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树立

    王佳欢

    摘 要:人们歌颂生命的宝贵,因为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们热爱生命的美好,因为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彩,在这个世界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问题就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懂得生命的宝贵、珍贵与可爱,懂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珍视生命 生存意义 社会责任 心理素质

    人们歌颂生命的宝贵,因为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们热爱生命的美好,因为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彩,在這个世界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近年来,让人为之惋惜的自杀的事件报道频频发出,且有低龄化趋势,其中青少年不占少数。

    其问题就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宝贵、珍贵与可爱,不懂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那么,树立生命意识的研究、关注生命、以及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便成为我国教育的必然诉求,从小树立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孩子们想要的东西,几乎不费功夫便都能够很快得到满足,家长们对赏识教育的片面理解和偏激行为,更是把孩子们捧上了天,孩子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全家两辈子人的万般宠爱。久而久之,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享受别人的爱,凡事只想到自己,从不为别人考虑。只听得进赞赏,却受不了一点点挫折,最终成了自私自利、冷酷无情、敏感而脆弱的人。然而,当有一天,家长们不再有能力为孩子遮风挡雨、为他们扫除一切困难,当父母没能够满足孩子的意愿,当他们把深深的期望和重托带给孩子,需要他们独自去面对这个社会的时候,与外界的摩擦和承受的压力,与其一直以来形成的自傲个性必然形成反差,那么,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没有与现实获得同步的发展,就会导致其心理承受压力失衡,严重者生命意义缺失。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引导孩子去认识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出来的人仅仅学会了一些知识,掌握了一些技能,却不能思考人生的意义,丢失了应有的人文精神,同时也失去了人生的乐趣;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一、懂得珍爱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怎样,生命是最珍贵的,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父母多年养育的艰辛,请他们设身处地的去感受,知道只有有了生命才会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好好珍惜的生命,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他们。面对人生的挫折,需要学会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克服不了的难题。切合实际的去解决他们的困扰,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使他们身心快乐、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阳光、具有优秀意志品质人。

    二、理解生存着的意义

    生存只是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而美好的生活才能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展现和创造。只有不断追求人生理想、体悟生命意义的人,才会真正地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的美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除了源于自我对人生的追求、对幸福的追求、对自身价值体现的追求之外,作为社会中的成员、人类的一份子,其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与关爱,同时对于生命中的困境也能够坦然地面,活出精彩纷呈的人生。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育青少年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放宽眼界,怀有宽广的心胸,使自身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一个人,不是单独的个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他人、社会、及身边的一切联系起来,才会真正找到生命价值的根本。

    四、提高心理素质

    1.重视培养完善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

    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使自己与社会、集体之间保持和谐关系。鼓励他们学会并善于用恰当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中,将自己的意见、看法和想法表达出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主精神与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快适应环境,缓解内心之中的紧张焦虑、与不安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2.加强挫折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就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情,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使人失去理智或表现出挫败、消沉、悲观的心理状态,因此影响心理健康,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我们能够别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品质,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3.教师与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青少年阶段,对这个社会似懂非懂,觉得自己已经是小大人了,具有特别强烈的自立自主欲望,不希望被人过多的约束,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与他们沟通就决不可采取较高的姿态,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的去交流。一种认为老师就的教育者,而孩子就是被教育者,认为家长的要求孩子就该无条件服从的观点,非常不利于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心理疏导。成人对孩子是不可以使用命令式口吻的,对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等,也不要随意发表定论,尤其不要使用伤害性强的语言,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而要采取一种倾听者的姿态,平等的、积极的沟通,引导孩子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同时,老师与家长们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站在孩子的角度,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老师和家长由于视野狭隘、理解片面造成的“我怎么说,你就该怎么做”的思想作风及自身认识错误,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形成对抗情绪。

    五、为青少年人群提供心理疏导

    青少年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身心的发展在发生着巨大改变,又要面临着现实社会所带来的重重压力,重视并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多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耐心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孩子形成良好沟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倡导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意味着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意味着对其生命价值和生命态度的引导。通过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中,在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及自我生命价值意识的基础上,让他们认识到生活的美好,不负青春,践行生命的责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