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战春雨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发展是社会广泛重视的问题,大学生的行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不良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本文概要的介绍了强化理论,针对大学生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强化理论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强化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巩固行为的一种方式,通过此理论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塑造,转化大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良性行為的发展,提高大学生良性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强化理论;大学生行为;影响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3-0066-02
一、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增强和加强的意思,它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条件反应出现频率的过程。这一理论是由巴甫洛夫最先提出,他发现无条件刺激与新的条件刺激结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后期,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人又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理论,特别是斯纳金对强化做了更细致的研究。
强化理论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或行为修正理论。操作条件反射是对某事的行为出现频率的作用,有些结果会把原来的频率加强,这种后果就叫做强化,强化是根据行为频率来强化行为。一般而言,强化可以分为四类:正强化、负强化、无强化和惩罚。正强化与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不同的是,正强化的行为会给以奖励,是一种激励方式;负强化则是在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是一种采取抑制的方式,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如果要是这些后果使频率减少,这些后果叫做惩罚。无强化和惩罚的目的都是减少行为,但是应用不同。无强化也叫做撤销强化。无强化是时间久了,这种行为自然就会逐渐淡化,消退。惩罚则是在行为之后会立刻给出反应,对此行为进行否定并批评。惩罚会减少行为的频率,但是不能教给人正确的行为,带有强制性,消极性,威胁性的影响。
在这几种类型中可以看出,强化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巩固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安排与条件刺激呈现事物,增强了以后条件反应的出现频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行为或者改变某种行为。频率增多,就会产生强化的作用。因此,将强化理论运用到教育过程中,它对塑造大学生的良性行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大学生不良行为及产生的原因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对大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行。优秀的品质是大学生良好品行的代名词。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如学习刻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他们严格地遵循着一名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但是,仍然有一些大学生没有完善自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
(一)不良行为的表现
不良行为是指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学习和工作、他人和环境的行为表现,或者不能从容地适应社会环境,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有许多:有些学生产生违法行为,无视国家法律和法规,做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如赌博、盗窃、抢劫等;有些学生会违反学校纪律,不遵守校规校纪,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如迟到、早退、打架等;还有些学生没有履行学生职责,不尊重老师,不遵守道德标准,违背公共道德的行为,如不完成作业,与老师对骂、乱闯红灯、随意践踏草坪等。
现在,有的学生在大学生生活中,出现了不良行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反而成为特立独行,彰显个性的表现。这不但会影响大学生本人,也会对学校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矫正大学生不良行为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
社会因素:不好的社会风气会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不良行为和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存在着必不可少的关系。主要是虚幻的网络社会带来的一系列不好的网络信息,未能传播正能量,大学生没有自制力,不能辨别是非,而社会中出现的盲目攀比,喜欢拜金、享乐等。这些对大学生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的,麻木了他们的内心,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大学生们的心态发生变化,助长了不良行为的形成。校园因素:高校对德育教育方面的欠缺,也是大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是片面的听老师们的授业解惑,却没有更多关注学生们的思想意识。使得“知”与“识”脱节,知道却没有做到,言行不一,没有树立典范。大学生自己无意识的去做事情,无目的,这种行为的频率增多后,负强化增多,学生没有树立好良性行为的意识。家庭因素: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子女都是独生子,从小缺少自理的能力,这样的生活使孩子变得盲目,逐渐变得懒惰。此外,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关注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过多的关注成绩,却没有在这一阶段完成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过度的强化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学生被强化的方向偏离,助长了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
(三)大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
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更加完善他们自己的成人自我模式,认为自己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自我意识相对独立,但正在成长期发展的学生还没有完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不正,就会导致学生存在自我、享乐、拜金等主义。现阶段,大学生心理还存在一定的幼稚性,他们心智不成熟,产生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容易出现不良行为,如盲目攀比、违反校记等。同时,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存在误区,进入大学后放松自己,认为大学是可以任意潇洒,自由的放纵自己。在这种认识误区的作用下,他们将学习抛到脑后,开始在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从而导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不良行为。
三、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良性行为的塑造
(一)示范教育
示范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法,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让学生们受到感染后,能够在行动上引发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模仿。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向上,根据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当有了榜样的力量,做事就会有目标,有动力,这就形成一种泛化行为。只要泛化反应又遇到了强化,这一行为就可能继续下去。[1](P.264)我们每年都会有校三好学生、市三好学生、省三好学生等选拔,树立榜样,让优秀的人来带动集体优秀,感染学生,产生正强化,从而有利于大学生良性行为的形成。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环境是学生性格养成的雏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在孩子意识逐渐加强时,他们会以父母为榜样,认为父母是十分厉害的,所以父母行为也会成为榜样力量。
(二)激励教育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激励教育是激发人们的主观思想,激励人们按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扬为正激励,也叫正强化,是教育者通过赞扬和奖励的方式来对大学生好的行为给予肯定,这样保证行为概率的发生。表扬是表扬好的思想、优良作风等。奖励则是精神和物质两种,精神鼓励是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来满足思想需求;物质是指满足大学生的物质需求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正激励是从好的一面来肯定人们思想行为的积极因素。批评为负激励,也叫负强化,可以起到警告人们再犯错误行为的作用。负强化激励是教育者对大学生在遭受批评之后的表现来给予肯定和贊赏,这样来提高正确行为的概率。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激励教育法的结合,让人有不断前进的动力,营造一个学先进、争上游的氛围,促进学生良性行为的发展,避免走偏路,产生不良行为。
(三)教育频率
家长及老师要把握好教育的频率。学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学生的良性行为要给予肯定,不好行为要及时沟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就是家长及老师。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要让他们觉得被漠视,没有存在感。学生在生活中有不对的行为时,要进行纠正,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自身的问题并且努力改正,家长要做到教育有度,掌握好教育的频率,既不让学生反感同时又做到改正他们的问题。家长可以在周末对学生一周的行为进行总结,形成奖励机制,进行教育,对学生表现好的行为进行奖励,表现不好的进行惩罚,惩罚是为了让学生减少错误的行为,使学生变得自律、自省,强化正确的行为。在学习中,老师扮演的角色就是辅助学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变得更加优秀。有时,老师的多加管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叛逆,所以,教育的频率以及方式变得尤为重要。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不能进行“一刀切”,有区别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正确思想,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转变思想,把错误的观点转变为正确的想法,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四、结束语
强化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引导作用。良好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舒畅,努力学习;不好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氛围不浓,状态也不好。因此,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对大学生思想的转化,对人的行为进行反复的强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良好行为。教育是通过强化使主体行为发生变化,最终达到目标的一个过程。[2](P.189-190)强化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塑造,同时还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杰瑞·伯格.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4.
[2]唐旭姣.斯金纳强化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
[责任编辑:褚永慧]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