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设计关系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室内设计应运而生,其是建筑设计的拓展和延伸,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在建筑设计中,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室内设计进行把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文章主要对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行业;室内设计;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空调设备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1-0246-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142
Reflec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nterior environment design
Huang Zuru
(Jingc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gmen, Hubei Province,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chitectural interior design came into being, which is th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work.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e should grasp the interior design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 considering all factors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modern people.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Key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terior design; Natural environment;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當前我国的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发展尤为迅速,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因素及手法均被应用其中,但关于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设计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但关于生态系统与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研究已趋近完善。将自然与建筑进行有效结合,也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1 国内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现状分析
20世纪以来,随着室内空调设备和多层建筑的层出不穷,室外自然环境与室内空间逐渐有了联系。城市中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疏远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距离。现代建筑材料常以玻璃、混凝土、钢铁为主,虽展现了现代文明的冷静与干练,但却缺乏与人类的情感交流。据相关调查表明,儿童长时间居住在高楼内,将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同时也会对其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造成影响,而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在现代建筑中,很少有住户会考虑在住宅中设置自然景观空间,大多数均被封闭阳台所替代,使得居住环境严重脱离的自然景观,而这对于住户的身体健康而言,无疑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在封闭式建筑中,由于通风不畅所引发的问题,目前已在国际建筑界和医学界引起强烈关注。
2 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关系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类均不可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即便是置身于人工环境中,但依然无法忽视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人类在打造室内环境的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一个自然环境中,因此,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如下: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主动融入自然环境因素;即便人们在主观上能够忽视自然环境因素的应用,但其仍然可被动的应用其中;过渡使用自然环境因素,也会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人们在今后需要反思的问题。
2.1 在室内环境视觉艺术中应用自然环境要素
动物、水体、山石、植物等自然要素,与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视觉艺术息息相关。例如,人们常喜欢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使用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其可为单调的空间增加一丝色彩和神秘,并带给人身心愉悦的感受。随着四季的不断更迭,室内植物也会随之而改变,此时,其不仅可带给人空间上的直观感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发人们对自然和时间的感悟,从视觉艺术出发净化人的心灵,属于一种自然而丰富的自然要素[1]。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各种自然环境要素的巧妙应用,可让人在自然环境和室内环境的过渡中,产生心理和视觉上的连续性感受,使两者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不会产生“突变”感受。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会对建筑物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对室内环境的形态进行改变,此时的室内环境也会借助建筑物构成的影响,反作用于室外的自然环境景观。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和室内环境实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基于此,人们在今后设计室内环境的过程中,首要问题便是考虑视觉的过渡性。例如,当人们在室内环境中并接受内部的视觉感受时,通过玻璃墙、窗户以及门等界面,也会同时接受室外环境所带给自己的一切,而通过室内环境设计,能够使这些感官达到和谐发展、相互融合的境界,不会使人们产生突兀感。总而言之,建筑物和外部自然环境和室内环境进行联系的重要媒介,在研究室内环境视觉艺术中室外自然环境要素的应用时,一般可从自然光环境、自然景观布置以及自然景观等进行全面考虑。
2.2 在室内环境生态技术中应用自然环境要素
在室内环境视觉艺术中,虽然自然环境要素的应用目前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正因如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人们过分强调视觉享受而产生的生态问题。基于上述情况,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需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此同时,还应在室内环境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生态平衡”基本原则,而这也逐渐成为我国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领域应重点研究的深刻话题。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生态设计属于一个全新的学科,但其也为室内环境设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契机[2]。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学会科学、合理地应用自然环境要素,并以此为基础,为人们打造出能够实现生态平衡发展的工作、學习和生活环境,这一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现实意义。例如,能源系统优化,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目前已明确提出,生态小区的总能耗中,10%均应由地热能、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新兴的绿色能源来提供,而生态住宅室内环境中的热水供给、空调以及采暖等等,也应尽可能地通过可再生性资源来提供。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设计师便开始围绕生态保护和环境等课题进行设计探究,在此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推动了设计领域的重大变革,且引起了全社会对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深刻反思。该理念主要是针对传统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全新想法,即包含资源再生设计、再利用设计以及少量设计等基本原则,而这种设计目前也成了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缓解人们现阶段的生活、工作以及居住环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激发人员的设计灵感,为人们提供了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具体途径分析如下:
3.1 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以往的定式思维发出了挑战,并强调即便是微小的改变,也可能会使最终的设计效果产生巨大变化,而这一目标,往往需要人们变革传统思想来实现。
3.2 材料
即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选用那些少量使用自然资源的建筑=材料,且建材均应采用无污染生产技术和低能耗的制造工艺,以此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3]。
3.3 结构
部件化结构的应用,可大幅度的节约现场作业时间,同时也方便后续的移动和拆卸,提升了室内空间的灵动性,与此同时,还可有效延长建筑结构的应用时间,加快了绿色装修的实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际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疏远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距离,而该问题也逐渐延伸到了室内环境设计领域。而通过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的和谐共存,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峰.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研究——评《室内色彩设计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3):85.
[2]汪丽媛.浅谈新型地板铺装辅助材料——椰壳活性炭在家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26(03):222-223.
[3]郑宏飞,张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12(04):35-37.
[4]张超. 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17-11-22
作者简介:黄族儒(1995-),男,本科,在读于荆楚理工学院。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