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王子”的密钥
内容摘要:《战时札记:1939-1944》是法国著名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生前最后一段时光的文字记载,包含了私人信件、日记、草稿、回忆录、新闻报道、演讲稿、军事文件等珍贵资料。本文通过对些内容的详细解读,回答“小王子”是谁、“小王子”从哪里来和“小王子”到哪里去了等3个问题。
关键词:小王子 《战时札记:1939-1944》 人文情怀
著名翻译家周克希说:“有的书,七八十岁了,还很年轻。”无疑,《小王子》就是这样一部跨越了时间、国界和种族的经典读物[1]。自1943年在美国出版,《小王子》先后被译成20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量有5亿多册、仅中译本高达80多种,是目前国内拥有最多译本的外国文学作品。它的作者,法国飞行员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凭借着他独特的经历和视角,为世人带来了这部谜一样的传世佳作,自己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小王子”到底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到哪里去?借着苏格拉底的终极三问,我们到《战时札记:1939-1944》中来寻找答案。如果说《小王子》像一幅华丽的织锦,展现给我们无尽的美好与纯净,那么,《战时札记:1939-1944》就是解读《小王子》的密钥。
一.“小王子”是谁?
虽然读过《小王子》的读者都曾在该书的致辞部分读到这样一句话:“致孩提时代的利昂·维尔特。”[2]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或关心利昂·维尔特是谁。
在致辞中,圣-埃克絮佩里用十分谦逊的语气说:“我请求读到这本书的孩子们原谅我把它献给了一个大人。”其理由有三:一是他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二是这位大人无所不知,即便是写给孩子们的书,他也能读得懂;三是他生活在法国,又冷又饿,正需要鼓励;即便这三个理由还不够,“我”还是要将它送给孩提时代的这个大人,因为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很多人都忘记了。是什么样的好朋友,能够让絮佩里如此深爱呢?《战时札记》给了我们答案。
1940年2月,絮佩里在法国空军第33飞行大队第2飞行中队休养生息,他分明已经嗅到了德国将要进攻法国的气息,但高层统治者却不置可否,此时的絮佩里心急如焚却又百无聊赖,他写信给利昂·维尔特说:“我想告诉你一些你其实已经知道的东西。我非常需要你,因为,首先,我认为你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而且,你就是我的道德标杆。我想,我对事情的看法和你应该是一样的,你教过我的。我经常和你展开长时间的谈论,而且——我绝不有失偏颇——我几乎总是认为你才是对的。”[2]这段话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利昂·维尔特不仅是最最要好的朋友,而且是道德标杆。试想,“小王子”不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好朋友和道德标杆吗?二、利昂·维尔特亦师亦友,他“教”过絮佩里,而且他“总是对的”。没有读者会否认“小王子”是在教育我们所有人吧?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不也总是对的吗?信中,絮佩里还写到:“和平就是坐在索恩河的河岸上,和利昂·维尔特一起吃着乡村面包,啃着香肠也饶有意义。”[2]无所适从的他在信中呼唤利昂·维尔特“快来帮我振作起来吧!”[2]需知,1940年,圣-埃克絮佩里早已凭借着《南方邮件》、《夜航》、《人的大地》等文学作品蜚声内外,也凭借着多项飞行记录成为了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但在他的心目中,利昂·维尔特却占据着如此崇高的地位,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利昂·维尔特就是圣-埃克絮佩里心目中的小王子的最佳原型。
1943年3月,《小王子》发表的前夕,《给一个人质的信》面世了,这是为利昂·维尔特的著作《三十三天》所作的序:“到底是什么物质呢?这很难解释清楚。我差一点就抓住了它的某些映像,但这并不是它的本质。我脆弱无力的语言让真相逃之夭夭了。”[2]这段话似乎最能表达出读者们之于《小王子》的心声:又有哪位读者真的抓住了《小王子》的本质呢?就像小狐狸所说的,“最根本的,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是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的东西。”[2]读者之于《小王子》,也是一样。事实上,在《给一个人质的信》中,絮佩里也有相同的表述:“通常情况下,最重要的东西是没有重量的。”[2]我们对于《小王子》的解读,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的本性”,絮佩里在這篇序中谈到:“我们的前进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对人性的尊重——却正处于危险之中。”[2]或许,这是对他之所以创作《小王子》最好的解释。信的最后,絮佩里写到:“我——就像所有渴望认可的人一样——在你这里感受到了纯净,而且和你也更亲近了。”“我的朋友,我需要你,就像一个人在山顶的时候需要纯净的空气一样。”[2]这不正是小王子留给我们的感受吗?
1943年2月22日,利昂·维尔特在日记中写到:“战争结束以后,欧洲的难题和世界的难题就不得不解决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从最低的程度上来说——都应对我们的文明承担起责任。(······)我们还能重回我们自己的文明吗?”[2]试想,一个被德国纳粹囚禁在法国的又冷又饿的犹太人,却认为战争并不是最大的难题,他还在号召每个人都应对世界的文明承担起责任,这样的思想和胸襟是不是和“小王子”的称号很配呢?
二.“小王子”从哪里来?
驾驶着飞机的圣-埃克絮佩里,从高空俯瞰着芸芸众生,几经遴选,从B-612号星球为我们带来了小王子。他不愿或者认为自己不配让小王子成为自己的化身,因此就将他附着在了利昂·维尔特的身上。
小王子来自远离尘世的B-612星球,这是他物理学上的家园;飞行员克絮佩里来自天空,这是他们在物理空间上的一致性。1926年至1928年,絮佩里在撒哈拉沙漠的朱比角航站担任站长,他描写到“撒哈拉的周遭只有孤寂和空虚的天地。”[2]这与小王子独居的、每天要看43遍日落的B-612星球也并无二致。
此外,絮佩里与小王子还存在着情感诉求上的一致性,在撒哈拉,“人,就这样被牢牢地困在了这里,显而易见,除了空虚和无聊,这里别无他物。”[2]而独居在B-612星球上的小王子“内心又是孤独的,他渴望与成人交流,寻求成人的关怀。”[1]
从思想上来说,絮佩里阐述道:“沙漠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个样子。撒哈拉远比任何首都城市都更有生机:如果生活的磁极被消除了磁性,任何热闹的城市都会空无一人。”[2]何谓生活的磁极被消除了磁性?它是如何被消除的?答案就在《小王子》的故事之中:国王被权力欲望消除了生活的磁性;妄想症患者被虚荣的赞誉消除了磁性;商人被算计消除了磁性;地理学家被科学数据消除了磁性;掌灯人被陈腐的命令消除了磁性。概而言之,“这些生物都说不清自己存在的原因,更不知道生命的意义。”[2]试想,这样的星球或城市,无论聚集了多少人,又何异于空无一人呢?而在撒哈拉,“在那里生活过的每一个人,都会把那段日子看作是自己有生以来最具价值的财富,对其无比珍重。”[2]小王子之于B-612星球的留恋,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创作背景上来说,1935年12月29日,絮佩里携机械师驾机由巴黎飞往西贡,途中发生机械故障,被困撒哈拉沙漠五天五夜,这个真实的场景成为了《小王子》的发端。1942年,创作《小王子》时,絮佩里42岁,他经历了从云端到地狱般的人生起伏,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加上法国绥靖式的战败,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宝贵的人生财富,他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小王子》,名义上是一部童话,但却深藏着人生的哲理,他用深入浅出的笔法勾勒出更为透彻的人生,那是他对人生的冷静思考,包含着浓厚的象征意义。[4]
三.“小王子”到哪里去了?
1944年7月31日早上8点45分,圣-埃克苏佩里驾驶P-38闪电战斗机起飞前往安纳西······他再也没有回来。笔者在翻译《战时札记:1939-1944》的时候,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或许,是因为他预见的太多,泄露了造物主的计划,所以被上帝带走了。
絮佩里对于人性的探索早早地走在了前面。“相比战争,我更担忧人类的未来······我并不担心死亡,但我担心险境中濒危的精神体系。”[2]早在1938年10月初,絮佩里就写到:“人群聚集之地比以往更显繁华,我们的财富日增,闲暇更盛,但是我们却失去了精髓,而且无从描绘。我们觉得自己似非人类,因为我们在某个地方,丢掉了人类特有的品性。”[2]1943年6月,絮佩里给尚布将军的信中写到:“一旦德国人的问题解决了,真正的问题就会冒出来。(······)那就是人性的意义和目的。”他说,“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除了空虚,其他的都难以剩下。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人性一直沿着顶端藏在云中、最底端消失在黑暗深渊中的巨大梯子往下滑。我们本可以爬上梯子的,但是,我们却选择了从梯子上滑落。精神上的衰败真是太可怕了。”[2]时至今日,我们人类的下滑之势依然不减。
他对西方世界的机械文明充满了忧虑。1939年8月1日,絮佩里在为《文档》杂志编辑让·玛丽·孔蒂的一篇关于试飞员的文章写了前言,他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依据逻辑、方程式和更为精密的测量手段不断地飞速发展,但科学家却会“对梦想、直觉和诗歌不屑一顾。”作为飞行员,“飞机并不仅仅是一系列参数的汇总,而是一个需要你对其进行测试的生物。”飞行员“并不计算,他们只是思考。”“我仰慕科学,但我也仰慕智慧。”[2]80多年前絮佩里给全人类提出的警告,正是今天困扰我们的极致问题。正如他在1944年所说的:“当代的技术进步像个复杂的神经系统,已经把整个人类联系到了一起。旅行的方式数量繁多,而交流也变得即时迅捷——我们就像一个机体上的不同细胞,已经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这个机体却还没有灵魂。”[2]他甚至认为,在机械时代,人们将会“被剥夺了所有的创造力,无法继续创造;在遥远的乡村,一支新的舞蹈或是一首新的歌曲,都是用勺子喂养起来的现成的、标准化的文化,这和拿干草喂牛没什么区别。今天的人们,就是这样的。”“在接下来的一千年中,茫茫人海就会只剩下机械人,而没有真正的人类。为了秩序而发布的命令,会把人类阉割掉,因为它摘除了人类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基本能力。生活可以创造秩序,但秩序却创造不出生活。”[2]这是1943年6月《给一个人质的信》中的两段话,放在今天,是多么痛的领悟!
关于美国在未来世界里的角色,絮佩里在1944年发表的《给美国人民的信》中这样写到:“美国的朋友,我想给你们一个真正公正的评价。或许,不久以后的某一天,我们之间就会产生一些多多少少有点严重的争执。每个国家都是自私的,而且每个国家都会认为自己的自私是出于害怕。或许,不久之后的某一天,你们的强势之感就会让你们敢于出手抢夺对你们自己有利的利益。”[2]
1944年7月30日或31日,絮佩里在给皮埃尔·达洛兹的信中写下了“遗言”:“如果我被击落了,我也不会有丝毫后悔。未来的生存之地让我心惊胆战,我憎恨那种机械人一般的美德与贞操。我更想做一名园丁。”[2]
行走在人类思想最前沿的“小王子”,他的步伐比我们普通人更快,他留给我们谜一样的不朽经典,自己已匆匆向前。“黑暗中的千百条臂膀已经放开了他,他就像个囚犯,松开了身上的枷鎖,获准在花丛中去散会步。”[5]“在他的身下,云层正把月亮铺洒给它们的光亮向外反射出来;同他左右的那些高耸如塔的云层一样。他正徜徉在一条乳白色的光之河流上。”“遨游在密密匝匝的珠宝堆一样的星之乐园里。在这里,除了他,再也找不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了。”[5]来自絮佩里另一部名著《夜航》中的描绘,才是小王子最理想的归处吧!
结束语:《战时札记:1939-1944》收录了絮佩里写给亲朋好友的信件50余封,多数是未曾公开发表的私人收藏;公开发表的期刊报纸文章、为他人作品撰写的序言、电台播音稿、致法国人民、美国人民的公开信等20余篇;生前同事、好友、战友等人的回忆文章数10篇;军事文献数10条;媒体对于絮佩里失踪之谜的解读文献4篇。伽利马(Gallimard)出版社按照时间顺序对自己历时多年搜集到的这些资料进行了排序,并增加了简短的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些资料产生的历史和事件背景;充分利用了脚注、尾注、注释、附录和索引等手段,对每一条资料都进行了详细的注解,例如某条文献资料的收藏者或机构、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的具体的见刊时间和刊物,以及与该条资料相关的文献信息等,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延伸阅读的可能。
《战时札记:1939-1944》以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我们还原了《小王子》的前世今生,处处体现着人文情怀、对人类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索,成为我们研究圣-埃克絮佩里深邃思想和深刻理解《小王子》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王慧.《小王子》:一部跨越时间的经典读物[J].出版广角,2017年第19期
[2][法]德·圣埃克絮佩里.《战时札记:1939-1944》[M].白秀敏,王杭,译.哈尔滨出版社,2016
[3][法]莫洛亚.从普鲁斯特到萨特[M].袁树仁,译.漓江出版社,1987.
[4][英]保罗·韦伯斯特.小王子的爱与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法]德·圣埃克絮佩里.《南方邮件·夜航》[M].白秀敏,译.哈尔滨出版社,2016
(作者介绍:白秀敏,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民航英语教学)