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初探

刘亚华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设计的编排体例,基本上都是以同一主题的几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的方式来呈现的,这样的整体化设计有利于教师整合多种资源,形成语文研究性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然而,这种精心的编排体系似乎并没有引起一线教师的重视。我们在课堂上很难看到体现单元教学的思路实例。大多数教师仍是一课一课地授课,而忽略了作为单元的组成部分的各篇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疏于对学生整体观的点拨与提升。偶有教师涉及,也只是在练习课中简单提及,却未继续深入,没有将单元主题进行价值最大化的挖掘。
那么,该如何把握单篇课文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平衡呢?
一、深入研读文本,发掘教材价值
每篇课文当它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价值,我们称之为“文本价值”。当它被选入教材中某一特定单元之后,则又同时具备了选入之后产生的附加值,即为“教材价值”。单元中的课文因为相同的主题被组织在一起,这种单元式的建构方式,是基于组成单元的课文具有内容层面共性而言的。因此,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许多老师容易走入过多关注文本价值、忽视教学价值的误区。这种操作模式让文本丢失了它的范例功能,使教学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彰显。
主题单元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再过多强调课文知识的完整性,而是更加关注系统性。但是“不再过多”,并非“不要”,我们仍需坚持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由《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三篇诗文组成,深入地研读文本后,我们应发掘的教学价值应该是什么?它们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不同,分别以七律诗、记叙文、通讯的方式呈现了“八一壮歌”这个主题。所以在单元教学中,应专门抽出时间来理解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七律·长征》凝练的诗歌语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手法,《大江保卫战》点面结合、夹叙夹议的叙事方式。这样的解读,会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教学价值。
二、把握文本特质,精选教学内容
“教什么”与“怎样教”孰轻孰重?王荣生教授曾经这样说过:再先进的理念也要首先落实到“教什么”,否则,教得再精彩、再热闹,对学生的帮助也不大。这一点,对于主题单元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因为单元教学的建构与教学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安排的,所以对其存在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必要性必须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量。
那么我们怎么用好教材、选取好教学的内容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文本的特质,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选,带领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
仍以上述课文为例,虽然主题都是“八一壮歌”,可是教学侧重点是不同的,《七律·长征》一诗,精彩之处在于通过五幅画面的展现,再现“红军不怕远征难”,适合引导学生诵读,再现画面,积累语言文字。《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侧重于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展现彭德怀的内心冲突。教学中,可以抓住他为何爱大黑骡子却仍然要杀大黑骡子的矛盾点,引导学生体会衬托这种手法更能凸显人物的品质。《大江保卫战》以时间为序的展现手法,为读者营造出紧张、紧急的氛围,并通过场面描写刻画出解放军英勇无畏的形象。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两个场面描写,让学生感受场面描写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三、开发单元资源,合理拓展文本
主题单元的整合式教学,体现了单元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源于单元,但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拓展与提升。主题单元教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适度拓展要注意处理好拓展内容与教材的内在关联度。另一方面,将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将他们引领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4单元以《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组成了“世界各地”这个主题单元,练习中又辅以“世界名城”这个口语交际。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先领会三篇文章的构段特点,接着请学生收集世界名城的资料,最后将两者结合到一起,进行一次仿写。在这样的拓展训练中,学生有各种素材中的范例的指导,写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可以看出,这个单元只做了一次拓展。因此,拓展并非越多越好,脱离了主题内容的拓展应当舍弃。
要真正体现“用教材教”,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主题单元式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我们仍需努力探索,寻找出更多可行性的方案,让我们的教学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 编 莫 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