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

    吴继东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它是一个开放创新的课堂,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知识建构的过程,关注师生互动交流等,倡导深度教学,强调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如何协调、控制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难题。

    笔者以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课堂评价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从而打造体现信息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高效课堂。本文以Scratch教学内容《青蛙过河》一课为例,详细阐述在教学进程中有序、合理、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反馈,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高效地学习,使他们获得信息技术学科核心能力和必备品质的发展提升。

    本课内容选自苏科版小学信息教材(五年级),前课知识点包括认识Scratch界面,添加、删除角色,切换角色造型和舞台背景等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移动”“面向”“平滑移动”“移到”等控件的知识点,主要是移动方向的调整,移动步数、时间等的变化与角色移动的关系,对舞台坐标和角色定位移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等,难点是对角色移动控件的正确选择。本课在设计时,根据时间和相关工作安排,选择以“快乐的春游”为主题设计情境,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呈现给学生。

    复习评价,了解学生,奠定教学基调

    课的开始创设故事情境,联系学生最近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导入。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情境:“小猫小米听说大家都出去感受春天的气息了,他心里痒痒的,也很想去,他决定邀请他的好朋友叮当狗一块去他家附近的桃山公园踏青游玩。”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通过自学提示分别完成“在Scratch中增加新角色叮当狗”和“将舞台背景设置为桃山公园,并且根据背景给两个小伙伴调整合适的大小,安排在合适的位置”这两个复习任务。在这个环节采用了指名让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方法,教师广泛关注学生在完成复习任务中的各种表现,评价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并据此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奠定整个课堂管理组织的基调。

    梳理流程,直观呈现,提升思维能力

    接下来,引导学生对角色和舞台进行细致观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组织语言设计两个角色会合的方法,用简单扼要的文字记录在案,并汇报结果。对于结果的评价,教师采用板书流程图来进行梳理,利用学生总结的概括性文字加上符号、流程线绘出简单的流程图,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对将要使用的控件作用产生直观的理解。

    这个即时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同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贯穿整个Scratch单元教学。学生展示用自然语言组织的主题设计思路,经过教师的评价,转变成流程图,清晰地展示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各个环节间的逻辑关系、作品运行中的疑难问题等。这样的评价学生接触多了以后,在再次设计时就会主动模仿教师的方法,借助流程图这一工具,将想法和思路记录下来并进行梳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建构”,从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然后,紧密结合板书中的流程图,教师通过讲授、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着选择适合的控件来搭建脚本,通过对“面向()方向”控件、三种不同的移动控件等进行深入探索,明确它们各自的适用情况,加强学生对不同控件的区别运用的能力。这个阶段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我们一般是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全体广播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指名学生展示作品等,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一致的结果学生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如角色方向的调整既可以通过搭建脚本来完成,也可以直接在角色状态中用鼠标操作修改,从结果难以正确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灵活应用电子教室的屏幕监视功能和学生端屏幕录像的方法,整体了解并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将学生的共性操作和独特方法相结合来进行有效分析,及时了解、评价学生的态度、方法、交流等各种课堂要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通过学生端屏幕录像的方式不断积累学生学习情况的原始素材,在课堂上或课后集中分析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这虽然是一种延后评价的手段,但对改进教与学两端的作用、提升课堂管理组织的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

    确定标准,多方评价,激活课堂精彩

    至此,新授告一段落,在教师根据板书简单小结后,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开始了。在观察游览图、师生共同确定了任务主题后,学生将综合运用所学的Scratch知识,包括等待、背景的更换、移动、面向等多种控件创作作品,这时教师可以先公布作品的量化评价标准,使学生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作品要达到哪些目标,体现哪些学习内容。这个量化标准由师生共同制订完善,让学生在参与制订标准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其中既有学科知识技能的针对性细化项目,也有对创意、审美、作品思想等能力、品质方面的评价,是课程纲要、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照,这个标准要用准确、清楚、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例如,本课中学生给角色改的名字,使用哪些控件完成了任务,反复测试作品时是否运行正常,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就是展示和评价的过程了。首先,教师要创建和谐的交流氛围,用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敢于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大胆地思考和发言。其次,通過解读量化评价标准明确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作品,要给学生树立榜样效应,为学生进行正确评价提供依据。例如,本课教学中安排各个学生小组内推选出一个最出彩的作品进行故事演讲,这就是好作品的一个集中展示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客观、有针对性的评价,降低评价的随意性,提升评价效率。

    Scratch重要的思想就是“分享”,包括同学、小组、班级等小范围乃至整个网络大范围的分享。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自评、小组互评、集体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学会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同学的问题,启发同学,看到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着眼于通过评价改变学习方式,改进自己和同学的作品,拓展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当教师在评价环节提问时,切忌用“你觉得这位同学的作品怎么样?”“你认为这个作品好吗?”等进行笼统的提问,学生面对这样的提问很可能会机械地回答好或不好,缺乏评价应有的价值。教师应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制订的量化标准将评价内容有条理、详细地表述出来。例如,在本课中,“你觉得这个角色的移动到达了我们设定的位置了吗?”“你认为背景的改变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切合吗?”“他使用的控件是否达到了目标?你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来完成吗?”……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了引导,为促进发挥评价的价值做了良好的组织。

    对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我们可以逐步进行,从单项评价过渡到综合评价。以本课为例,学生互评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学习内容的一个点进行评价,如从控件的正确运用、背景的变换、角色的运动细节等多个内容中选择一个重点来进行评价。很多学生在评价时语言表达欠佳,都是说“这个很好”“那个不错”,回答笼统,没能说出具体的内容,使互评失去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一旦有学生说出到位的评价范例,就要及时重点表扬,形成好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多使用细致、准确的词句去描述和评价作品,这样多管齐下,帮助学生多积累、多观察,逐渐形成良好的评价习惯。例如,在本课中,在“背景的变换恰到好处,跟故事主题的变换配合很好,很好地烘托了故事氛围”“角色的大小跟整个构图搭配有些落差,角色显得很大,太突出了”等评价语句中,不仅有评价者的观察、审美、思考,还为改进作品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评价的培训,要多以实际作品为例进行评价指导,加强学生客观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评价结果信息,规划自己作品的修改方案,提升作品效果,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提高思维品质。

    搭建平台,延伸课堂,师生共同成长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时间有限,教学环节安排紧凑,教师要讲解,学生要动手,所以对完成作品的评价方面缺乏足够的时间,没有深入地实施作品评价,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正确诊断和有效促进。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还可以借助学科教师的技术优势,设计专门的作品评价交流平台。

    以本课为例,教师组织安排了4人学生小组,并且是固定的人员组成,由小组长撰写活动记录,即对组员的课堂学习行为和作品表现做叙事式的描述,叙述要清晰,评论由大家共同交流完成,简短贴切,如在某生的创作中正确运用了哪些控件,遇到了什么问题,最终作品的完成度等,建立具体的活动档案,作为评价的一个指标。这并不是一次性的、一堂课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对每位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成长、发展进行追踪的过程。教师应该经常了解、观看评价记录,课前与相关学生交谈,让其了解教师对其课堂活动的评价,鼓励学生做出回应。

    从作品交流评价的平台来说,本节课要求学生上传自己的最终作品,并在平台上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必须有合适的评价量规加以参考,这个量规由师生共同制订完善,会清晰地显示在平台页面上,便于学生参考。评价页面中的每一细项都要求评价,不是简单地给出“优良中差”等次,而是学生在体验过作品后经过思考揣摩,输入一定字数的针对性评语才能提交。这个评价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学生作品的展示和共享提供了窗口,同时还能以丰富的信息,准确、系统地展现个人的多方面素养,便于学生从中取长补短,获得进步和提升。

    此次实践笔者采用贯穿课堂始终包括课后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结果因为学科的关系,无法用标准的百分成绩评价而显得清晰和具有说服力,但学生整体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完成作品等多个方面,确实比以往要认真和投入。将这样的评价体系贯穿始终,能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及时反馈,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激发、维持、診断和激励,并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组织管理,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实现有序、高效课堂生态的建立。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