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媒介阅读中探求真实的辨析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自2017年提出以来,以其贯串高中必修、选修、选择性必修三阶段的重要地位及其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平台,广大师生借此机会,从以往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中挣脱,转而建构自主意识强化、课程资讯开放、主体相互协作的学习共同体。与此同时,校本课程依托学校基础,以学生需求为本位,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研发过程中不断汲取各方养分,完善课程体系,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形成天然共鸣。
福州第四中学自2010年开设《大庙山文化》选修课,开发同名校本课程,编订同名校本教材,跳出“学在教室”的窠臼,走进丰富的校园古迹中,感受厚重的校园历史文化,备受各界好评。“判别《游南台闽越王庙》作者”这一任务,脱胎于校本課程思考题,学生在跨媒介阅读中发现新的疑惑,在教师引导和共同体探究的双重作用下,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求实求真,设置任务
游南台闽越王庙
海角钓龙人杳杳,云间待雁路迢迢。
若为借得山头石,每到高秋坐看潮。
校本课程《大庙山文化》教学至“大庙山诗歌·越王台”一章,在阅读《游南台闽越王庙》一诗后,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作者的其它作品,揣摩其中的诗蕴”。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查找作者其它作品,一周内以面谈形式或在网络交流群提出相似疑惑:经网络检索,发现百度百科、百度汉语等知名网站上,该诗作者署名俱为宋朝的詹体仁,而同时部分网站上的作者署名又为元朝的范梈,此诗的作者究竟是哪一位呢?
詹体仁和范梈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但二者生活年代相去甚远,且诗歌风格不尽相同。詹体仁曾问学于朱熹,存世的少数诗歌中表露出理学痕迹;而范梈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诗歌风格以清健淳朴见长;如果无法明确判别诗歌作者,那所谓结合其它作品揣摩诗蕴就无从谈起,教师据此设置了“判别《游南台闽越王庙》作者”这一校本任务。对于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而言,通过校本教材了解自己学习、生活的学校,是一个感知学校传统文化的契机,而不经意的自主发现与纠偏,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欲望,这就为学生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提供了求实求真的任务情境。
本任务安排为4课时,由“上下求索查且读”“质疑辨析寻真相”“发布报告投票选”等活动组成,既是对校本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总任务要求的高度契合。“上下求索查且读”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信息的获取、呈现与表达,手边的校本教材、学校中的石刻实体、图书馆藏书、众多网络平台和应用程序等“唾手可得”的各种媒介资源,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质疑辨析寻真相”侧重于提高学生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助其在梳理中思考,比较中探索,在辨析中求知。而“发布报告投票选”重在提升学生跨媒介表达、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最终的调查报告以多元形式呈现,并进行网络投票,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斗志。这些活动始终坚持语文的学科特性,力求实现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为原点,强化“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深化“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达成对“审美的鉴赏”素养的提升。
二、逐步辨析,探明本相
“判别《游南台闽越王庙》作者”以“质疑辨析寻真相”活动为主体与关键,该活动扮演承接与启发的双重角色,即阅读为辨析奠定基础,学生在有方向、有层次的阅读中,梳理思路,形成信息的积累和早期调查雏形;在学习共同体的交流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比较,逐步筛查,在探究中辨析正误,求取作者的“本来面目”;同时,辨析又为发布报告提供了依据,学生在已有的储备上撰写有效的调查报告,体现辨析的可信度。
在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按主题,经各种媒介进行“上下求索查且读”。可由学生自由组合为“实体勘察”“史书文献”“诗词集注”等小组。“实体勘察”小组,主要在校园内查阅《游南台闽越王庙》相关实体资料,如石刻、校史、校本教材等,是否有作者姓名的可靠依据;“史书文献”小组,基于史书材料检索詹体仁和范梈生平,探查二人是否具备游览过南台闽越王庙的可能;“诗词集注”小组查找诗歌是否在二人作品集中出现,以及出现的卷次等信息。经学生对各媒介的查验,各小组都有不同的收获:校内石刻上,该诗作者署名为元范德机(范梈,字德机);网络查询《宋史·詹体仁传》发现詹体仁曾“知福州”,《元史·范梈传》记录范梈曾“擢福建闽海道知事”;各网站认定作者归属的来源不同,署名詹体仁的网站来源为《全宋诗》,署名为范梈的网站来源于《范德机诗集》。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只能针对性地对检索,对各种媒介的阅读“但当涉猎”,很难做到现场的融会贯通。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作者的判别,对真相的追求,都基于对各种媒介材料的二次阅读,因此课后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尤为重要。“质疑辨析寻真相”活动推动各小组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对小组内部所查找到的信息和其他小组所寻获的材料进行深层次梳理和有效问询。如“诗词集注”小组质疑“实体勘察”小组的成果:校内石刻为校友潘主兰作于1990年,从时间上来考量,不足以作为判别依据。
收录诗歌的作品集作为网站的认定依据,其是否真实有效是此校本任务的辨析重点。因检索与阅读的工作量极大,经学生协商后将工作细分,由三小组共同完成。通过课后配合推进,学生跳脱卷帙浩繁的实体文献,终于找到《全宋诗》的扫描版本和《四库全书》的查询程序。在后续的相互质疑和问询中,各小组从两部丛书的编撰时间、收录来源、编辑专业性等角度进行考量,初步判定范梈为该诗作者。为判别作者带来巨大助力的是“中国知网”上《宋集小考三题》一文,全文考据严谨,考证详实,提出《全宋词》中该诗的收录来源《詹元善先生遗集》多有伪作,[1]与之前的初步判定相契合,再结合所收集的各种媒介信息,学生最后判别《游南台闽越王庙》一诗作者确为元朝的范梈。
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将人的认知过程按由浅近到深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2]校本任务的前两项活动落实了认知的前五个层次,为最高级的“创造”——“发布报告投票选”作了充足准备,教学实践也符合学生认知从低到高的发展,每个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形成独立判断,巩固辨析,学习报告这一文体的语言表达特点,选择适当的媒介手段(微信、PPT演示、图片或表格、短视频等)来发布调查报告,学生再投票选出“最理性”“最炫目”“最详实”等特点的报告。
整个校本任务目标明确,基于真实的情境和跨媒介信息的获取、呈现与表达展开,石刻、扫描文件、网络等媒介迎面而来,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从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一知半解到得心应手,有赖于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与课后的齐心协作。而这种“花团锦簇”的背后是极强的语文学科特性始终引导:不论是对诗歌本身的意象鉴赏,还是对史传文言文的总结理解,又或对调查报告的撰写发布,都對语文课堂教学形成了呼应和补充,学生通过大量的高效实践,切实提高了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和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多样反思,力求提升
所谓反思,是指教学主体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水平。以往教学更强调教师作为授课者的个体思考,而新课标环境下,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实践不断进行反省、总结,才可能将感性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在“判别《游南台闽越王庙》作者”这一任务框架下,教师的反思落实在活动的设置,时间的控制,序列的安排等处,特别是跨媒介活动的推进需要大量课外时间的辅助,这是学习任务群开展亟需突破的困境。而学生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在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需关注反思环节。在活动“上下求索查且读”中,“史书文献”小组的学生总结提炼“如何有效进行检索”时,归纳出“先国史后方志”,“先权威后私藏”等策略,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继续提炼出“如何辨析信息真伪”等方法,即是对任务的及时反思。在活动“质疑辨析寻真相”中,各组成员群策群力,获取的信息庞杂,整理工作可谓千头万绪,教师指引学生以对照形式制作并填写表格,进行实时记录,有助于后续的筛选和反思。在活动“发布报告投票选”中,教师提供“内容完整度、条例清晰度、媒介多样度、共同体参与度”等视角,由学生商定标准后制作表格,以便打分与投票,既是对活动的收束归纳,也是对整个任务的复盘反思。
教学总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师生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互动中实现多样的反思形式,切实提升了学生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个维度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单一的校本任务及其下属活动,成为推进其他任务的参考,支持了校本课程的继续开发。
“判别《游南台闽越王庙》作者”这一校本任务,是践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有效尝试。师生积极响应新课标的呼唤,自发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创建真实的学习任务,主动应用各种媒介对已有的校本课程进行深度回望与二次挖掘。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探求真实的辨析,自发评判媒介传播的内容,在主动交流和反思中切实提高了自身语文核心素养,并达成对校本课程的反哺,形成可资借鉴的良性循环。
林滢,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