二)广东土改研究的新视角与新结论
近年来,关于广东土改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首先体现在广东省档案馆未刊档案的利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东土地改革研究》是至今研究广东土改中最为全面的著作。[9]莫宏伟利用广东省档案馆和湛江市档案馆的材料,对广东土改进行全方位研究。该书内容丰富,其中对华侨问题的研究是一个亮点。
程昌怀着重考察广东土改运动中出现的偏差与华南分局的纠正措施。他认为,中共的阶级斗争意识、采用群众运动方式是土改运动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10]肖際唐也注意到广东土改中政策的偏差问题,不过他侧重考察华侨政策,从政策的出台、内涵、实施运动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得出阶级斗争思维、干部素质和“左倾”思想是土改中华侨政策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11]
另外,一些学者以新视角进行审视,取得了新突破。杨奎松以“中共建构集权体制”为视角,通过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进而探讨1950年代反“地方主义”问题。他认为,反地方主义事件的发生,根本上是一种阶级信任感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中共的阶级斗争思维及由此造成的全面依靠外来干部的干部政策是造成反“地方主义”斗争的最主要原因。[12](P.3-39)受其导师杨奎松的影响,李坤睿继续关注海南土改中的反“地方主义”问题,认为土改中海南发生“反地方主义”的成因与广东内陆存在明显区别。他还指出,海南反“地方主义”运动表面上由華南分局主导,背后体现的却是中央必欲实现高度集权的意志,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3]这些论述向读者展现了广东土改的复杂性。
(三)国外学者对广东土改的关注
国外最早对广东土改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傅高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傅高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广东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家的眼光和局外人的视角,对广东进行深入考察。
傅高义通过研究《南方日报》等报刊资料,发现了隐藏在广东土改背后的“中央控制与地方博弈”因理。[14](P.83-113)傅高义注意到广东土改中的宗族、华侨、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矛盾等问题。但与许多西方学者不同,傅高义并不认可“权力斗争”的观点,而是认为,虽然反“地方主义”运动伤害了一大批本地干部,但这种有效的组织亦给广东带来了秩序和纪律。[15](P.59-62)
不过,正由于受当时政治环境和资料局限的影响,傅高义不得不在某些史料欠缺之处大胆推测,有些论述明显不够准确。比如他虽关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却没能对地方干部进行系统考察,而是笼统地认为地方干部反抗外来干部,夸大这种分歧。不可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的确存在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矛盾与冲突,但这主要是工作分歧,远没有达到傅高义所认为的那种境况。
近20多年来,以中央为方方彻底平反为契机,广东土改和反“地方主义”问题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前后可分为两个特征明显不同的阶段。前10年主要是广东党史学界借纪念土改50周年之机整理资料,梳理脉络,努力修正某些历史定论。后10年则是新方法和新视角的引入,学者集中讨论土改政策偏差、中央和地方关系和反“地方主义”等问题。可见,研究者对广东土改的关注早已超出土改本身。但是,这并不说明广东土改已经没有继续研究的空间,相反,正由于前人的铺垫,广东土改的若干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往多数研究广东土改政策变动的文章都承认朝鲜战争促使毛泽东改变温和的土改进程,因而导致了广东土改的政策转变。但人们经常忽视一个事实:朝鲜战争导致中共大规模地增加在广东的国防驻军。[16](P.322)这批南下大军之后成为“依靠大军进行土改”政策的实施者,而依靠大军土改进一步激化了地方干部与南下干部的矛盾,间接催生了一年后的反“地方主义”运动。由此可见,广东土改研究仍有继续深入的必要和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南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 汇编[M].1951.
[2]中共梅州党研室.从清匪反霸到土地改革[M].1999.
[3]中共惠州党研室.东江地区土地改革运动资料选编 [M].2000.
[4]揭阳市档案馆.揭阳县土地改革运动资料汇编 [M].2000.
[5]广东省档案馆.广东土地改革运动史料汇编下册 [M].1999.
[6]黄勋拔.广东的土地改革[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 (1).
[7]刘子健.关于广东土改的几个问题[J].广东党史, 2001,(3).
[8]肖燕明.对广东土改试点的再认识[J].广东党史, 2002,(2).
[9]莫宏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东土地改革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0]程昌怀.广东土地改革研究——对土改过程中的 偏差与纠正的考察[D].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9.
[11]肖际唐.广东土地改革华侨政策实施偏差及其纠 正[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9.
[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中国当代史 研究(第1辑)[M].九州出版社,2009.
[13]李坤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海南土改中反 “地方主义”问题的来龙去脉[D].北京大学博士论 文,2015.
[14]傅高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 治[M].高申鹏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5]Ezra F.Vogel,Land Reform in Kwangtung 1951-1953: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ism,The ChinaQuarterly,Volume38,June1969.
[16]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褚永慧]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