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审议需要关注“四个意识”

     董文华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课程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如何提高园本课程审议的实效性?经过一阶段的实践与思考,笔者浅见,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幼儿园应该密切关注四个意识:儿童意识、问题意识、园本意识以及变革意识。

    “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和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并最终作出恰当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课程审议作为我园“幸福课程”优化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课程重构和优化的重要作用。课程审议强调“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和权衡”,指向“最终作出恰当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围绕“幸福课程”优化的主要任务,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在幼儿园课程审议中需关注“四个意识”:

    一、儿童意识

    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因此,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老师们要树立“儿童第一”的意识,将课程审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于儿童,就是要立足儿童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思考,具体来说,就是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经验、儿童的兴趣、儿童的问题、儿童的困惑、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发展速度来思考课程内容及组织方式的适宜性,权衡课程变革,做出决策。如在中班《泡沫垫子》的项目活动中,教师在预设项目活动时将活动关注在垫子使用方法上,通过观察,孩子们的兴趣集中在了垫子中镶嵌式颗粒的玩法上,于是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班级教师分析了自己的思路,分析了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从儿童立场出发,重新设计活动,将预设的教育价值目标进行分析、筛选,选取适合的预设进新的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并根据变化,增加新的、适合的价值目标,最终形威了《泡沫垫子的一百种可能》。

    二、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是课程审议的起点,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炼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审议推进的不同阶段,教师问题意识的层面会有所不同,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别。我园“十三五”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幸福课程优化研究”目前经历了四个层次问题的研讨与变革。

    第一阶段:课程审议的内容集中指向“课程内容的安排”。一次“推門听课”时,教师按照原有课程大表安排的内容组织教育活动,但是幼儿在活动中明显参与度不高,于是,老师们提出了困惑:“幸福课程”最初建构时设的活动内容已不符合现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怎么办?这一次推门听课引起了老师的热议。老师们开始审视“幸福课程”大表中的内容,于是基于班组、年级组的“课程内容的安排”审议开始了。这是课程审议的初步阶段,老师们的问题聚焦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发现问题是课程审议的起点,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炼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审议推进的不同阶段,教师问题意识的层面会有所不同,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别。

    第二阶段:课程审议的内容集中指向“课程实施与组织的方式”。“幸福课程”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其中很多经典活动深受孩子的喜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走近幼儿,也越发感受到与幼儿密切相关的生活与经验在实施课程时的重要性,因此,如何重新开发历经时光涤荡而至今仍保留的经典活动,使之更加贴近儿童学习需求?这个问题带着我们进入了“幸福课程”审议的第二阶段。如: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活动,传统的组织活动以节奏图谱呈现,幼儿根据节奏图谱配器演奏,活动内容经典可取,但是组织活动的过程与方式缺乏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关联,缺乏游戏化的精神体现。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在课程审议中,教师们查了大量的关于芦柴花的资料,得知芦柴花具有降火功效,结合幼儿生病的经验,设计了“小明上火了(多处溃疡)——拔芦柴花用根煎药——喝药降火”这样的情境,加入图形总谱,多通道感知,更有利于幼儿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将幼儿生活经验及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阶段:课程审议的内容集中指向“思维导图的设立与完善”。从课程具体内容到课程组织方式的审议之后,老师们发现,当我们将散点式的活动及其内容优化过后,回头审视位于上位的“网络图”,发现“网络图”也需要随之“优化”,并且老师们一直认为: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课程方案的缘起以及如何追随儿童的发展逐步深入的探究过程。例如大班的《中国,中国,我爱你》思维导图(见表1)。

    经过审议及完善,老师们发现,原有的“网络图”形式是将课程中相关的活动进行主题链接,把相关活动进行归类,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提倡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思维导图的模式更适合以孩子为主的主题活动。可以看到,老师从孩子的经验生发,一步一步跟随幼儿的脚步开展活动的过程。

    第四阶段:课程审议的内容集中指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幼儿园的课程是与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对幼儿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存在于生活中。在对“思维导图”审议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一步一步追随幼儿的发展?挖掘生活中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成为老师们解决问题的必然方式。如:对幼儿园周边自然环境的采集与利用,金陵刻经处、南京图书馆、怡心敬老院、苏果超市成为幼儿课程实施的重要阵地。再如:对家长资源的采集与利用,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不仅表现在家园合力统一要求,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还体现在家长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部分。幼儿园有位家长是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的青衣演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开展过程中,她走进幼儿园用表演、示范、参与游戏等形式为幼儿介绍京剧,在孩子们的热切期盼下,她亲自为孩子们勾脸,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国粹、爱祖国的种子。虽然孩子已经毕业了,但她已成为幼儿园聘用的“园外老师”,作为课程资源将长期为“幸福课程”服务。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不断发现、研讨、思考、解决问题,优化课程,教师成长、幼儿幸福,践行着我们的办园理念、课程理念。从四个阶段的课程审议分别聚焦的内容来看,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进阶,每一阶段研讨都是以“有效的问题”为起点,因此,发现问题、进行价值分析后进入课程审议程序,才有可能对课程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相反,如果问题无法被意识到,根本无法进入审议程序,则这个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

    三、园本意识

    园本意识主要是指立足园本实际条件的分析,主要涉及的因素有:园本的文化积淀、园本的教师队伍状况、园本的课程资源开发。

    (一)基于园本文化的课程理念传承。每一所幼儿园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只有尊重和了解幼儿园发展的文化脉络,才能更好地提炼出幼儿园文化的精髓,做好发扬和传承。我园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投入音乐专业教研,在一轮轮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中逐步建构了“幸福课程”最初蓝本,形成了“共生、分享、互动、创新”的教育理念,为“幸福课程”的优化研究奠定基础。随着课程审议的推进,“幸福课程”的理念描述更加具体,“温暖生活愉悦体验自主创造”,更加突出了关注儿童的生活、用儿童学习的方式、实现儿童自主的发展。

    (二)立足园本师资力量的课程审议推进。“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落实,不取决于政府、不取决于园长,而是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做得怎么样直接决定孩子的发展,直接决定我们的教育质量。”教师是课程审议的主体,因此教师队伍的素养、能力状况、教师的参与面直接关系到课程审议的结果变革方向及变革成效。幼儿园因规模较小,成熟教师居多,工作十年以上的教师达70%以上,为更好发挥出教师群体的智慧,将老教师的经验与新教师的创意相结合,我們建立了班组、年级组、园部三级课程审议机制。每两周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幼教专家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实地观摩教学活动,观摩区域与游戏活动,围绕课程审议中不同发展阶段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专家进行对话,进行头脑碰撞,在研讨和斟酌中不断厘清课程优化的方向及采用更加适宜的策略。“全员参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既是课程审议有效推进的保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联系实际的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幼儿的经验是与其生活的环境高度相关的,幼儿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幼儿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我园在研究的过程中,建立了“幸福课程”资源库,将其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园内资源、家长与社区资源等,成为我园“幸福课程”资源,为“幸福课程”服务,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正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做到资源的选择与使用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四、变革意识

    课程的优化简单地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运用集体智慧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解决伴随着某一方面一定方向的改变,比如:课程内容的取舍、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实施最有效的资源等等。对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就是一轮课程审议的终端。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最终落实到解决问题上。如果仅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而不予解决,那么,该问题就是未发生任何效应。因此,课程审议还需要指向结果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幸福课程”审议的深入推进,从“主题活动”开展,到“主题背景下区域与游戏活动的开展”,到“集体性学习、小组化学习、个别化学习”的深入探讨,“幸福课程”自身的结构体系不断在完善和优化。原有的“幸福课程”更多关注的是集体活动的安排,经过审议和变革过后的“幸福课程”较好地处理了集体教育活动与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的关系,审慎地处理好“哪些内容可以进入集体教育活动,哪些内容适合进入区域活动”等问题;另外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更加的灵活和机动,便于教师将“幸福课程”促进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价值最大化。同时,根据“幸福课程”主题活动的不断完善,我们将与课程相匹配的观察笔记的撰写也进行了“变革”,从观察笔记到学习故事,再到“幸福手记”,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也可以更好地为课程服务。

    课程审议是幼儿园重要的日常工作,是不断优化、提升课程适宜性的重要途径。关注好“儿童意识”“问题意识”“资源意识”“变革意识”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课程审议的实效,同时这四个意识之间互为关联。四个意识如何被关注以及如伺在实践中予以体现,取决于园所的实际情况及课程审议的推进的不同阶段。总之,课程审议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长期地进行实践、反思和总结。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