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 妈妈不焦虑
焦兵书
我读书有个习惯,读前要先翻看一下目录,了解一下书的框架,然后基本判定这本书值不值得我读。尽管久闻饶雪莉老师大名,但拿到这本刚出版的《孩子上小学,妈妈该懂的事》后,我依然是这么做的,因为我不想读没感觉的书。
该书目录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入学前准备:焦虑的妈妈打好前战;二、幼小衔接期:好老师,妈妈“造”;三、习惯养成期:和老师打好配合战;四、小学转折期:孩子的问题都是成长的问题;五、升学关键年:能为孩子做什么。从这个目录中,我大体收获了两条信息:一是这本书依次关注了小学各重要阶段的家校沟通问题;二是要想不焦虑,就要理解老师、理解孩子。这些恰好也是我多年来的关注点。同时,职业经验告诉我,这也是小学阶段教师、家长常见的教育盲区。因此,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阅读兴趣。
一路读下来,我发现了本书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答家长来信的形式写作。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里,我精心选取了一些父母的来信作回答……”我简单统计了一下,除附录外,共有45封信。而且,作者有意把本书设计成先家长来信后作者回信的体例。这就使得这些“在孩子成长中极容易发生的,有普遍性也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家长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焦虑,能够得以直观“晾晒”,再加上作者到位的点拨,家长朋友想不产生共鸣都难。
书中所列问题,均是小学生家长常遇难题,都很接地气。比如,入学问题:孩子差两个月满6岁,可以上学吗?避不开的社会风气问题:教师节的礼送还是不送,怎么送?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孩子被老师“冤枉”了,怎么办……我也有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作为教师,我既深知这些问题的多发性与普遍性,又清楚这一事实——许多家长空有热情却苦无路径,导致很难实现家校教育合力最大化的目的。同时,又不知如何与家长形成有效互动,影响甚至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作为家长,我也经常和朋友聊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曾有与书中求助家长类似的焦虑。现在一经饶雪莉老师点拨,立刻风清气朗,懂得了教师可以这么当,家长可以那么做。
重要的还在于书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智慧。作者在序言中给家长提出了有效沟通的三个原则:一是厘清问题,二是语气平和,三是建议而不决定。我发现作者的回信,也总自觉与不自觉地围绕着这些原则展开。我们一琢磨就会发现,这些原则蕴涵了“理性、宽容、中立、换位思考、以柔克刚、外圆内方”等多种人生智慧。从我沉浸于此书阅读的个人经验来看,这样的沟通焉能无效?此外,作者还常常举出生活中自己熟知的实例,或供家长参考,或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家长。比如,在谈到孩子爱上网这一问题时,她以学生晓波沉迷电脑游戏为例:父母在老师指导下陪他玩游戏,平等遵守约定,最终实现有效引导孩子成长,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倘若关注得更深一点,你还会发现作者文中的“呵护”智慧:呵护孩子,呵护家长,也呵护老师。为呵护孩子,作者语重心长地对家长说:90分胜过100分;为呵护家长,她选取了“偶遇老师吃饭,家长要不要帮忙埋单”等多个敏感问题作答;为呵护老师,她常和盘托出老师的众多苦恼,比如,“老师不愿意轻易给孩子换座位的原因是,若给一个孩子换了座位,更大的麻烦会接踵而来……”。呵护的前提是理解,结果是和谐、有效,其最大受益者必然是孩子。
上述特点固然重要,但我最感兴趣的,却是作者的职业特点及角色定位。作者既是优秀语文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又是作家,还是中国妈妈们最贴心的“闺蜜”,当然也是家长。这意味着什么?教师和辅导员,意味着专业;作家,意味着笔力;闺蜜和家长,意味着无交流障碍。我们稍微一想就能明白:专业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辅导员数不胜数;能化高深为浅显且很有思想的作家也不见得就少;相互交流没有障碍的朋友关系肯定更不在少数。但是,若是让这三种特性集于一身,除了饶雪莉,能做得到的人还真不多。一位有着作家笔力的老师,能用浅显却有魅力的语言,给你心贴心地提出很多很专业的家校沟通建议,使你摆脱因家校沟通产生的焦虑。而且,因为著作发行普及的缘故,不再焦虑的家长并非仅限于你一个人,甚至成千上万!这是不是开创了一个新的很有价值的工作?但愿此书能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使更多具备类似条件的人,或暂无条件但有志于创造条件参与者,都能积极投身阅读推广,从而使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虽说这是此书的副产品,但我认为比主产品还要有意义!
当然,此书也不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小升初的衔接问题未引起重视、附录所列问题与前文罗列问题偶有雷同、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的问题分量偏少、对教师的失当行为不无袒护之嫌等,但这并不影响此书的质量与分量。
你还在为孩子上小学而焦虑吗?那就读一读《孩子上小学,妈妈该懂的事》吧!
我读书有个习惯,读前要先翻看一下目录,了解一下书的框架,然后基本判定这本书值不值得我读。尽管久闻饶雪莉老师大名,但拿到这本刚出版的《孩子上小学,妈妈该懂的事》后,我依然是这么做的,因为我不想读没感觉的书。
该书目录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入学前准备:焦虑的妈妈打好前战;二、幼小衔接期:好老师,妈妈“造”;三、习惯养成期:和老师打好配合战;四、小学转折期:孩子的问题都是成长的问题;五、升学关键年:能为孩子做什么。从这个目录中,我大体收获了两条信息:一是这本书依次关注了小学各重要阶段的家校沟通问题;二是要想不焦虑,就要理解老师、理解孩子。这些恰好也是我多年来的关注点。同时,职业经验告诉我,这也是小学阶段教师、家长常见的教育盲区。因此,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阅读兴趣。
一路读下来,我发现了本书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答家长来信的形式写作。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里,我精心选取了一些父母的来信作回答……”我简单统计了一下,除附录外,共有45封信。而且,作者有意把本书设计成先家长来信后作者回信的体例。这就使得这些“在孩子成长中极容易发生的,有普遍性也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家长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焦虑,能够得以直观“晾晒”,再加上作者到位的点拨,家长朋友想不产生共鸣都难。
书中所列问题,均是小学生家长常遇难题,都很接地气。比如,入学问题:孩子差两个月满6岁,可以上学吗?避不开的社会风气问题:教师节的礼送还是不送,怎么送?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孩子被老师“冤枉”了,怎么办……我也有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作为教师,我既深知这些问题的多发性与普遍性,又清楚这一事实——许多家长空有热情却苦无路径,导致很难实现家校教育合力最大化的目的。同时,又不知如何与家长形成有效互动,影响甚至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作为家长,我也经常和朋友聊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曾有与书中求助家长类似的焦虑。现在一经饶雪莉老师点拨,立刻风清气朗,懂得了教师可以这么当,家长可以那么做。
重要的还在于书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智慧。作者在序言中给家长提出了有效沟通的三个原则:一是厘清问题,二是语气平和,三是建议而不决定。我发现作者的回信,也总自觉与不自觉地围绕着这些原则展开。我们一琢磨就会发现,这些原则蕴涵了“理性、宽容、中立、换位思考、以柔克刚、外圆内方”等多种人生智慧。从我沉浸于此书阅读的个人经验来看,这样的沟通焉能无效?此外,作者还常常举出生活中自己熟知的实例,或供家长参考,或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家长。比如,在谈到孩子爱上网这一问题时,她以学生晓波沉迷电脑游戏为例:父母在老师指导下陪他玩游戏,平等遵守约定,最终实现有效引导孩子成长,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倘若关注得更深一点,你还会发现作者文中的“呵护”智慧:呵护孩子,呵护家长,也呵护老师。为呵护孩子,作者语重心长地对家长说:90分胜过100分;为呵护家长,她选取了“偶遇老师吃饭,家长要不要帮忙埋单”等多个敏感问题作答;为呵护老师,她常和盘托出老师的众多苦恼,比如,“老师不愿意轻易给孩子换座位的原因是,若给一个孩子换了座位,更大的麻烦会接踵而来……”。呵护的前提是理解,结果是和谐、有效,其最大受益者必然是孩子。
上述特点固然重要,但我最感兴趣的,却是作者的职业特点及角色定位。作者既是优秀语文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又是作家,还是中国妈妈们最贴心的“闺蜜”,当然也是家长。这意味着什么?教师和辅导员,意味着专业;作家,意味着笔力;闺蜜和家长,意味着无交流障碍。我们稍微一想就能明白:专业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辅导员数不胜数;能化高深为浅显且很有思想的作家也不见得就少;相互交流没有障碍的朋友关系肯定更不在少数。但是,若是让这三种特性集于一身,除了饶雪莉,能做得到的人还真不多。一位有着作家笔力的老师,能用浅显却有魅力的语言,给你心贴心地提出很多很专业的家校沟通建议,使你摆脱因家校沟通产生的焦虑。而且,因为著作发行普及的缘故,不再焦虑的家长并非仅限于你一个人,甚至成千上万!这是不是开创了一个新的很有价值的工作?但愿此书能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使更多具备类似条件的人,或暂无条件但有志于创造条件参与者,都能积极投身阅读推广,从而使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虽说这是此书的副产品,但我认为比主产品还要有意义!
当然,此书也不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小升初的衔接问题未引起重视、附录所列问题与前文罗列问题偶有雷同、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的问题分量偏少、对教师的失当行为不无袒护之嫌等,但这并不影响此书的质量与分量。
你还在为孩子上小学而焦虑吗?那就读一读《孩子上小学,妈妈该懂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