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合一 实施有策

    王健龙

    统编版语文教材提高了古诗文的比例,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特定的言语形式,文言文由“言”“文”两部分构成,其中“文”是“言”所生成的,“言”是“文”所建基的,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更不可偏废。因此,文言文教学应找准二者的结合点,使之有机融合,做到言文合一,达到发现言之妙义、文之神韵、传承文化的目的。

    言文合一的教学方法,是指疏通字义时,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分析篇章时,着眼于篇章的整合,又与具体的词语理解相结合,在理解中赏评,在赏评中感悟,进而养成实而活的言语经验,将教学文本作为文学作品,而非仅为言语作品,从文化的角度习得语言,从文学的角度学习作品。即“在解词析句中领悟文章(文学)意蕴、文化内涵;在探究文意时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语感”。这样可克服重言轻文、重文轻言的弊端,让情意趣智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下面结合《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谈一谈“言文合一”的具体策略。一、初读文本,借言解文

    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朗读。朗读文质兼美的古诗文,学习者能感受文言文严密凝练的语言风格,有利于建构严密规范、简洁凝练的言语经验。正如张必琨先生所说的“读来读去,许多词、语、句、篇都成了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个部分,对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定能逐步熟悉起来”。朗读的过程,就是凭借具体的语言,理解、感受文意的过程,也是体验情感的重要途径。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习惯,对文本的把握都是从最浅层的阅读开始的。因此,文言文的文本初读就具有奠基意义。讲授《送东阳马生序》,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然后提醒大家注意易读错的字。读音需要注意的字,多为“同舍生皆被绮绣”“日再食”等句子中的通假字和多音字,以及“箧”“屣”等生字;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出长句的节奏;然后再读课文,抓住“盖余之勤且艱若此”这个关键句,猜读文章写作内容;最后,默读课文,找出体现“勤且艰”层次的标志性的语句,读出整体文意,读出层次。

    师:对。“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应该就是此文的主要内容。那作者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写自己读书时的勤奋和艰苦的呢?

    生1:余幼时即嗜学。

    生2:既加冠。

    生3:当余之从师也。

    师:宋濂是以时间为序,分三个层次来叙述他求学时的情形的。那三个层次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求学的情况的呢?

    生1:是分别从致书、求师、求学三方面来写的。

    生2:第一个内容是得书之难、抄书之苦,第二个内容是无师之苦、叩问之难。

    生3:最后一个是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之所以在初读时设计这几次读的环节,是因为读音涉及词义,停顿涉及句子的组织,读得正确可以反过来促进对文意的理解;特别是抓关键句,找语言标志,理清思路,有助于整体感知文意,锻炼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为随文学言打下了基础。二、研读文本 ,随文学言,析字解文

    文言文教学中,“言”是指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以及各种文言句式的辨析和用法等;“文”指文言表达的风格,以及作者在文本中流露的情感等。钱梦龙先生认为,文言文首先是“文”,它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而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指向。这启示我们,教学中要处理好言和文的关系,借助言这个通向文本内涵的桥梁,运用“随文学言”和“析字解文”的方式,抵达文本的最深处。

    1.随文学言

    随文学言,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落实重点字词,探究词法、句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做到以文带言,实现言与文的高度统一。在《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教学的研读部分,教者以体现文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为抓手,以“得书之难‘难在哪里?”等三个问题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具体理解各层次的内容,再通过追问,解决重点字词和句子。

    师:按照刚才品“得书之难”的思路,来看看“求师之难”“难”在哪里?

    生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写自己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只得拿着经书走一百多里向先达请教。

    师:“既加冠”的“既”是什么意思,你能给我们说说吗?

    生2:就是成年之后。“既”是“已经”的意思。

    生3:还有“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是说他请教的时候,老师非常严厉,但他对老师非常恭敬,最终有所收获。

    师:就他一个人向先达请教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4:不是。从“填其室”看出来。先达德高望重,门徒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把言辞、脸色放温和一些。“填”是充满的意思,这里解释为“挤满”更好。

    师:他是怎样向先达请教的?

    生5:他站在先生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侧着身子,偏着耳朵来请教。态度非常诚恳。

    师:你能演示一下他请教的情景吗?

    (生5表演,其他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

    师:有时遇到老师呵斥的时候,他又是怎么做的?如果把当时的宋濂换成今天的你,你又会怎么做?

    生6:他态度非常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再来请教。如果是我,我心里会很不痛快,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不喜欢这个老师。

    师:正是他求师以诚,求师以敬,器量很大,他最终才有收获,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多数文言文总能找到拎起全篇的重点句、关键词作为文章的突破口,以此为由头展开互动,串起对整篇人文内涵的探究,带出词语教学。一气呵成的气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的乐趣,避免机械枯燥性解读,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这种以学文为先导,渗透学言,在理解思想情感的过程中,落实词义,促进词法、句法迁移运用的做法,能实现学言品文的高度统一。

    2.析字解文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以象形字为字根。教师如果扣住字根词源,从造字规律入手 ,理解词义迁移,不仅符合文言文的教学本质属性,也有利于从文的高度理解字词,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还是以《送东阳马生序》教学中的“研读课文”为例,在随文学言的过程中,教师抓住“走”“趋”“行”和“嗜”“慕”“乐”两组汉字,通过分析结构,结合语境,理解其本意和语境意,进而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组动词,构成文章的情节线索,第二组动词,构成文章的情感线索。以这六个动词为抓手,设计教学,组织活动,就能做到以字立课,勾连入境。仅以第一个层次中的两个动词的品析为例:

    师:“录毕走送之”能否写成 “录毕即送之” ?

    生4:应该可以,抄完了就立即送还,表意也很明确。

    师:我们先看看这个“走”字。

    (屏显)

    走,金文写为(夭,挥舞双臂的样子;脚)。表示摆臂奔跑。造字本义:挥摆双臂,奋力狂跑。许慎《说文解字》:“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意思解说:走,小跑。表示小跑时人必须收腹弯腰屈背。

    师:通过对“走”字的解析,同学们比较一下古代与现代的“走”有何不同?

    生5:表示脚的那部分特别形象,就像我们跑步一样,脚是腾空的。

    师:古代的“走”,相当于现代的跑。宋濂用“走”,为什么?

    生6: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地看书,抄书,还书。

    生7:及时还书,给对方留下守信用的好印象,对方就会继续把书借给他看。

    师:嗯,非常好。“走”中有勤,“走”中有诚!大家能不能根据“走”的字形,结合文章,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宋濂还书的片段?

    生1:在一个呵气成冰的早晨,小宋濂迎着刺骨的寒风一路跑来。“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呼出的白气让眼睫毛上挂了一层霜,一时间都有点看不清前面的路了。忽然他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跌倒在地,他立即爬起来,用衣袖擦拭了一下书上的积雪,然后用被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小手里紧紧攥着书,奋力摆动起双臂,脚不沾地继续向前狂跑。

    师:多么动人的情景,一个汉字简直就是一个镜头,一个故事。“走”中的情味这么丰富!那么,天寒地冻中支撑宋濂狂跑还书的动力是什么?请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

    生2:我觉得是“余幼时即嗜学”中的“嗜”字,喜欢学习是作者求知的动力。

    生3:那改成“余幼时即好学”不也一样吗?

    师:还是从构字法的角度看这个“嗜”字。

    (屏显)

    “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写为;上半部分为(老,老人),下半部分(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保持一生的口味。许慎《说文解字》:嗜,嗜欲,喜之也。终生喜好的口味。

    生(恍然大悟):“好”和“嗜”的确都有喜欢的意思,但是“好”太概括了,而且喜欢的程度不如“嗜”,宋濂从年幼时就喜爱学习,觉得学习是一种甜美的享受!

    师:以上通过对“走”和“嗜”的解析,大家不仅掌握了两个字的构造,领会了词义而且对作者宋濂读书的艰苦经历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对文章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个片段,析字解文,因言悟文,通过对言的深层揣摩与探究,推进对文的内涵的深度解读。在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进行这方面的渗透浸润,不仅能对学生辨析字形、积累词语、理解文意、体悟情感、体会写法等方面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三、品读文本 因言悟情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浅的层面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作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悟情感的最好方法是因言悟情,以此作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取向和价值追求。

    为了实现这些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在《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教学的最后的阶段,我们探讨了这篇临别赠言花大量篇幅写自己求學经历的原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勉励马生学业要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在于勤且艰,在于诚,不在于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的良苦用心。然后通过品读相关语句,感受作者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

    师:怎样才能深刻体会这种良苦用心呢?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模仿长者对晚辈说话的语气,亲切而平缓地读。试着读下面几句。

    1.余因得遍观群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建议:带着长者的关爱之情来读,语调亲切、平缓。

    ……

    师:读得很亲切,读出了情感,但味道还不浓。建议读的时候将“余”字的读音拉长。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老师的手势。

    师:“余”是一个饱受生活之苦的人,也是一个求知若渴的人,更是一位对晚辈满怀关爱的长者。老师作为你们的长辈,也想借这篇文章对大家说几句话。请大家把课本放下,看着老师。

    (师深情朗读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了吗?

    (生点头)

    师:光点头是不够的,还要把老师的良苦用心放在心上,化作前进的动力。我希望,六月份中考之后,每一位同学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实的脚步,抬头有更远的天空。

    上面几个句子的语气涉及虚词的作用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它们反复地揣摩与品读,读出了其中蕴含的情感,读出了情境,读出了思想,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师生在读中与作者心灵契合,实现言语习得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智性的飞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了空洞讲授,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言文合一”的文言文教学,要在品文与学言中做到文言一体、文言并重、文言融合;在学文中学言,在品言中悟文、悟情,达到在整体阅读中培养情趣,以情趣带字词,以字词促升华,情意趣智,听说读写,观察辩论融为一体,让学生潇潇洒洒走进文言天地,痛痛快快感受文言魅力的目的。

    [作者通联: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朝来校区)]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